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大伟
-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委科研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平均容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 1996年
-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与血小板数量(BPC),在临床上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我们对30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系统测定了MPV和BPC,以探讨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 巴静邹大伟吴伟
- 关键词:急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 两种方法检测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对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对56例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患者分别采用枸橼酸钠真空抗凝管采血、许汝和血小板稀释液稀释后测定。结果: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许汝和血小板稀释液手工法测定的血小板数有统计学差异。结论:EDTA抗凝剂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而引起血小板结果的假性减少,临床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误诊。
- 宋鉴清邹大伟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
- 榄香烯联合化疗治疗荷瘤小鼠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观察榄香烯结合化疗药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为临床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内注射给药,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其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s resistance gene,mdr1)的表达,同时观察抑瘤率、肿瘤坏死情况和小鼠死亡率.结果:荷瘤组(LT)、化疗组(C)、榄香烯组(E)、化疗药+榄香烯组(CE)的mdrl的表达分别为(100%、100%、16.67%、8.33%),其中E、CE与LT组的mdr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E、CE组抑瘤率(24.3%、29.7%、39.5%)和死亡率(20%、10%、10%)分别与LT组(0、4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显示,CE组肿瘤坏死明显,大体见肿瘤腐肉状,色晦暗,质软,小鼠生存活跃.结论:榄香烯可降低mdr1的表达并有良好的抗肿瘤的作用,与化疗药合用抗肿瘤作用更佳.
- 邹大伟巴静吉阳涛路平
- 关键词:肝癌榄香烯多药耐药基因小鼠
- 菌群失调症患者体内sICAM-1活性表达和血小板分布情况
- 2008年
- 探讨老年肠道功能性腹泻致菌群失调症时,患者血浆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表达,以及外周血小板分布情况。我们检测了50例老年胃肠功能性腹泻所致菌群失调症患者的用药前与用药后的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凝血功能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并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以及血小板光学散射分析,了解正常菌群分布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 郑军欧阳金鸣石晶邹大伟
- 关键词:细胞间粘附分子菌群失调症
- Amon试剂在Vitros250干化学仪内放置时间对其血氨测定值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郭丽洁邹大伟赵明
- 关键词:血氨测定VITROS250干化学仪试剂干化学分析仪
-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对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E2100提示PLTClump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外周全血中血小板聚集情况,计算血小板的聚集比率。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PLTClum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人群,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对PLTClump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相关参数进行了比较,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他参数均差异不明显。
- 石晶郑军邹大伟欧阳金鸣
-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2型糖尿病
- 糖尿病心肌缺血预适应和血管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 吴伟男张锦潘晓黎戚其学石晶都键王玉芝孟馨王爱斌汪洋高俊杰王萌伟张梓楠邹大伟刘淑英
- 该项目研究表明IPC能显著缩小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梗塞范围,且这种作用能被KATP通道阻滞剂优降糖完全取消;IP通过抗氧化作用和减少TNF-α及IL-8降低梗死心肌的范围、降低的发生率;丹参注射液能增加I/R大鼠心...
- 关键词:
-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心肌病变糖尿病
-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对364例浆膜腔积液患者行积液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1~LDH5)检测。结果LDH活性良、恶性渗出液均高于漏出液(P<0.01),良性渗出液高于恶性渗出液(P<0.01);良性渗出液与漏出液同工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渗出液LDH1、LDH2降低而LDH4、LDH5升高(P<0.05);放化疗后恶性渗出液中LDH1、LDH2降低而LDH4、LDH5增高(P<0.01),但LDH活性无显著变化。LDH5截断值为18.9%时,其恶性积液诊断敏感性为85.1%,特异性为84.5%;LDH4截断值为17.1%时,其恶性积液诊断敏感性为78%,特异性为78.6%。认为浆膜腔积液中的LDH及其同工酶水平有助于浆膜腔积液性质的鉴别。
- 宋鉴清邹大伟吕宁吴广平
-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
- 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化疗患儿中性粒细胞生成的影响
- 1997年
- 基因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有防治作用。本文报道对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生血片治疗组)各12例进行用药后21天观察。结果表明:基因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提高外周血中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数量,WBC增高主要是ANC数量增加的结果,WBC增加的两个高峰值时间在用药后第12天和第21天,主要是骨髓成熟粒细胞释放和中性粒细胞前体分化增殖的结果,用此药治疗后白细胞数的提高,有效地防止了化疗患儿感染的发生,为促进化疗成功进行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 邹大伟庞翔娟郭宏
-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RHG-CSF药物疗法急性白血病
- HBV感染者外周血TLR4mRNA表达与疾病进展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构建pUCm-TLR4质粒作为定量模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40例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4mRNA的含量,并结合HBV感染者临床情况进行分析。HBV感染者PBMC中TLR4mRNA的表达范围是1.1×105~10.5×107copy/μgRN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5×105~1.25×106copy/μgRNA),其中慢性乙肝组TLR4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重型乙肝组(P<0.05);HBV病毒载量的对数值与TLR4mRNA的含量存在负相关(r=-0.316,P<0.01)。结果表明,HBV感染者PBMC中TLR4mRNA的表达与疾病进展明显相关。
- 周立平邹大伟范霞吕晓辉李异玲
- 关键词:HB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