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增光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出血
  • 2篇血肿
  • 2篇引流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脑出血
  • 2篇脑出血患者
  • 2篇脑损伤
  • 2篇出血患者
  • 2篇创伤
  • 1篇多器官功能
  • 1篇多器官功能衰...
  • 1篇选择素
  • 1篇血压
  • 1篇血压控制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术
  • 1篇盐水
  • 1篇腰穿
  • 1篇腰穿脑脊液

机构

  • 7篇蚌埠市第一人...

作者

  • 7篇邵增光
  • 3篇韩跃彬
  • 2篇水庆学
  • 1篇吴纪霞
  • 1篇刘冲
  • 1篇周民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外复合伤1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外复合伤时,如何处理高颅压与失血性休克在治疗上的问题。方法通过129例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外复合伤病例的分析,提出了早期及时、正确的诊断,术前、术中恰当的处理,正确解决高颅压与失血性休克在治疗上的矛盾。结果按GOS分级:良好73例、中残27例、中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9例。结论早期及时正确的诊断、恰当的处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
韩跃彬水庆学邵增光刘冲
关键词:颅脑损伤多器官功能衰竭
侧脑室外引流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侧脑室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配合腰穿置管脑脊液置换。结果:本组32例,恢复良好16例,中残8例,重残3例,死亡5例。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韩跃彬水庆学周民邵增光
关键词: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脑脊液置换
试论高渗盐水和甘露醇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分析高渗盐水和甘露醇在急性脑出血脑水肿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高渗盐水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MAP、CPP、药物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在急性脑出血脑水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甘露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邵增光
关键词:高渗盐水甘露醇急性脑出血脑水肿
高压氧结合音乐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音乐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和音乐联合治疗组,3组患者均给予降压、降糖、降纤、改善脑循环和脑保护剂类药物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增加高压氧治疗,音乐联合治疗组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增加舒缓优美的音乐治疗,2组吸氧时间为60分钟/次,1次/天.2组均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日常能力评定量表(ADL)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状态,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30天后ERP-P300、MMSE、ADL及HAM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联合治疗组MMSE、ERP-P300、ADL、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且ERP-P300、HAMD评分优于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组ADL评分、P300波幅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压氧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音乐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减轻抑郁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吴纪霞温振东刘晓艳陈瑞瑞赵新秀邵增光
关键词:脑卒中高压氧音乐治疗
阿托伐他汀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析阿托伐他汀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单纯钻孔引流,观察组额外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复发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且能改善预后,减少复发。
邵增光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阿托伐他汀复发
D-二聚体、P-选择素、CNP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D-二聚体(D-D)、P-选择素(P-selectin)、C型利钠多肽(CNP)浓度的水平变化与TBI临床症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为进一步研究TBI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具有临床价值的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3月至2019年5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TB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3)、重度组(n=20),并随机选取同时期内非外伤颅脑疾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D-D、P-selectin、CN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间相关性;从入院治疗后对患者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71)与死亡组(n=9),比较2组患者D-D、P-selectin、C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D-D、P-selectin、CNP与TBI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短期死亡危险因素,构建ROC曲线分析比较D-D、P-selectin、CNP对TBI的诊断价值。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D-D、P-selectin水平高于对照组,中度组、重度组的CNP水平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selectin与TBI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CNP与TBI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1年随访期间,死亡患者共9例(11.25%);死亡组D-D、P-selectin高于生存组,CNP低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selectin、CNP是TB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D与P-selectin、CNP均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D-D、P-selectin、CNP联合检测对TBI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D-D、P-selectin、CNP水平与TBI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关注其水平变化;且D-D、P-selectin、CNP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预测价值。
韩开模张芳玲邵增光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D-二聚体P-选择素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及血压控制报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采取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微创组占51.65%(47/91),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开放组占48.35%(44/91),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手术失血量少于开放组,血肿清除率大于开放组,术后再出血率小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开放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达标率均大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小、血肿清除效果良好等优势,显著改善预后,可能与稳定控制患者的血压有关,对于减少术后再出血具有积极作用。
邵增光韩跃彬韩开模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