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豆玉华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北仪创新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篇带隙
  • 1篇单晶
  • 1篇单晶硅
  • 1篇电池
  • 1篇电池生产
  • 1篇电池生产线
  • 1篇织构
  • 1篇生产线
  • 1篇太阳电池
  • 1篇太阳电池生产...
  • 1篇技术进步
  • 1篇碱液
  • 1篇硅太阳电池
  • 1篇反射率
  • 1篇非晶硅
  • 1篇非晶硅太阳电...
  • 1篇PECVD
  • 1篇表面形貌
  • 1篇表面织构

机构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北仪创新...
  • 1篇北京市太阳能...

作者

  • 2篇豆玉华
  • 1篇于培诺
  • 1篇刘丰珍
  • 1篇张占军
  • 1篇刘金龙
  • 1篇周玉琴
  • 1篇朱美芳
  • 1篇彭俊杰

传媒

  • 1篇电化学
  • 1篇真空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碱液单晶硅表面织构的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分别以氢氧化钠(NaOH)、碳酸钠(Na2CO3)和磷酸钠(Na3PO4.12H2O)作为刻蚀剂,研究刻蚀浓度、温度(θ)、刻蚀时间(te)和添加剂(异丙醇(IPA)、碳酸氢钠(NaHCO3))对晶体硅表面织构化的影响,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织构效果.通过优化工艺,可得到较低的平均表面反射率(Rav),按使用的刻蚀剂分别为:9.70%(NaOH)、9.76%(Na2CO3)和8.63%(Na3PO4.12H2O).据此分析了Rav和织构表面形貌之间的关系.发现添加剂IPA在Na3PO4.12H2O或Na2CO3与NaOH 3种刻蚀剂溶液中均可明显起改善织构效果.NaHCO3在某些方面具有与IPA的相同作用,同时又能促进大金字塔的形成.文中同时初步提出有关刻蚀过程的机理.
豆玉华周玉琴朱美芳宋爽刘丰珍刘金龙张占军
关键词:单晶硅织构碱液反射率表面形貌
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的技术进步
2010年
北京北仪创新真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仪)自行设计并成功研制了中国国内首条、整机全部国产化的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生产线;经过多个用户生产线的建设深刻认识到:核心技术的提升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进步需要工艺与设备配套研发、交替提升。北仪建设了具有产业化能力的薄膜太阳电池实验中心;创建了含有"‘在线实验室’的可创新薄膜太阳电池生产线",本文介绍了该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以及关键工艺步骤中"在线实验室"所起的作用。该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在"在线实验室"的指导下,通过对该系统的稳定性和膜层均匀性的改进以及电池I层厚度和P层材料带隙的优化,得到了性能更优的同质双结非晶硅太阳电池。
赵益萍彭俊杰汪光武豆玉华于培诺
关键词:非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PECVD带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