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亮
- 作品数:89 被引量:14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砂土中单桩负摩阻力颗粒流模拟
- 桩侧负摩阻力对桩基产生下拽力,对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都是不利的.需要正确估计桩基负摩阻力的大小以及中性点的位置.通过开发颗粒流程序模拟单桩负摩阻力的工作性状,验证了中性点的位置以及对桩侧土体细观特性的分析.
- 朱小军赵学亮龚维明陈辉
- 关键词:建筑工程单桩负摩阻力颗粒流模拟砂土
- 文献传递
- 桩复合地基结合碎石垫层基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复合地基结合碎石垫层基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中地震台全模型动力试验重点研究该基础形式在水平向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应变、加速度变化,分析并研究该基础形式的动力响应、破坏模式及减震特性。PIV摄像半模...
- 赵学亮南文文龚维明
- 文献传递
- 土–水特征曲线对非饱和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因非饱和土的剪切试验设备成本比较高,通过间接手段估测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方法日受欢迎,其中通过土–水特征曲线进行估测的方法最为普遍。通过修正传统毛细模型,结合概率统计学理论,为通过土–水特征曲线估测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相关数学表达式。对比公式的估算值和现有文献的试验数据,发现估算值和试验数据基本吻合。此外,还发现很多文献中土–水特征曲线试验土样和非饱和土剪切试验土样并不在同一应力状态,如果忽略这样的应力状态差异,会增大估测的误差。因此,建议对传统张力仪或压力板试验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相关修正后再用以估测非饱和土抗剪强度。
- 翟钱戴国亮赵学亮
- 关键词:孔径分布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统计模型
- 碎石垫层破坏模式细观机理分析
- 从细观角度对复合地基中碎石垫层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结合理论研究分析,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与颗粒流数值仿真两种方法对桩体上刺过程中垫层颗粒的运动变化进行了模拟,室内试验采用CCD跟踪拍摄及数字散斑相关技术,数值仿真采用离散单...
- 赵学亮朱小军霍少磊陈辉
- 关键词:室内模型试验颗粒流
- 一种基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的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估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压静力触探试验的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估算方法,提出了黏性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值S<Sub>u</Sub>的确定方法,考虑到土层上覆土压力σ<Sub>0</Sub>及锥尖阻力q<Sub>c</Sub>的影...
- 陈亮赵学亮余小奎徐春喆万鹏郭鹏吴建勋李志国张友虎
- 一种多功能智能锚杆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智能锚杆的制作方法,利用安装在智能锚杆上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智能锚杆在不同深度的应变值,从而推算锚杆在不同深度的轴力,从而对锚杆的承载能力以及其锚固力作出判断和评价,同时也能对围岩在荷载等的作用下内...
- 万春风赵学亮夏呈
- 文献传递
- 基于卸载点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卸载点法的桩基综合检测方法,该法先利用低应变基桩检测技术对受检基桩开展桩基检测,进行受检桩基完整性的初步判断,给出受检桩基病害位置;然后分别采用高应变基桩检测技术、基于速载法桩基设备的卸载点法基桩检测...
- 戴国亮郭庆龚维明赵学亮竺明星万志辉
- 文献传递
- 刚性桩复合地基垫层破坏机理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为了研究垫层与刚性桩相互作用破坏机理,通过钢化玻璃模型箱进行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利用先进的数字照相量测技术处理桩顶垫层土体颗粒的变形场,对在加载过程中垫层土体颗粒的位移场进行全面观测与分析,并且开发二维离散元方法颗粒流程序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垫层破坏机理进行了模拟,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根据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垫层土体的破坏模式,利用塑性平衡理论推导出垫层破坏时桩顶应力、桩间土应力及桩土应力比的求解公式,并将理论公式求解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桩顶应力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可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垫层破坏模式的建立对于刚性桩复合地基垫层受力机理的揭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朱小军赵学亮龚维明徐国平闫峭
- 关键词:道路工程复合地基垫层极限承载力
- 颗粒流与有限差分法耦合计算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颗粒物质力学和有限差分法的耦合计算方法,属于计算岩土力学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离散介质与连续介质计算模拟方法的局限性,采用颗粒流/有限差分网格表面任意位置耦合方法实现两种不同介质边界相互作用力的传递,并以牛...
- 赵学亮龚维明
- 文献传递
- 钢铁冶炼高炉协同处置冶金尘泥固废的冷态流动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本文根据“双碳”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的客观需求,针对目前工业固废处置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开展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固废的技术路线。利用流体仿真软件和双欧拉模型,重点研究在典型高温工业窑炉——炼铁高炉中协同处置冶金尘泥这种含铁固废的冷态气固两相流动场。建立了从固废颗粒入炉到充分流动的全过程冷态流动模拟,分别得到了气相侧和颗粒侧的速度分布及组分分布。结果表明:在采用20%固废原料掺混比的条件下,高炉冷态流动场在120 s全过程流动中在80 s内达到流动稳定,固废颗粒与铁矿石颗粒在流动场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验证了高炉协同处置冶金尘泥固废在冷态流场特性方面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指导固废资源化以及高炉仿真模拟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 潘却易王晓佳沈德魁梁导伦向郁雪赵学亮
- 关键词:数值模拟气固两相流冶金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