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香兰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关于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报告被引量:15
- 2010年
- 为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为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以学院为单位,运用整群取样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对江西省内4所高职院校25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为:①高职院校教师幸福指数均分(5.60±1.28)高于中值5分;②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院校、不同系部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感各维度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段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幸福感状况处于中上水平,总体幸福感状况良好。
- 王木生余小春邓香兰李杨
-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
- 大学毕业流动人员焦虑与自我概念、社会环境的路径分析
- 2008年
- 采用STAI、SSRS、LES和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对250名大学毕业流动人员进行调查,试图了解大学毕业流动人员的焦虑状况及焦虑与自我概念和社会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影响大学毕业流动人员焦虑的变量中,社会环境变量在直接影响焦虑的同时,还通过自我概念的间接作用来影响焦虑;此外,自我概念直接影响特质焦虑,间接影响状态焦虑。
- 邓香兰陈胜东
- 关键词:焦虑自我概念社会环境
- 内在因素主观评价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在因素主观评价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高职生心理辅导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综合幸福问卷及自编自主评价问卷,对高职院校5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①不同性格的主观评价影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F=6.86,11.27,5.24;P<0.01);②对预期生活压力的估计影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F=27.03,13.06,8.41,14.17,10.76,16.36,12.07,9.59,16.36,15.73;P<0.01);③对未来信心的主观评价影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F=23.12,20.81,8.96,38.39,34.53,28.80,43.55,15.10,31.15,22.71;P<0.01);④对自我形象的主观评价影响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F=8.01,10.22,6.26,10.52,5.88,4.86,16.85,4.81,3.01;P<0.05)。结论高职生内在因素的主观评价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认为自己性格外向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强于认为自己性格是内向的高职生;预期生活压力较大的高职生在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生命活力等方面都显著好于预期生活压力非常大和压力小的高职生;对未来很有信心的高职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各个因子上都显著好于对未来没什么信心的高职生和完全失望的高职生;对自我形象满意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对自我形象不满意的高职生。
- 邓香兰王木生
-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主观评价高职生心理辅导
- 职业院校学生欺负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为了了解职业学生欺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者采用职业学生欺负行为问卷对700名职业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学生中存在欺负和被欺负现象,且与性别、年级、校园环境等存在显著影响。
- 詹泽群邓香兰周冬根洪旺元
-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欺负受欺负
- 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的情绪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肿瘤患者,观察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水平(SAS)和抑郁水平(SDS)变化。结果肿瘤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前、后的焦虑水平(66.12±10.41、53.73±9.02)和抑郁水平(61.52±8.38、51.50±6.48)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情绪,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
- 韩颖周冬根邓香兰
- 关键词:心理护理肿瘤患者心理状况
- 网络游戏对高职学生心理影响的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体,极大地满足—了.人类信息的需求,同时,对学生群体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大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高职生也不例外。对高职学生玩网络游戏的评价不能简单的用肯定或否定来回答,尤其是从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本文从高职学生玩网络游戏心理的分析出发,阐述高职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利和弊。
- 周理云邓香兰晏志勇
- 关键词:学生心理网络游戏高职生传播媒体
- 江西省高职女大学生进食障碍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我省高职女大学生进食障碍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我省4所高职院校16个专业大学生中抽取560名女大学生,采用进食障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江西省高职女大学生进食障碍估计患病率为1.47%;②不同体重指数在瘦身倾向(DT)、身体不满(BD)分量上的得分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F=7.83,9.83;P0.001);③独生子女在BD和暴食(B)分量上的得分明显高于2个和3个子女(F=2.14,2.29;P<0.05);④是否留守儿童在内感受意识(IA)分量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3.21,P<0.05);⑤经历过重大身体或心理创伤事件者在B、完美主义(P)、成熟恐惧(MF)、IA和无效触感(I)分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者(t=4.032,3.876,3.045,3.811,2.666;P<0.01);⑥不同成长环境在DT、BD、MF和IA分量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5.79,4.80,3.06,5.10;P<0.05);⑦不同家庭收入在DT分量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2.915,P<0.05);⑧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在BD分量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F=3.57,P<0.05),在B和IA分量上的得分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F=8.88,7.53;P<0.001)。结论江西省高职女大学生进食障碍估计患病率低于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大、中学生;进食障碍受家庭子女数、家庭收入、家庭教育方式、成长环境、是否是留守儿童、是否经历过重大身体或心理创伤事件等因素影响。
- 王木生邓香兰周冬根郑琳詹泽群徐英
- 关键词:进食障碍高职女大学生体重指数
- 职业学生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调查研究
- 2010年
- 目的了解职业学生欺负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学生欺负行为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700名职业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进行分析。结果 (1)职业学生欺负卷入者与无卷入者的父母教养方式有统计学差异;(2)欺负卷入者父母负性教养方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无卷入者;(3)正性教养方式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无卷入者。结论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会严重影响到小孩欺负行为的发生。
- 邓香兰詹泽群晏志勇
- 关键词:双亲
- 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了解民办高等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4-10随机抽取江西省3所民办高等院校学校的学生18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加其他(包括睡眠及饮食情况)10个症状因子,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总分为90个单项目相加之和。总均分为总分/项目数。阳性项目数指单项分≥2的项目数;阴性项目数为单项分是1的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为阳性项目总分/阳性项目数。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在统一的指导语下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试,量表当场收回。评估标准参照全国成人常模标准:因子分<1.8分为正常;1.8~2.0分为轻度异常;2.1~3.0分为中度异常;>3.0分为重度异常。结果: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1份,有效率89.4%。①在161份有效问卷中,总分为165.01±48.79;总均分为1.83±0.54;阳性项目数为43.04±19.94;阴性项目数为46.96±19.94;阳性症状均分为2.65±0.46。民办高等院校学生症状自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中项目分≥3的人数和检出率(n/%)分别为躯体化101/62.7;强迫135/83.9;人际关系敏感116/72.0;抑郁121/75.8;焦虑116/72.0;敌对104/64.6;恐怖96/59.6;偏执96/59.6;精神病性109/67.7;其他113/70.2。②民办高等院校学生与大学生常模之间在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3个因子上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敌对、恐怖2个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不同性别之间,只有恐怖因子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①民办高等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在1个或多个因子上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其他5个因子排在前5位。②与大学生常模相比,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3个因子存在极显著差异,敌对、恐怖2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③不�
- 邓香兰肖三蓉李文虎
- 关键词:问卷心理学
- 大学毕业流动人员焦虑与自我概念、社会环境的关系研究
- 本文分为文献综述、实证研究和总结三个部分。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包括焦虑的定义、分类、理论发展和自我概念的定义、理论模型、功能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实证研究部分试图了解大学毕业流动人员的焦虑状况及焦虑与自我概念和社会环境的关系...
- 邓香兰
- 关键词:焦虑心理自我概念社会环境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