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冬梅
- 作品数:12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健康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体会
- 2000年
- 邓冬梅杨嘉丽陆燕燕
- 关键词:复苏后心肺复苏护理体会脑复苏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一次性手套
- 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和护理
- 2005年
- 邓冬梅何任红吴娇华
- 关键词:经鼻盲探气管插管呼吸衰竭抢救经口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方法危重患者
- 艾灸与药物穴位治疗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新的线索和途径。方法 对2004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90例机械通气并发腹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0例、维生索B1组(B组)22例,吴茱萸组(C组)23例,综合治疗组(D组)25例。A组采取常规处理;B组采取常规处理、艾灸配合维生素B1封闭足三里;C组常规处理、艾灸足三里、吴茱萸外敷神阙穴;D组常规处理、艾灸配合维生素B1封闭足三里、吴茱萸外敷神阙穴。经A、B、C三组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D、B、C三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90.9%、91.3%,均显著高于A组55.0%(均P〈0.01);D、B、C三组显效率分别为96.0%、68.2%、69.6%,也显著高于A组25.0%(均P〈0.01);D组与B、C两组之间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D组显效率显著高于B、C两组(P〈0.01);A、B、C三组治疗无效的13例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组方法进行治疗,腹胀均获得缓解。结论 艾灸配合维生素B,封闭足三里、吴莱萸外敷神阚穴方法治疗机械通气并发腹胀,其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效果显著。
- 邓冬梅杨嘉丽赵晓琴宋琼吴娇华何任红
- 关键词:艾灸穴位机械通气腹胀
- 机械通气在急危重症抢救中的作用
- 机械通气抢救急危重症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其抢救成功率又与通气实施的早晚和方式有直接关系,而急诊又是各种急危重症的最前沿,故对及早抢救有着很大的优势.本文将我院EICU从2001年8月~2003年12月以来实施抢救性气管插管...
- 赵晓琴刘唐威杨嘉丽邓冬梅曹杰
- 关键词:急危重症抢救治疗机械通气EICU气管插管
- 文献传递
- 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护理干预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提供新的线索和途径。方法:对机械通气并发腹胀患者70例,采用常规方法与艾灸配合维生素B1封闭足三里、吴茱萸外敷神阙穴联合进行护理干预,与同期仅作常规方法处理的35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29%(P<0.01);该方法对反复发生的顽固性腹胀治疗同样有效。结论:对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处理,护理是一个重要环节,常规方法与艾灸配合维生素B1封闭足三里、吴茱萸外敷神阙穴联合进行护理干预,为病因性护理和治疗性措施相结合的护理干预模式,是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可行的解除腹胀的措施。
- 邓冬梅杨嘉丽吴娇华何任红赵琳石娟荣
- 关键词:机械通气腹胀呼吸衰竭
- 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被引量:5
- 2006年
- 邓冬梅吴娇华何任红
- 关键词: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对策腹胀低钾血症肠鸣音无创面罩
- PBL在护理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6
- 2008年
- 邓冬梅李月明杨嘉丽
- 关键词:PBL护理教学改革医学教育教学法
- 两种静脉输液拔针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新式拔针法,为护士在临床操作中选择适宜的按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80例急诊输液病人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传统的拔针方法和新式拔针法,比较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病人剧痛、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静脉输液后新式拔针法在减少患者剧痛、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拔针方法(P<0.01)。结论新式拔针法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邓冬梅黄安娜蒋凤莲
- 关键词:静脉穿刺术拔针方法护理
- 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及护理进展被引量:30
- 2013年
- 阐述胃肠功能紊乱的定义以及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相关因素,综述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方法和护理进展。
- 赵芳邓冬梅
- 关键词: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护理
- 两种大角度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大角度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80例门诊输液患者采取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以45°(观察组)和60°(对照组)角度穿刺静脉输液,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剧痛、皮下瘀血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皮下瘀血发生率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穿刺剧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5°静脉穿刺术更方便操作,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皮下瘀血发生率低,是理想的静脉输液穿刺角度。
- 邓冬梅温文利郭玉美
- 关键词:静脉穿刺术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