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炜莹
- 作品数:25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VAC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膀胱癌的疗效观察
- 1999年
- 贾炜莹李文录陈宏光王粹刘治春
- 关键词:膀胱癌
- 改良Glasgow预后评分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总生存期的影响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改良Glasgow预后评分(modified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mGPS)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e-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以及影响O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48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前mGPS分值将患者分为mGPS 0分、1分和2分组,比较3组患者OS的差异,对可能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生存函数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本组48例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截至2014年4月,47例死亡,1例存活.mGPS 0分者30例、1分者11例、2分者7例,其OS分别为22、11、9个月,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化疗周期数、合并内脏转移以及PSA反应无效与预后不良有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mGPS 1~2分、基线tPSA>60 μg/L、化疗周期数≤5个、伴内脏转移以及PSA反应无效是影响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GPS是影响多西他赛化疗的CRP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姣翁少波王海涛杨庆杜君贾炜莹张鹏宇
- 关键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前列腺肿瘤预后多西他赛
- 膀胱尿管自动监护仪
- 一种膀胱尿管自动监护仪,是由光电线路及设备构成的监护、控制、指示的医用汲送、处理体液的仪器。主要由尿滴检测电路、自控脉冲形成电路、手控电路、尿量计量显示电路、定时电路、相加电路、电源滤波电路、紧急处理电路、声光报警电路、...
- 王洪本李文录贾炜莹邓满国朱殿清
- 文献传递
- 肾癌合并骨转移的治疗被引量:2
- 2003年
- 贾炜莹李文录周雷
- 关键词:肾癌骨转移首发症状
- 会阴部大汗腺癌被引量:2
- 2003年
- 贾炜莹李文录周雷陈华贾宝平
- 关键词:外科手术
- 粘膜美蓝染色在膀胱癌手术中的应用(附30例报告)被引量:1
- 1994年
- 对30例膀胱肿瘤患者于手术中进行了粘膜美蓝染色检查。30例中,12例(40%)膀胱粘膜出现蓝染。术中共切除蓝染粘膜27块,病理证实为原位癌11块,移行细胞癌7块,鳞状细胞癌4块,不典型增生3块,慢性炎症及正常粘膜各1块,病检正确率96.3%。同时随机切除21块未蓝染粘膜作为对照结果全部正常。单发肿瘤18例,6例(33%)蓝染;多发肿瘤12例,6例(50%)蓝染。术后随访10~26个月,1例术后8个月复发,复发率3.3%。作者认为术中美蓝染色操作简单,可发现肉眼不能辨别的原位癌灶及癌前期病变,提高手术切除率,从而显著降低复发率。
- 贾炜莹李文录陈宏光郝权杨德辰张连郁
- 关键词:膀胱肿瘤美蓝染色法
- 1%明矾溶液持续冲洗治疗膀胱肿瘤术后出血之经验
- 1993年
- 经膀胱手术之后,由于膀胱壁肌层及创面出血,引起严重血尿往往持续4~6天方可停止。过去常用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虽可缓解血块堵塞,但无止血凝血功能,难以奏效。我科从1991年10月至1992年2月采用1%明矾溶液治疗术后膀胱出血,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材料及方法 9例男性患者,34~68岁。8例行膀胱肿瘤局部切除,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患者均经尿道留置尿管及冲洗管各1条。1%明矾溶液配制50g明矾溶于5000ml蒸馏水中,分装10个无菌瓶。117℃15磅压力消毒15分钟,冷却澄清后使用。溶液冲洗速度依血尿颜色而定。国外报道配制的溶液4日之内使用。
- 贾炜莹李文录
- 关键词:膀胱肿瘤出血明矾
- 选择性肾动脉化疗及栓塞术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体会被引量:6
- 1996年
- 手术难以切除合并其它脏器转移的晚期肾癌,死亡率高,无较好的治疗方法。1991~1995年采用选择性肾动脉化疗及栓塞术治疗16例晚期肾癌患者,术后半年、1年及2年死亡率分别是6.2%、50%和56.2%,其中1例患者带瘤存活29个月以上,无其它部位转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李文录贾炜莹刘文欣姚欣
- 关键词:肾肿瘤药物疗法动脉栓塞
- 化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对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预后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化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对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01-2012-01-01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8例单独使用多西他赛方案化疗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前LDH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高LDH组(LDH>248U/L)和低LDH组(LDH≤248 U/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LDH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58例CRPC患者中,高LDH者28例(48.3%),低LDH者30例(51.7%)。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和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时TNM分期(χ2=10.035,P=0.002)、Gleason评分(χ2=10.008,P=0.002)、ECOG评分(χ2=5.584,P=0.018)、内脏转移(χ2=13.114,P<0.001)、基线PSA(χ2=5.493,P=0.019)、化疗周期数(χ2=9.501,P=0.002)、PSA反应(χ2=17.215,P<0.001)和基线LDH(χ2=28.394,P<0.001)与CRPC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诊断时TNM分期、Gleason评分,化疗前是否内脏转移、化疗周期数、PSA反应和基线LDH是影响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结论化疗前高LDH者预后差,化疗前高LDH是CRP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张姣王海涛杨庆杜君贾炜莹张鹏宇
-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预后多西他赛
- APAAP法检测肿瘤患者外周血IL—2分泌细胞的初步探讨
- 1993年
- 本文报道了用APAAP法检测正常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中IL-2分泌细胞的频数和形态、泌尿系肿瘤患者术前术后IL-2分泌细胞频数的变化,对鼻咽癌患者IL-2分泌细胞频数和血清中EB病毒抗体滴度做了对比性的观察。初步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肿瘤患者PBL中IL-2分泌细胞频数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14例泌尿系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一段时间后,其IL-2分泌细胞频数都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抗体滴度明显升高,而IL-2分泌细胞频数却明显低于正常人。由此推测:PBL中IL-2分泌细胞的测定有可能成为动态地观察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可以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效果和愈后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 宋燕爽刘洪毛慧生王立梅杨毅贾炜莹李文录王燕
- 关键词:APAAP法肿瘤白细胞介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