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玉民

作品数:3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文学
  • 6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文学
  • 7篇抗美援朝
  • 5篇艺术
  • 5篇志愿军
  • 5篇小说
  • 4篇说唱
  • 4篇说唱艺术
  • 3篇中国人民志愿...
  • 3篇人民
  • 3篇审美
  • 3篇走马观花
  • 3篇文化
  • 3篇文学创作
  • 2篇代文
  • 2篇战地
  • 2篇战争
  • 2篇审美取向
  • 2篇事略
  • 2篇说唱文学
  • 2篇思维

机构

  • 34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4篇贾玉民
  • 1篇李长银
  • 1篇何颖利
  • 1篇张玉枝

传媒

  • 13篇美与时代(美...
  • 6篇黎明职业大学...
  • 4篇美与时代(创...
  • 2篇焦作大学学报
  • 2篇黄河科技大学...
  • 2篇四川文理学院...
  • 1篇周口师范高等...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东方论坛—青...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 1篇华夏文化论坛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伟大之心,和着底层人民的脉搏跳动——巴金中短篇小说对工农大众的描写
2006年
今年10月17日,是伟大的“人民作家”巴金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他被授予这个光荣的称号,正是对他一生与人民大众心心相连,为人民而创作,为人民而奋斗的褒奖。他有强烈的正义感,不能坐视大众的痛苦而无动于衷;他用笔作武器为“现代奴隶”喊冤;他由衷地歌颂人民大众的美德,鼓舞他们为自由、解放、幸福而斗争。他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和创作原创,永远是一切正义、进步作家的榜样。
贾玉民
关键词:中短篇小说工农大众革命知识分子底层民众
巴金抗美援朝创作论(下)被引量:1
2016年
一些研究者对巴金的抗美援朝创作给予了否定或较低评价,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巴金的抗美援朝创作质量并不低。巴金当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中体验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是带着塑造新时代新英雄形象的使命进行体验生活和文艺创作的。巴金关于抗美援朝的小说在艺术上亦有着可贵的尝试和收获:将故事置于立体多维的空间中,展开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容纳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塑造了一系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新人形象;进行真和崇高统一的新的审美追求。创作小说《三同志》的失败,不足以颠倾巴金抗美援朝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三同志》失败的基本原因在于巴金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生活还不够。
贾玉民
关键词:抗美援朝小说
和人民共同反思,续文学启蒙精神——关于巴金《随想录》的一点随想
2017年
有研究者认为,巴金创作《随想录》是寻求"个人声音"、与国家"主流意识"相剥离。从其创作过程可以看到,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随想录》的写作是对中共中央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呼应,其思想认识一直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而深化;《随想录》反思的中心是反封建,这也是全国思想解放运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巴金反思历史的目的是党、国家、人民的命运;巴金对某些问题的异议,是个别的、局部的。
贾玉民
关键词:《随想录》忏悔
巴金在朝鲜战地活动事略(下)
2017年
巴金在朝鲜战地体验生活1年,不仅是其个人生命中的大事,而且与其他赴朝艺术家的活动一同构成了我国当代文化界的重要事件。研究者应重视记述巴金朝鲜战地活动的详细和准确。为此,以清晰呈现巴金朝鲜战地活动轨迹为目的,按照巴金在各时间段所处不同地区和所从事活动分列为若干单元,每单元内再据其活动内容的局部变化划分为小段,罗列活动成"事略"。
贾玉民
关键词:抗美援朝事略
现实主义冲击波:工业文学起飞的信号被引量:1
2001年
2 0世纪末 ,中国文坛上掀起一股工业题材现实主义冲击波。它是经济转型期工业领域的真实写照。塑造了各类生动人物形象。在艺术上运用原生态和典型化相结合的手法 。
李长银何颖利贾玉民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
岑参研究的重要收获——读廖立先生的《岑嘉州诗笺注》及其他
2011年
在世纪之交,廖立先生陆续推出了《岑参评传》、《岑参事迹著作考》、《岑嘉州诗笺注》等著作,对岑参研究、以至唐代文学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廖立先生的岑参研究,既发扬了国学研究的传统学风,又以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等新的理论诠释,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在:求真的精神,历史的高度,审美的境界。
贾玉民
关键词:岑参笺注唐代文学研究国学研究历史学
巴金赴朝心态辨析被引量:2
2013年
巴金决定赴朝,是其人生一次庄严的选择,是出于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衷心拥护,是为实现与人民大众结合,达到写作与生活一致的努力。当时巴金的心态,总的倾向是积极的,高昂的,充满信心的。一些研究者所谓巴金赴朝有迫于政治压力的因素,出于"不情愿和无奈",有着"不安和彷徨",是不符合当时实际的。
贾玉民
关键词:文联
巴金:从“小说家”到“艺术家的小说家”被引量:1
2010年
五年前的金秋十月,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先生离我们而去。当其逝世五周年之际,我们特辟此专栏,以几篇研究论文作为纪念。有人曾予言巴金先生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而我们则以为,巴金的百年人生、伟大精神、美好理想、崇高品质、杰出艺术将永远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中国人的心中。
贾玉民
关键词:艺术家小说家研究论文中华民族中国人逝世
工业文学的艺术发展和中国现代文体的建设
2002年
工业题材的文学,并没有独立的体式,但是由于工业生活的特点,为作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内容和思维空间,所以它的发展也必然推动了整个新文学文体的建设。在报告文学方面,它产生了典范性的作品;在小说方面,使其和现代生活密切结合;在文学语言方面,工业文学是实现大众化的有力因素之一。
贾玉民
关键词:工业文学艺术发展工业题材现代文学报告文学小说
巴金抗美援朝创作论(上)被引量:1
2015年
一些研究者对巴金的抗美援朝创作给予了否定或较低评价,对此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巴金的抗美援朝创作质量并不低。巴金当时到中国人民志愿军中体验生活,态度是积极的,他是带着塑造新时代新英雄形象的使命进行体验生活和文艺创作的。无论是在报告文学还是在短篇小说,巴金在反映新生活、塑造人民英雄形象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巴金关于抗美援朝的报告文学作品具有突出的艺术特点:忠实于"真"的原则;重在揭示灵魂,突出英雄品质;具有浓郁抒情性,赋予作品强大的感染力。
贾玉民
关键词:抗美援朝报告文学中国人民志愿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