郗晓田
- 作品数:27 被引量:9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三相逆变桥式单相电容电机变频调速的研究被引量:3
- 1998年
- 提出用三相逆变桥电路实现单相电容电机变频调速的方案。介绍了逆变电路与电机的连接方式与控制机理,探讨了电机绕组在对称与不对称情况下的控制方法以及微机系统的构成。分析与实验表明,这种方案在一定的运行频率段是行之有效的。
- 陈光东郗晓田
- 关键词:单相电机变频调速电机交流电机
- 集散控制系统(DCS)在不锈钢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介绍了集散控制在不锈钢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CENTUM CS3000系统实际应用的配置及其组态的实现。该系统的使用不仅能够为操作人员和仪表维护人员带来极大便利,而且能够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有效地保障生产的长期有效地运行。
- 刘书凯郗晓田
- 关键词:废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组态配置原则
- 文献传递
- 基于FPGA的运动控制芯片设计被引量:2
- 2008年
- 随着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出现,基于FPGA的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正逐步走向实用阶段。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ltera公司NiosII嵌入式软处理器和PCIIP核,在FPGA上构建的运动控制芯片。本芯片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廉,并且由于集成了PCI接口,能很容易地运用于构造基于PCI总线的运动控制系统。
- 郗晓田丁彬云游林儒庞永鹏
- 关键词:NIOSPCI总线
- 单周控制的锂动力电池化成能量回馈系统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针对目前锂动力电池化成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反馈+前馈双闭环单周控制算法的全数字大容量锂动力电池化成能量回馈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一种新型专用数字信号控制器TMS320F28035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单元,实现锂动力电池化成能量的高效回馈,回馈效率达到89.4%,且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小。
- 王术郗晓田游林儒
- 关键词:锂动力电池能量回馈数字信号控制器
- 减小超声测距盲区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本文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减小超声测距中的盲区。用单片机作控制核心,实时改变超声波的发射功率以减小换能器的余振,改变发射功率同时有助于提高接收电路中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性能。文中提出的超声发射电路结构简单,在小量程测距范围内有很强的实用性。
- 郗晓田代清友田联房
- 关键词:超声测距压电换能器
- 集散控制系统(DCS)在不锈钢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介绍了集散控制在不锈钢厂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CENTUM CS3000系统实际应用的配置及其组态的实现.该系统的使用不仅能够为操作人员和仪表维护人员带来极大便利,而且能够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有效地保障生产的长期有效地运行.
- 刘书凯郗晓田
- 关键词:废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硬件配置组态软件
- 文献传递
- JP-2极谱仪微机数据处理系统
- 1998年
- 介绍了JP-2极谱仪与单片微机组成的微机数据处理系统。详细介绍了信号变换、数据采集及微机通信。此微机系统可直接获取JP-2极谱仪测得的电流、电压信号,并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分析极谱信号,计算离子浓度。
- 陈光东郗晓田
- 关键词:极谱仪化学分析信号变换
- 永磁同步电梯曳引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
- 2012年
- 以普通增量式光电编码器作为反馈元件的全数字交流伺服系统中,精确测量电机转子磁极初始位置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在静止状态下,快速测量转子初始位置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电梯系统中。实验表明,该方法可靠性好,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实际电梯用同步曳引机矢量控制运行的需要,有效解决了永磁同步电机不带绝对位置检测装置下的起动问题。
- 万正付文小琴游林儒郗晓田
- 关键词:矢量控制
- 变频液压型注塑机生产成品质量控制被引量:10
- 2006年
- 因系统变频改造所受到的影响,注塑机射胶速度动态性能下降,变频液压型注塑机生产率以及成品率下降。通过自学习思想和前馈控制算法在变频液压注塑机系统中的运用,很好地改进了原系统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 邱戆曦郗晓田
- 关键词:注塑机变频器自学习前馈控制
- 工业缝纫机系统制动停车问题研究
- 2012年
- 为提高基于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的工业缝纫机系统的制动效率、简化制动方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的工业缝纫机系统换向锁定制动停车控制方法。该方法从调速、制动两方面入手,采用PI调节降速,通过检测停针位信号进行换向锁定制动。同时从理论方面分析论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实际的控制效果图。实践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完全满足工缝机系统的控制要求,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 边淳郗晓田文小琴游林儒
- 关键词:缝纫机电机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