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汝霞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序贯
  • 3篇序贯治疗
  • 3篇沙星
  • 3篇社区获得性
  • 3篇社区获得性肺...
  • 3篇莫西沙星
  • 3篇获得性
  • 3篇获得性肺炎
  • 3篇肺炎
  • 1篇药物
  • 1篇症状
  • 1篇痰培养
  • 1篇内酰胺
  • 1篇内酰胺类
  • 1篇萘啶酸
  • 1篇喹诺酮
  • 1篇喹诺酮类
  • 1篇喹诺酮类药
  • 1篇喹诺酮类药物
  • 1篇酰胺类

机构

  • 3篇宁波大学医学...
  • 1篇宁波大学

作者

  • 4篇赵汝霞
  • 3篇虞亦鸣
  • 3篇邓在春
  • 2篇马红映
  • 2篇汪丽
  • 2篇吕婉飞
  • 1篇吕丹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研究痰培养在明确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价值,及对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指导意义,比较荧光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差异,以及观察经验性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选择100名轻中度...
赵汝霞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痰培养莫西沙星肺炎支原体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无症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无症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莫西沙星在无症状肺部阴影中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 88例疑诊无症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和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组,治疗10天后,复查胸部CT、痰培养、痰支原体DNA检测进行评估。结果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有1例患者因呕吐拒绝使用该药而退出研究,该组治疗有效为31例,有效率72.1%;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组有效为33例,有效率75.0%。两组间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痰培养阳性仅15例,考虑取样污染菌及口腔定植菌,无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肺炎支原体DNA检测阳性27例,序贯治疗组15例,注射液治疗组12例,治疗后再次检测均呈阴性。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8例未吸收的患者手术治疗,4例腺癌,2例慢性炎症,1例隐球菌感染,1例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无症状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可靠,序贯治疗方案可作为治疗的优选方案,且莫西沙星可作为经验性治疗初步鉴别细菌性肺炎,以利肺部肿瘤的早期发现,改善预后。
吕丹虞亦鸣王岑立赵汝霞马红映汪丽吕婉飞邓在春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莫西沙星序贯治疗
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自上世纪60年代Lesher等发现1-乙基-1.4-二氢-7-氯-4-氧代喹啉-3-羧酸(萘啶酸)有抗菌作用后,迄今为止,通过对萘啶酸进行化学结构的修饰,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喹诺酮类药物已有几十种。近十年来,喹诺酮类药物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重要性已有赶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趋势。本文就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赵汝霞虞亦鸣邓在春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作用化学结构萘啶酸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2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研究组和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对照组,治疗10 d后,复查胸部CT、痰培养、痰支原体DNA检测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88%、84.13%和96.43%、85.19%,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可靠,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治疗优选方案。
陈磊虞亦鸣赵汝霞马红映汪丽吕婉飞邓在春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莫西沙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