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跃斌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项目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足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与临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
- 2023年
- 目的: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研究对象肠道菌群,探讨2型糖尿病足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其与主要临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为基于肠道菌群途径治疗糖尿病足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研究对象分为糖足组(A组,n=32)、糖尿病组(B组,n=32)、对照组(C组,n=31)三组,收集三组研究对象粪便标本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炎症指标等主要临床生化指标,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受试者肠道菌群,分析2型糖尿病足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其与主要临床化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糖足组血糖、血脂水平、炎性指标明显升高(P<0.05)。2.糖足组物种丰富度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间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存在差异(P<0.05)。3.糖足组中,弧菌属(尤以脱硫弧菌)、粪球菌属、厌氧棍状菌属等有害标志性物种丰度较其他两组增加,而双歧杆菌属、阿克曼菌属、普氏栖粪杆菌属、乳杆菌属等有益标志性菌种较其他两组减少。4.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瘤胃球菌属与FPG、HbA1c、WBC、NE%、CRP、ESR等指标成负相关(P<0.05),志贺菌属与WBC、NE%、CRP、ESR等指标成正相关(P<0.05),脱硫弧菌属与FPG、HbA1c、TG、WBC、NE%、CRP等指标成正相关(P<0.05)。结论:糖足组肠道菌群更加紊乱,而紊乱的肠道菌群特征与糖足组更加紊乱的糖代谢、脂质代谢以及更严重的炎症状态有关。因此,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与2型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周文志张莉王文燕史雅静张晶晶郭丽梅赵跃斌
- 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道菌群紊乱
- 2型糖尿病合并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糖尿病足溃疡1例
- 2021年
- 肢端型恶性黑色素瘤是我国黑色素瘤的主要类型,以足底病变多见。由于临床表现相似,易被误诊为糖尿病足溃疡等疾病。本文报道1例糖尿病合并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因足部溃疡被误诊为糖尿病足溃疡,从而延误了治疗。若糖尿病患者足部皮损表现为不典型溃疡且溃疡迁延不愈时,应行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性。
- 吴亚茹赵跃斌刘师伟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恶性黑色素瘤糖尿病足溃疡
- 2型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关系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李永才赵跃斌
-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高血压血浆胰岛素人民健康体重指数
- 怡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6年
- 赵跃斌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药物治疗
- 高血糖高渗状态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酮症酸中毒,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
- 陈元正赵跃斌
- 关键词:高血糖高渗状态急性代谢紊乱血浆渗透压酮症酸中毒糖尿病
- 慢性溃疡修复术结合中医“火针”治疗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例
- 2024年
- 目的探讨西医慢性溃疡修复术结合中医“火针”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创面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23年4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一例,分析其一般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该患者经治疗后,患足麻木、刺痛感消失,创面愈合良好,血糖控制平稳,痊愈出院。结论西医慢性溃疡修复术联合中医“火针”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创面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研究。
- 邓琦张国鑫史雅静赵跃斌
- 关键词:火针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 维生素D_3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体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和体内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VD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31 000 IU/d,12周为1个疗程。在入组时及治疗结束后进行25羟维生素D3[25(OH)D3]、血脂、肝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糖等常规临床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经过12周治疗,VD组25(OH)D3水平明显升高(P<0.01),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hsCRP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则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VD组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无明显变化(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恶心、呕吐、头晕、咳嗽等发生。结论常规糖尿病治疗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3治疗,既能取得与基础治疗相类似的降糖效果,同时又能明显增加机体体内25羟维生素D3水平,并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水平。
- 王学杰檀小珍冯希云赵跃斌
- 关键词:2型糖尿病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
- 心脏磁共振评价代谢综合征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评价代谢综合征(MS)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影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高血压代谢综合征(HMS)患者2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9例和2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Sonata,Siemens),体部相控阵及表面线圈,胸前导联心电门控,采集左心室长轴两腔位、四腔位、三腔位及短轴位动态图像,采用TttrboFlash2D电影序列行左室短轴电影成像,用argus软件massanalysis分别描记左窒心内、外膜界面,自动画出左室容积-时间变化曲线,测得左心室功能参数,并对健康志愿者组与患者组左心室功能数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射血分数(EF):左室高峰射血率(PER)(EDV/s)三组分别为71.60±7.82、65.88+10.28和58.28±8.46;高峰射血时间(TPER)(ms)三组分别为493.77±138.41、452.30±117.54和319.55±80.59;高峰充盈率(PFR)(EDWs)三组分别为477.03±51.48、443.51±112.43和394.32±133.35;高峰充盈时间(TPFR)(ms)三组分别为67.53±11.73、183.17±23.55和318.65±19.27。结论HMS和EH均可引起左心室功能的改变,代谢功能异常可进一步加重此改变。磁共振成像可准确测定HMS、EH患者左室心功能参数,重复性好。
- 李静苏晋生张辉马登峰李星张静裴志强黄文赵跃斌
-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代谢综合征左心室重构左心室功能
- 高糖高脂饲料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被引量:31
- 2005年
- 李爱卿王志慧赵跃斌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
- 糖尿病足袜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糖尿病足袜,包括袜筒和袜底(1),该袜的袜筒从上部到袜底(1)分为左右两片,左片袜筒(2)和右片袜筒(5)的两侧通过多块魔法贴(3)粘结连接在一起,该袜的左片袜筒(2)或者右片袜筒(5)的上部线缝制连接...
- 申雯华赵跃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