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柏红

作品数:44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5篇艾滋病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7篇疫情
  • 6篇HIV/AI...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免疫缺陷
  • 5篇病毒
  • 4篇自愿咨询
  • 4篇流行病学特征
  • 4篇获得性
  • 4篇获得性免疫
  • 4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性行为
  • 3篇知晓
  • 3篇知晓率
  • 3篇缺陷综合征
  • 3篇自愿咨询检测
  • 3篇综合征
  • 3篇流行病学分析

机构

  • 37篇吉林省疾病预...
  • 6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省卫生防...
  • 2篇吉林省省卫生...
  • 2篇长春市绿园区...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疾病预...
  • 1篇长春市疾病预...
  • 1篇大理州疾病预...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乌鲁木齐市疾...

作者

  • 42篇邱柏红
  • 26篇黄黎宁
  • 18篇李紫璇
  • 13篇孟向东
  • 10篇范吉祥
  • 8篇李娜
  • 7篇孙柳燕
  • 7篇王雅鹃
  • 6篇郭伟
  • 5篇孟晓军
  • 4篇丁正伟
  • 4篇王璐
  • 3篇丁国伟
  • 3篇孟向东
  • 3篇李志和
  • 3篇郭巍
  • 2篇刘卓明
  • 2篇张新刚
  • 2篇范明
  • 1篇张雯艳

传媒

  • 16篇中国卫生工程...
  • 4篇中国校医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中国艾滋病性...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第一届中国艾...

年份

  • 2篇2025
  • 5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型期支持社区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实践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展开,社区组织以特定的工作方法,灵活的工作方式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国际组织防治艾滋病项目的实施,直接为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机遇,搭建了有利平台。在参与国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社区组织的作用逐渐显现,社会地位逐渐提升,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同时,项目资金的注入,较大程度促进了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为社区组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黄黎宁范明邱柏红张新刚李紫璇
关键词:艾滋病
吉林省HIV/AIDS网络直报疫情现状与分析
2011年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
黄黎宁孟向东邱柏红孙柳燕李志和
关键词:HIV/AIDS
吉林省MSM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1])。据估计,全球丙肝感染率约为3.00%,感染人群约有1亿7千万^([2])。MSM易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群交、多性伴等高危性行为,是性传播疾病(STD)(如丙肝、艾滋病)的高风险人群^([3])。
李娜范吉祥邱柏红黄黎宁李紫璇胡彦吴丹
关键词: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
吉林省一般人群感染HIV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6
2004年
孙柳燕孟向东黄黎宁王雅鹃邱柏红
关键词:HIV流行病学艾滋病
吉林省MSM人群HIV和梅毒感染及性行为调查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吉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方法采用一对一访谈方式,对吉林省三个大中城市MSM人群进行艾滋病/梅毒调查及检测。结果1172名MSM中,HIV感染率2.8%,梅毒感染率9.0%,合并感染率0.77%。最近6个月中,MSM多重性行为现象普遍,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MSM在与女性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3.9%(31/223),显著低于同男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20.6%(χ2=30.82,P<0.001)。结论MSM人群高危性行为普遍存在,重视对具有双性性行为的MSM,以及HIV、梅毒阳性的MSM进行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减少其高危性行为。
邱柏红李波张新刚李紫璇郭伟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梅毒性行为
长春市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长春市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梅毒、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感染情况和男男性行为的基本情况,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获得男男性接触者,使用全国统一的问卷对每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5 ml静脉血检测HIV、梅毒和HCV的感染情况。结果在492名男男性接触者中发现HIV抗体阳性者34人,HIV感染率为7.4%(5.1%~10.1%);共发现梅毒患者74例,梅毒患病率为16.3%(13.2%~19.4%);初筛发现HCV阳性者3例,HCV抗体阳性率为0.8%(0.2%~1.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为离异或丧偶(OR=3.739,95%CI:1.382~10.115)和现症梅毒(OR=3.518,95%CI:1.548~7.996)是MSM感染HIV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较高是感染HIV的保护因素(OR=0.340,95%CI:0.156~0.744)。结论长春市MSM人群HIV和梅毒的感染率较高,应该加强针对这一人群的HIV监测和干预工作。
郭伟孟晓军张云建范吉祥孟向东邱柏红李志和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行为
在女性性服务者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本研究通过现场调查了解女性性服务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相关危险行为,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研究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减少危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研究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从...
邱柏红
关键词: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文献传递
吉林省参与COVID-19暴露后预防用药临床试验意愿的研究
2025年
目的了解吉林省SARS-CoV-2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参与COVID-19暴露后预防用药临床试验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COVID-19暴露后预防用药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方便抽取2023年9月1日—10月15日长春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SARS-CoV-2感染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招募SARS-CoV-2密切接触者(感染者∶密切接触者=1∶1),对SARS-CoV-2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和矫正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愿参与COVID-19暴露后预防用药临床试验的原因中,“不愿意当试验品”和“对COVID-19暴露后预防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的响应率和普及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参与COVID-19暴露后预防用药临床试验的意愿方面,“累计接种SARS-CoV-2疫苗针次”和“本人或亲朋是否参与过药物临床试验”是受访者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累计接种SARS-CoV-2疫苗针次≥4针者参与意愿高于未接种者(OR=7.260,95%CI:1.410~37.376);“本人或亲朋参与过药物临床试验”者参与意愿高于“本人或亲朋未参与过药物临床试验”者(OR=12.610,95%CI:2.084~76.296)。结论吉林省SARS-CoV-2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参与COVID-19暴露后预防用药临床试验意愿较低,应加强临床试验认知宣传。
李娜范吉祥邱柏红黄黎宁李紫璇吴丹胡彦
关键词:意愿影响因素
2012—2021年吉林省新报告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2012—2021年吉林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的疫情资料,利用Excel 2019软件对2012—2021年吉林省新报告HIV/AIDS的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2021年吉林省累计新报告HIV/AIDS 12047例(其中HIV 8147例,AIDS 3900例);死亡1679例。随着艾滋病抗体筛查人次数逐年增加,2012—2017年当年新报告HIV/AID逐渐增加;2017年后疫情较为平稳,总体呈现小幅下降趋势。流行地区存在差异性,长春市累计新报告HIV/AIDS占比近50%。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99.19%),其中同性传播占69.39%,大专及以上学历和未婚占比较高;异性传播占29.80%,初中以下学历和已婚有配偶占比较高。男女性别比为11.52:1,主要分布于20~34岁年龄段(占48.92%)。职业以家政及待业、农民、商业服务为主(共占71.20%)。2011—2015年新报告学生HIV/AIDS逐年上升,2015—2019年稳中有降,2020年后有所上升,同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占92.27%)。结论吉林省应继续扩大艾滋病监测检测覆盖面,加大男男同性接触者等高危人群干预力度,持续加强青年学生等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李娜曹博宣范吉祥邱柏红黄黎宁李紫璇吴丹胡彦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分析流行病学
实施健康教育和安全套推广项目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05年
邱柏红孟向东李志和王雅鹃李青山李阳张晓平
关键词:健康教育安全套艾滋病自我防护性病疾病传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