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荫涛
- 作品数:55 被引量:239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老年冠心病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意义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老年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骨密度(BMD)平均T值分为三组:骨质疏松组(A组)29例,骨量减少组(B组)37例及骨量正常组(c组)32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D组)25例,分别比较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体质量指数(BMI)、Hcy、血钙、血磷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A组和B组Hcy水平明显高于C组和D组,且A组高于B组,C组高于D组(P〈0.05);血浆Hcy水平与BMD呈负相关(r=-0.581,P〈0.05);BMI与骨质疏松是影响Hcy的重要因素(回归系数bl=-0.68,b2=3.459,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浆Hcy升高可能与其BMD减低有关,Hcy水平可能为老年冠心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上官佳红李凌陶海龙赵荫涛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骨质疏松老年骨密度
- 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绝经期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分别对绝经期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血脂、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17例绝经期冠心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每晚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B组每晚给予氟伐他汀缓释片80mg,共随访40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脂、骨密度。结果两组患者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A组各项血脂变化幅度较B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值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对绝经期冠心病伴骨质疏松患者均有良好的调脂作用,瑞舒伐他汀的效果优于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均可提高绝经期冠心病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值。
- 王亚李凌陶海龙赵荫涛白中乐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冠心病骨密度
- 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危险分层和预后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n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诊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价值的关系.方法 人选161例常规血清TnT阴性的UAP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前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清hs-TnT水平,随访30 d,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血清hs-TnT随着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升高,血清hs-TnT水平越高,冠脉狭窄程度及病变累及的血管越严重,重度狭窄、完全闭塞组hs-TnT水平分别为(0.0190±0.02419)ng/ml、(0.0652±0.0099)ng/ml,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hs-TnT(0.0261±0.0498)ng/ml]与正常组[hs-TnT(0.0069±0.0041)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UAP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血清hs-TnT升高,其短期心血管事件(心源性猝死、急性心梗、心绞痛再入院)的风险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TnT阴性的UAP患者中,血清hs-TnT可检测出更多的心肌坏死,同时其血清学水平的高低可预测冠脉病变的狭窄严重程度与病变范围;其升高亦可提示短期预后不佳、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增加,可作为对UAP的早期危险分层的一个指标并指导临床治疗.
- 蔡英于萍张代富周晓茜赵荫涛丁媛媛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造影预后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及血脂与心脏X-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血脂与心脏x-综合征(CSX)的相关性。方法因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运动试验或心肌负荷灌注显像确诊为CSX的患者为A组(/1,=50),健康无症状者为B组(n=50),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FABP尿酸(UA)、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A组H—FABP、UA水平、T—CHO、LDL—C、TG水平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3.4±0.8)VS(2.7±0.8)ng/ml,(391±11)VS(377±11)umol/L,(4.9±0.9)VS(4.54-0.8)mmol/L,(3.2±0.8)VS(2.5±0.7)mmol/L,(1.5±0.8)VS(1.2±0.5)mm01/L.P均〈0.05]。HDL—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FABP的OR值为2.762,95%CI(1.302,5.860);UA的OR值为1.100,95%CI(1.046,1.158);LDL—C的OR值为2.967,95%CI(1.437.6.126)。结论H—FABP、LDL—C及尿酸与CSX具有相关性.且为CSX的独立危险因素。
- 周斐李凌陶海龙赵荫涛
- 关键词: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动脉粥样硬化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血浆五聚素3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浆五聚素3(PTX3)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30例。冠状动脉脉造影阳性60例,其中合并高血压28例,不合并高血压者32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70例,高血压者30例为高血压组,余40例为对照组,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ESA)法测定血浆五聚素3(PTX3)含量。结果血浆PTX3水平取对数后均服从正态分布,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组、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组高于冠心病组(P〈0.05)。结论血浆P11X3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血浆PTX3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及高血压均密切相关,PTX3对两种疾病患者的发生以及病情变化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马青青李凌陶海龙赵荫涛白中乐
-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炎症因子
-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将16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68例)和非MS组(99例),结果显示,MS组患者相关代谢指标及冠脉造影结果(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闭塞性病变、Ginsini积分)与非M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危险因子数量分组后,5个危险因子组冠脉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闭塞病变明显高于3个危险因子组,3组Ginsini积分随着危险因子数量增多而增大,3个危险因子组与4个和5个危险因子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MS患者的冠心病发病有关(P〈0.05或P〈0.01).
- 苑磊张代富来晏姚义安赵荫涛
- 关键词:冠心病代谢综合征冠脉造影
- 病历点评式晨交班在心内科规培医师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病历点评式晨交班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68名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4名)和对照组(34名),研究组参加晨交班后病历点评,对照组只参加常规晨交班,出科时所有规培学员均接受理论考核,填写1份调查问卷,带教老师填写1份调查问卷,对两组出科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学员出科成绩总分、多项选择及病例分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问卷调查表分析显示,研究组学员对晨交班后的病历点评形式较为认可,能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带教老师问卷调查表分析显示,病历点评式晨交班形式较新颖,有助于提高规培学员对心内科常见病及危急重症的处理能力,增加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论病历点评式晨交班可显著提高规培学员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 刘源彭猛陈君郑璐赵荫涛杨海波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晨交班带教老师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病变加重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病变加重的关系。方法总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12个月回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2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45例分为进展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和稳定组(无支架内再狭窄及无其他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者),对两组首次介入前红细胞分布宽度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进展组135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稳定组110例(无支架内再狭窄及无其他冠状动脉病变加重),对首次介入前红细胞分布宽度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可能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及病变加重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翟海杰李凌白中乐孟哲陶海龙赵荫涛
-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内再狭窄
- 替格瑞洛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将84例U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2例。A组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B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同时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C组。分别在用药前、用药30d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hs—CRP、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用药前:A、B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A、B两组之间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用药30d后:A、B两组患者hs—CRP、TNF-α水平较用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替格瑞洛具有抗炎作用,较氯吡格雷可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丁永丽李凌陶海龙孟哲白中乐赵荫涛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氯吡格雷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 血管内超声评价国产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病变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应用虚拟组织学一血管内超声(VH.IVUS)评价国产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病变斑块进展及成分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和VH-IVUS检查无需介入治疗的冠脉轻中度狭窄病变患者83例,分为试验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给予国产瑞舒伐他汀(瑞旨10mg,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进口瑞舒伐他汀(可定10mg,每晚1次),治疗6个月后复查血脂、CAG及VH-IVUS,比较两组问血脂变化、定量冠脉造影分析靶病变处直径狭窄(DS)变化,VH-IVUS分析靶病变处斑块负荷、最小管腔面积(MLA)和斑块成分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干预6个月后,VH-IVUS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斑块坏死核心比例比治疗前明显减少(试验组:14.8%±7.0%比22.6%±7.5%,P〈0.05,对照组:14.9%±7.1%比23.1%±7.7%,P〈0.05)、纤维组织比例明显增加(试验组:51.5%±9.9%比44.5%±9.7%,P〈0.05,对照组:51.4%±10.1%比44.3%±9.8%,P〈0.05),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改善(P〈0.05),而DS、斑块负荷、MLA、纤维脂质组织比例、钙化组织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国产瑞舒伐他汀治疗冠脉轻中度狭窄病变可稳定斑块,并延缓斑块进一步发展。
- 杨海波赵晓燕赵荫涛张金盈李凌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瑞舒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