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哲敏
- 作品数:31 被引量:423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TAM模型的政务新媒体用户采纳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解析现阶段我国政务新媒体的用户采纳现状,主要特征为“政务微信采纳为轴心,政务短视频引领视觉化趋势,多元政务新媒体差异化功能并行利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研究通过OLS回归分析发现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趣性对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政务短视频的采纳存在积极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的预测性最强,且在不同类型的政务新媒体采纳模型中效用不同。政府可基于这种影响机制,推行进一步提高政务新媒体发展质量的有效措施。
- 贾哲敏
- 关键词:用户采纳TAM模型
- 网络媒体从业者的价值观、满意度与自我表达被引量:1
- 2016年
- 使用问卷调查法对青年网络媒体从业者的价值观、工作与生活满意度展开分析,并根据人口统计变量与从业性质探讨差异性。利用自动文本分析法抓取新浪微博数据,展示青年网络媒体从业者自我表达的内容偏好与维度偏好。青年网络媒体从业者思想活跃,眼界开阔,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寻求职业发展与幸福生活,但政治关注度总体偏低,意识形态淡化。教育经历、收入区间、网络媒体性质、职位类别、是否具有编制等因素显著影响从业者的政治认同、价值观与工作、生活满意度。
- 贾哲敏
- 关键词:价值观政治观满意度自我表达
- 信息性还是娱乐性?——基于S-O-R模型的政务短视频媒介使用及其效果研究
- 2024年
- 政务短视频是时下较受欢迎的政务新媒体,用户主要在信息性和娱乐性两个维度对其接触和使用。基于S-O-R模型的调查分析表明,政务短视频媒介使用对媒介可信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主要产生间接影响,且通过政治知识和绩效感知两个变量产生中介效应。其中,政务短视频的使用频率和信息性使用透过政治知识变量对媒介可信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娱乐性使用的作用机制为负向。政治知识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效果路径无显著影响。绩效感知变量是政务短视频使用频率、信息性使用对持续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的有效中介变量,但对媒介可信度的效果路径无中介作用。说明在视觉化中国政治传播语境中,政务短视频虽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娱乐性元素构建内容、获得用户,但根本上仍然要以“信息性”制胜,相应调整内容供给策略和运营策略,以获得积极的效果。
- 贾哲敏李宗宁郑琦
- 新都市想象:时尚爱情电影的文化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2009年起,一批时尚爱情电影如《非常完美(》2009)《、杜拉拉升职记(》2010)、《无人驾驶》(2010)、《将爱情进行到底》(2011)、《单身男女》(2011)、《奋斗》(2011)《、隐婚男女(》2011)《、失恋33天》(2011)《、爱》(2012)《、我愿意》(2012)等,凝聚了诸多都市时尚元素,着眼于白领的日常生活,以工作与感情矛盾冲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缘起、发展为叙事线索,
- 贾哲敏
- 关键词:文化分析隐婚叙事线索时间感办公室恋情
- 政务短视频发展现状及在政府传播中的作用被引量:22
- 2019年
- 政务短视频是现阶段发展最快的政务新媒体形式,各级政府纷纷布局。政务短视频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贴近现实、题材广泛、脚本丰富、制作精良,重视人情趣味的表达与细节刻画,善用流行语和表情包,获得了巨大的流量与粉丝,有效地提升了政府传播效果。在政府传播理论视域中,研究认为政务短视频不仅在盘活资源、突破风格、提高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还能在激励政府探索政务信息与政策传播的可视化、强化形象塑造、优化政府-公众公共关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政务短视频可利用媒介融合、流量、粉丝、内容、运营等策略发展改进。
- 贾哲敏何婧琪
- 关键词:政府传播
- “竞逐新视觉”:场域理论视角下政府与短视频平台的互动与博弈被引量:3
- 2023年
- 基于场域理论,并利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对政府与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密切的传播合作进行系统考察,发现政府账号所代表的政治场域与短视频代表的平台场域各自具有不同的资本、惯习与规制,围绕政务短视频的产制进行着广泛的互动与博弈,其结果是在商业、文化、流量逻辑的共同支配下,两者资本结构发生变动,引发新惯习的形成,进而拓宽了场域间的互动边界,在竞争中共赢。这为政府展开新媒体传播提供了机会,在策略和实践层面自觉地向平台靠拢,但来自政治场域的资本与权力仍有强大的影响力。
- 贾哲敏傅柳莺
- 关键词:场域互动博弈
- 解析网络空间的公众环境诉求:议题、策略及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网络问政平台是我国公众环境投诉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国环境问题集中展示的窗口。本研究采集了2008年到2014年人民网地方政府留言板中35169条公众环境诉求,利用自动文本分析法解析。研究发现,生活环境破坏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由城市居民投诉。经济发达、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水污染、空气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的诉求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生存困境已经取代健康风险成为环境污染首要的社会经济后果,呼吁/请愿则取代政府调查,成为公众最主要的政策诉求。身份属性、诉求类型会显著影响环境投诉中的社会经济后果与政策诉求偏好,可见公众具有主动性,能强化投诉策略以增强政府回应意愿。
- 贾哲敏于晓虹
- 企业微信助力基层政府“微治理”的机制创新及优化对策被引量:2
- 2022年
- 在政务数字化建设与迭代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微信作为一种新应用、新平台,被广泛用于公共服务、办公管理、协同治理等领域,值得关注并加以讨论。文章在分析企业微信缘起及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基层应用实践,从为基层政府数字治理多角度技术赋能、在基层政府“微治理”中的适用场景由线下转移至线上两个方面明确企业微信开展基层政府治理的适用性,探讨了企业微信在基层政府“微治理”视域中所形成的创新机制,包括构建有利于政民互动的“政务交往空间”,形成精细化治理、差异化服务的供给机制,融入电子政务基本架构,促进政府部门间协作治理,并提出企业微信助力基层政府“微治理”的优化路径。
- 贾哲敏郑琦
- 关键词:基层政府
- 政务微信传播的框架建构与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基于框架理论,利用内容分析方法,以"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为例,展示了政务微信的框架建构特征与策略。政务微信最倾向于发布政治、通告服务类主题文本,最注重建构政府-公众、公共利益实现框架,不同主题的框架建构倾向与偏好存在差异。回归分析发现强调与凸显公共利益实现框架、流行语框架能够积极影响政务微信的传播效果与评价,图文推送形式与标题新颖性也会起到改善作用。政务微信内容传播可尝试调整政治话语结构,丰富文本主题,重视公共性框架与流行性框架的融合,以更好发挥传播与治理作用。
- 贾哲敏顾晓宇
- 关键词:信息公开
- 网络政治传播模式及其优化被引量:10
- 2015年
- 结合我国网络传播的特点与政治发展现状,网络政治传播模式可以概括为"表达输入-决策输出",即政治需求通过网络表达向政治系统输入,经过政治系统内部的活动,产生决策行为并输出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从政治传播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出发,网络政治传播模式中存在一个输入与输出"不均衡"困境,这种情况主要由于公众政治需求过量与政府决策输出能力不足所导致。优化网络政治传播模式,即逐步缓解"输入-输出"过程中的不均衡,要求提升公众政治传播素养,提高需求输入质量,改进"陈述"输出策略,全面提升政府应对公众网络政治需求输入的能力。
- 贾哲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