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静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发病率明显增高。现普遍认为,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其发生的基础。氧化低...
- 豆静
-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单核苷酸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血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蛋白受体-1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发病率明显增高。现普遍认为,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其发生的基础。氧化低密...
- 豆静
- 关键词:冠脉综合征基因多态性细胞病理学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就诊于天津市胸科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老年患者。所有人选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根据病变特点完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CI)治疗,按照是否发生心源性休克分为心源性休克组及非心源性休克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肌梗死的特点、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中,8.33%(34/408)发生CS,在所有CS患者中,91.89%(34/37)为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29.41%(10/34)。发生CS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人院血糖、肌酐、谷丙转苷酶水平均高于未发生CS患者(t=2.403,4.596,6.778,6.109,均P〈0.05)。发生CS患者有更高的人院NT—ProBNP水平,更长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更多的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病变。结果老年患者有更高比例发生CS的风险,过长的首次医疗接触时间、存在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病变是发生CS的独立预测因素,而积极的血运重建可以明显增加老年患者的生存机会。
- 陈妍高明东李晓卫赵海旺张楠豆静刘寅
- 关键词:心肌梗死休克疾病特征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AMI救治状况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心肌梗死(AMI)救治现状。方法本研究为同期横断面研究,以2019年1月20日-2019年2月20日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为对照组(非COVID-19流行期间组:314例),2020年1月20日-2020年2月20日COVID-19流行期间收治的AMI患者为观察组(COVID-19流行期间组:133例),比较2组住院期间临床结局(全因病死率)、24 h内AMI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比例、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FMC)时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人群从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和总缺血时间等指标。结果住院期间COVID-19流行期间组院内全因病死率显著高于非流行期间组(14.3%vs.1.6%,P<0.01)。2组间24 h内再灌注治疗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6%vs.40.6%,P>0.05),与非COVID-19流行期间组比较,COVID-19流行期间组的FMC时间明显延迟(P<0.05)。STEMI人群中,COVID-19流行期间组D-to-B时间和总缺血时间较非流行期间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COVID-19流行期间AMI患者就诊时间延迟,院内急救时间延长,院内全因死亡率明显升高。应当在遵循COVID-19防控原则基础上,优化AMI救治流程,尽早建立COVID-19流行期间正常的医疗秩序。
- 刘寅路鹏举高明东肖健勇李春洁李长平王慧王霁翔张楠李晓卫赵海旺豆静白苗娜石雨田赵佳昝淳高静郭志刚
- 关键词:心肌梗死再灌注死亡率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移植血管内植入两代药物支架的临床结局比较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静脉移植血管(SVG)病变内植入两代药物涂层支架(DES)的临床结局。方法选取CABG术后因缺血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在SVG内植入DES的患者共108例。其中第一代DES(涂层药物为西罗莫司)植入组69例,第二代DES(涂层药物为佐他莫司或依维莫司)植入组39例,对比2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和住院期间手术成功率及病死率。对比2组患者出院2年全因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TVR)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等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比较2组患者无MACE生存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SVG植入支架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手术成功率、院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随访2年,共有37例发生MACE,2组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vs.33.3%,P>0.05)。第二代组较第一代组TVR比例较低(2.6%vs. 13.0%,P<0.05)。生存分析表明2组累积无MACE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2%vs. 79.5%,Log-rankχ2=0.029,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HR=2.530,95%CI:1.008~6.345,P=0.041)和支架直径(HR=1.143,95%CI:1.043~1.253,P=0.004)为SVG病变植入支架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CABG后SVG内植入两代DES的院内病死率及2年随访MACE发生率相似,二代组TVR比例较低。合并糖尿病及植入大直径支架患者预后较差。
- 李晓卫刘寅高静高明东肖健勇张楠王霁翔赵海旺豆静李杰
- 关键词: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药物涂层支架
- 天津地区人群中LOX-1基因3'-UTR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研究天津地区人群中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3′-非编码区(3′-UTR)188位点基因多态性情况,探讨LOX-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AD)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组170例,均经冠脉造影(CAG)确诊;对照组140例,均经CAG排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研究对象的LOX-1基因3′-UTR188位点多态性进行分析,并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血脂水平。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比较,LOX-1基因3′-UTR 188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总研究对象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CT+TT)与CC基因型者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中的CT+TT基因型者以上血脂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津地区人群中LOX-1基因3′-UTR188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及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关系,其不能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素。
- 豆静刘寅高静毛用敏张倩蔡泽园崔让庄王林孙根义
- 关键词:凝集素类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 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清中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1例,其中ACS组75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46例;另设经CAG证实冠脉无狭窄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入选者入院即刻,ACS组与SAP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即刻、对照组CAG术后即刻,ACS组与SAP组PCI术后1周血清sLOX-1浓度。结果:入院即刻及术后即刻,ACS组外周血清sLOX-1水平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AP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PCI术后1周,ACS组与S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比较,3组术后即刻血清sLOX-1水平与入院即刻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周血清sLOX-1水平较入院即刻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外周血清LOX-1浓度明显升高,其水平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其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血清学指标。
- 豆静刘寅王林刘婷孙根义
- 关键词:凝集素类冠状动脉疾病心绞痛冠状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