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老年
  • 5篇老年人
  • 4篇高龄
  • 4篇高龄老年
  • 3篇低氧
  • 3篇低氧血
  • 3篇低氧血症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血管
  • 3篇血症
  • 3篇住院
  • 3篇住院老年
  • 3篇住院老年人
  • 3篇老年患者
  • 2篇低血糖
  • 2篇血糖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卒中

机构

  • 15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6篇赵克洪
  • 5篇沈江明
  • 2篇徐梅华
  • 2篇蔡克银
  • 2篇张金芳
  • 2篇李曙平
  • 1篇李扬
  • 1篇谭昌金
  • 1篇谭畅
  • 1篇杜伟华
  • 1篇涂颖
  • 1篇陈志松
  • 1篇谭畅
  • 1篇李扬

传媒

  • 3篇华南国防医学...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2003年全...
  • 1篇第五届全国老...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住院老年人常见慢性病临床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现状及其在病程中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方法从60-96岁住院老年人中检出慢性病,并就慢性病临床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组老年人患有2种及多种慢性病的检出率达96.2%,涉及多种脏器病变。结论多种慢性病并存成为老年人患病特点,居前20位的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临床症状及并发症随增龄而增多,重视对这些常见慢性病的医疗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生存质量及提高生存率。
赵克洪沈江明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足背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以35例正常体检者作对照组。根据足背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将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66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NAS)43例。分别测定血清内脂素水平及糖、脂等代谢指标。结果 AS组患者的IMT显著高于对照组及NAS组患者(P均<0.01);AS组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显著高于NAS组及对照组患者(P均<0.01)。内脂素与IMT、腰围、腰臀比、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内脂素水平是影响血管IMT的主要因素。结论血管IMT作为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客观指标,其与内脂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徐梅华蔡克银赵克洪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80岁以上老年人肺部感染伴胸腔积液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赵克洪张金芳
关键词: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老年人病理状态疾病转归老年病科
普瑞巴林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例并文献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有统计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带状疱疹患者发生PHN比例增高,≥50岁PHN发生比例达25%~50%,≥70岁老年患者中PHN发生比例>75%[1-2]。PHN目前临床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
赵克洪谭畅李扬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局部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共济失调双下肢
老年糖尿病人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2002年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代谢内分泌病,多见于中老年,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至60岁达高峰.自从胰岛素及抗生素问世以来,该病死亡率明显下降.本组统计了1993~2000年我院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并分析了死亡原因及病程、并发症、血糖水平、平时治疗情况、职业等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提供帮助.
李曙平赵克洪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内分泌疾病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监测对老年心衰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动态监测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探讨其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186例老年心衰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4周测定血浆NT-proBNP(NT-proBNP1、NT-proBNP2、NT-proBNP3)水平,观察心衰患者心源性再住院及死亡等事件,评价NT-proBNP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判定的价值。结果 186例患者平均随访(261±23.6)d,心源性再发组及非再发组的NT-proBNP1及NT-proBNP3水平无明显差异。再发组NT-proBNP2水平显著高于非再发组(均P<0.01),心源性死亡组NT-proBNP2水平也显著高于心衰再入院组(均P<0.01),再发组NT-proBNP变化指数显著低于非再发组(P<0.01)。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2、住院期间NT-proBNP变化指数、患者的年龄、既往心衰史、贫血、入院时NYHA分级、合并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是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死亡、再住院的独立的相关因素。结论动态监测入院时及出院时NT-proBNP,计算NT-proBNP变化指数,有利于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做出评估。
徐梅华蔡克银赵克洪涂颖
关键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力衰竭预后老年
高龄老年人低氧血症氧疗的监测分析
2005年
赵克洪沈江明
关键词:低氧血症氧疗
老年人低血糖症急诊救治74例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陈志松赵克洪
关键词:急救
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规律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及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老年患者198例,男196例,女2例,年龄72~92岁。应用彩色多普勒B超显像仪进行颈动脉检测。结果70岁以上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81.3%。颈动脉粥样硬化高龄老年患者的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患者(χ2=8.8342,P<0.01)。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在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与颈动脉正常高龄老年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332,P>0.05;χ2=0.6275,P>0.05;χ2=1.07018,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26.1%)与颈动脉正常患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检出率(8.1%)比较相差显著(χ2=9.9675,P<0.01)。但是,当并存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时,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72%)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检出率(18.9%)。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在高龄老年患者中常见,高血压是高龄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重叠增加后者的危险性,并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
赵克洪沈江明
关键词:高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
住院老年人低血糖反应59例分析
2012年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引发的低血糖反应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严重者可致死。2004年3月-2010年6月,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住院老年人低血糖反应59例,分析其诱发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期增强对低血糖反应的防范意识。现分析报告如下。
赵克洪张金芳
关键词:低血糖反应诱因老年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