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映林
- 作品数:128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总工会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北宋结束五代割据的制度意义
- 2021年
- 中国自秦以后的两千余年,其中的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都是分裂割据时期,但自宋之后,中国再也未曾出现分裂割据局面,而是元明清的大一统,其因是宋初所确立的制度。陈桥兵变:宋朝建立公元960年春节,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兵不血刃轻松夺取了后周政权。
- 赵映林
- 关键词:五代十国元明清大一统
- 蒋介石的“首席智囊”杨永泰被暗杀之谜
- 2014年
- 1936年10月25日下午,在汉口江汉关省政府专用码头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刺杀案。死者叫杨永泰,在民国史上,他可不是一般人物,在蒋介石的众多幕僚中,他是“首席智囊”,被称之为“诸葛亮”式的谋略型人物。蒋介石对他几乎做到了言听计从,甚至蒋介石因他的建言,能够改变已决定了的命令。
- 赵映林
- 关键词:蒋介石智囊暗杀民国史
- “救时宰相”成就开元盛世
- 2018年
- 姚崇(650-721),陕西硖石人,是唐朝的四大名相之一.唐玄宗时,姚崇辅佐他开创了开元盛世,被时人称誉为“救时宰相”.姚崇首次入相是在武则天后期,第二次入相是唐睿宗景云元年.这两次入相时,唐朝的政局比较混乱,姚崇没有机会完全展示才能.第三次入相在唐玄宗时期,他深受唐玄宗信任,得以发挥“救时之相”的作用.
- 赵映林
- 关键词:开元盛世宰相唐玄宗武则天唐朝
- 和珅贪污的巨额财富去哪里了
- 2021年
-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做了60年皇帝和整3年太上皇的乾隆帝驾崩了。初四,嘉庆皇帝褫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初八,和珅与亲信户部尚书福长安双双下狱,被查抄家产。
- 赵映林
- 关键词:嘉庆皇帝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和珅乾隆帝
- 旧时官场百态(上)被引量:1
- 2003年
- 赵映林
- 关键词:官场封建社会腐败现象贪污
- 苏南非公企业劳动关系与工会有效维权
- 2004年
- 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渐趋完善,非公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已被打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初步形成。非公经济的发展对中国GDP的增长贡献良多,但非公经济劳动关系的冲突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在非公企业如何有效协调劳动纠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以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摆在工会面前的紧迫课题。
- 赵映林
- 关键词:劳动关系工会组织工会职责维权工作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康熙“仁政”理念下的治吏之道
- 2017年
- “康乾盛世”是我国“三千年未变之局”的最后一个封建治世,历经康熙(166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朝,计134年。“康乾盛世”奠基于康熙年间。
- 赵映林
- 关键词:康熙年间治吏康乾盛世雍正
- 方孝孺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上)
- 2022年
- 方孝孺(1357—1402),明初一代大儒,杰出思想家。他在认真总结历代王朝兴亡规律基础上写下的10篇《深虑论》,反映了其对历史、政治、经济、法治、人才等问题的认识。其中,《深虑论》的一、三、七3篇,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对王朝兴衰的认识;九、十2篇则集中反映了他对用人之道的思考。方孝孺的文章,论析透彻精辟,行文高屋建瓴,气势磅礡雄迈。《明史》说他“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
- 赵映林
- 关键词:方孝孺历代王朝《明史》王朝兴衰用人之道
- 名将魏延之死
- 2020年
- 毛泽东曾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评价党和国家的一位领导人。毛泽东说的"诸葛"就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军师诸葛亮。诸葛亮一生的谨慎行事在魏延贡献奇谋良计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也许是他一生中因过于谨慎而失掉的很可能完成北伐大业的唯一良机。刘备时就是名将魏延(?-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信阳市西北)人,以部曲追随刘备。
- 赵映林
- 关键词:三国时期部曲蜀国
- 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使命的客观性——学习邓小平工运理论与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思考
- 2000年
- 本文认为工人阶级实现其历史使命是一个不断随社会实践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更替的过程是一致的。邓小平关于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使命的论述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对这一过程进行科学概括的理论成果。作者对中国工人阶级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作了深刻的理性剖析,论证了这一过程即工人阶级使命的客观性。
- 赵映林
- 关键词:工人阶级历史使命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