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相雨
- 作品数:21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四川省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外感发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中药制剂由下述质量份的原料药制备而成:柴胡3‑30g、青蒿3‑30g、石膏10‑90g、重楼3‑12g、黄芩3‑30g、大青叶3‑30g、葛根3‑30g、石菖蒲3...
- 万英李希冯建安赵相雨
- 川派名医杨莹洁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 介绍川派名医杨莹洁治疗儿科麻疹、乙脑、疳积、慢惊风等疾病经验。
- 万英杨春瑜鲜小龙赵相雨
- 关键词:名医经验中医药疗法
- 基于中医理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认识及儿童证治特点被引量:2
- 2020年
-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所导致的疫情已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目前尚未发现针对性较强的有效药物。我国应对本次疫情的措施,充分彰显了祖国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中医各家对该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等认识多种多样各有所长。其中儿童患者和成人患者在临床表现、疾病演变过程中都存在较多差异,本文依据中医理论从病因、病机、病位、病性、论治等多个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进行剖析,并对儿童的特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分析。
- 万英赵相雨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医理论证治特点儿童
- 一种温中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中止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中药领域。该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花椒300~350份,延胡索100~200份,香附100~200份,白芍100~200份,肉桂10...
- 万英邓谦张海李希冯建安赵相雨黄嫣
- 文献传递
- 川派名医杨莹洁治疗脾胃病经验
- 2013年
- 杨莹洁先生(1911—2007年)是本院已故主任医师,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70余年,一生治学严谨,治病论理精辟,立法有度,遣方灵活,用药轻灵,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诚为一代川派名医。由他主持研究的健儿散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荣获国家卫生部甲级成果奖。文中介绍了杨老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及临床验案,如善用理中汤,温理脾阳;慢惊风阴寒格拒,急用辛热;脾阴虚甘淡实脾,胃阴虚甘凉濡润等。
- 万英鲜小龙杨春瑜赵相雨
- 关键词:名医经验脾胃病中医药疗法
- 基于转录组与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探讨加减酸梅汤治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加减酸梅汤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疗效及机制。方法:C57BL6 J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小鼠和模型小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模12 w,造模成功后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加减酸梅汤0.55、1.1、2.2 g/kg组和二甲双胍0.10 g/kg组,每组6只。观察小鼠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治疗后肝质量及肝指数;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肝脏TC、TG含量;HE和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肝脏病理和脂质沉积情况;转录组学及代谢组学观察小鼠基因及肝脏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RT-qPCR检测肝脏Pi3k和Akt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质量增加,肝指数增加,血清TC、TG、LDL-C含量和肝脏TC、TG含量明显升高,血清HDL-C含量降低,肝脏出现脂肪样变及大量脂滴,肝脏Pi3k和Akt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加减酸梅汤各组小鼠体质量、肝质量减轻,肝指数降低,血脂降低,肝脏病理学显示小鼠肝脏脂质沉积减轻,脂滴减少;转录组学KEGG富集分析表明,加减酸梅汤改善MAFLD可能与脂代谢和炎症相关的通路有关,肝脏Pi3k和Akt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加减酸梅汤可以改善小鼠MAFLD,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 赵美张永罗雅琪杨炀党思捷何蕴良郭志清张钟艺赵相雨
- 关键词: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蛋白激酶
- 解毒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解毒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门诊就诊的72例小儿外感发热辨证为风热犯表型(风热型)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解毒退热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板蓝根颗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3天的观察治疗并记录临床反应和不良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天后的退热效果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临床疗效良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 万英赵相雨
- 关键词:外感发热
- 辨证论治小儿特应性皮炎被引量:2
- 2016年
- 近年来小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日趋上升,中医认为其多由于患儿先天禀赋不足,血热内盛及后天调摄不当而致肺脾俱虚加之感受风、湿、热邪导致发病。中医药通过辨证论治,分期分型内服外治,注重调护等治疗方法,在治疗特应性皮炎方面的疗效显著,并在防止复发方面,显现出比单纯应用西药更明显的优势,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万英赵相雨
- 关键词:小儿特应性皮炎辨证论治
- 115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
- 目的:对115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中医证型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其分布规律,了解各种相关因素对证型分布的影响。
方法:根据对本病近十年的相关文献研究,结合本病临床特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
- 赵相雨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证型
- 文献传递
- 中医外治三联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中医外治三联疗法(小儿推拿、温灸俞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4月至10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收治门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外治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核酪口服液口服,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主次症状改善情况和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A、Ig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A、Ig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治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核酪口服液,临床疗效确切。
- 李玲万英赵相雨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推拿穴位贴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