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亚娣

作品数:20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杆菌
  • 7篇牛结核
  • 6篇抗体
  • 6篇抗原
  • 5篇传染
  • 4篇毒素
  • 4篇毒素基因
  • 4篇疫苗
  • 4篇炭疽
  • 4篇炭疽毒素
  • 4篇炭疽芽孢
  • 4篇炭疽芽孢杆菌
  • 4篇牛结核病
  • 4篇抗原蛋白
  • 4篇传染病
  • 3篇牛分枝杆菌
  • 3篇奶牛
  • 3篇结核
  • 3篇ELISA
  • 3篇MPB70

机构

  • 20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武汉市蔬菜科...

作者

  • 20篇谭亚娣
  • 19篇陈焕春
  • 17篇郭爱珍
  • 9篇晁彦杰
  • 7篇陈颖钰
  • 7篇曹莎
  • 6篇钦博
  • 6篇张书环
  • 4篇张承才
  • 4篇刘子铎
  • 4篇吴波
  • 3篇颜邦芬
  • 3篇吕文
  • 3篇胡巧云
  • 2篇金梅林
  • 2篇万学济
  • 2篇匡有吉
  • 2篇张桂荣
  • 2篇喻正军
  • 2篇杨俊兴

传媒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奶牛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2篇首届中国奶业...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8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亟待加强奶牛重大疫病预警体系建设被引量:9
2006年
我国奶牛业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给奶牛疫病防治带来巨大压力。虽然我国已初步建成了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预警系统,但尚不能满足疫情的实时测报和预警的实际需求。需要从支撑技术、网络建设、信息系统等各方面加强我国奶牛重大疫病的检测与预警体系建设,以保证奶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
陈焕春郭爱珍谭亚娣
关键词:奶牛疫病预警体系
借鉴世界经验,控制我国奶牛结核病——相关科技与政策问题的探讨
我国奶牛结核病情不容乐观,严重威胁奶业发展并构成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欧、美、澳洲发达国家的牛结核病控制与根除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亚非拉洲发展中国家牛结核病问题及控制策略与我国有共通之处。本文结合2005年8月第四届牛分...
谭亚娣
关键词:奶牛结核病疾病控制
文献传递
显性抑制突变体F427N作为炭疽毒素抑制剂及疫苗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动物细菌学与人畜共患传染病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性抑制突变体F427N作为炭疽芽孢杆菌毒素抑制剂及疫苗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炭疽芽孢杆菌致死毒素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与纯化,基因定点饱和突变等方法,得到炭疽芽孢杆...
郭爱珍曹莎陈焕春刘子铎张承才谭亚娣
文献传递
家猫ACE2基因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本研究从家猫组织中扩增并鉴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基因,为阐明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家猫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家猫肺脏中提取总RNA,以Oligo dT-Adaptor为引物合成第一链cDNA,根据人及小鼠的ACE2基因mRNA序列设计系列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段扩增出家猫ACE2基因的编码区的特异性片段并测序鉴定.家猫ACE2基因mRNA编码区共包括2 418个核苷酸,推测编码蛋白含805个氨基酸残基.其氨基酸序列与人、小鼠、大鼠ACE2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到85%,81%和81%.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工具软件对家猫ACE2蛋白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质进行分析.比较人、家猫、果子狸、小鼠、大鼠等ACE2序列中与SARS-CoV结合有关的3个功能区,发现家猫ACE2与人ACE2的同源性最高,提示家猫ACE2在SARS病毒跨种感染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王冲谭亚娣郭爱珍陈焕春
关键词:家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生物信息学
检测牛结核抗体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动物细菌学与动物传染病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牛结核抗体的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试纸条是由样品垫、结合垫、硝酸纤维素膜、吸水垫和PVC背衬组装而成。在PVC背衬上按顺序依次粘附有样品垫、结合...
郭爱珍张书环陈焕春谭亚娣晁彦杰陈颖钰钦博吕文匡有吉
文献传递
SARS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144-643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将SARS冠状病毒(SARS-CoV)表面的主要结构蛋白刺突蛋白S144-643的基因片段(nt430-nt1929)克隆入表达质粒pET-28b中,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144-643蛋白分子质量为55 ku左右,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细菌中。ELISA及Western blot证明,S144-643可以与SARS康复病人的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可以诱发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因而证明原核表达的S144-643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费小战卢海松郭红燕谭亚娣陈焕春郭爱珍
关键词:免疫原性
禽流感血凝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在H9亚型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5年
根据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 ,从本室分离并保存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中扩增了预计约 16 83bp的血凝素基因 ,将此扩增产物克隆进pMD18_T载体 ,限制性酶切及序列测定后 ,进一步将其亚克隆到pGEX_KG中 ,与GST蛋白融合表达。SDS_PAGE和Western印迹表明缺失信号肽后的H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 ,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学活性 ,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 90kD ,位于包涵体中。包涵体经变性、复性处理 ,利用复性产物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建立了检测H9亚型禽流感抗体ELISA方法。结果表明应用HA重组蛋白作为诊断H9亚型禽流感抗原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可用于H9亚型禽流感抗体的检测。
张瑞华金梅林王贵华喻正军赵思婷李红超谭亚娣陈焕春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原核表达ELISA
牛结核病抗体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被引量:28
2007年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分支杆菌抗体的新方法用于诊断牛结核病,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原理,用原核诱导表达的牛分支杆菌抗原蛋白MPB83和MPB70分别作为胶体金标记抗原和检测线上的捕获抗原,制备牛结核抗体检测试纸条。结果表明,粒径为40 nm的胶体金制备的试纸条敏感性最高,胶体金最佳标记pH为6.0,MPB83抗原最适标记量为每毫升胶体金6.5μg,MPB70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3.0 mg/mL,抗MPB83蛋白IgG的最佳包被浓度为2.5 mg/mL,交叉试验证明试纸条不与牛的其他非相关疾病的阳性血清反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比较试验证明其敏感性显著高于韩国进口试纸条。在上述试验条件下生产了一批胶体金试纸条进行临床样品检测,并与细菌分离培养、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TST)和韩国试纸条比较。本试纸条与牛分支杆菌分离培养的符合率为85%,与TST的符合率为79.73%,与韩国试纸条的符合率为98.75%。快速检测牛结核抗体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对牛结核病进行普查和检疫,也可作为TST的辅助诊断方法,在牛结核病根除计划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书环杨俊兴晁彦杰颜邦芬吴波曹莎陈颖钰谭亚娣陈焕春郭爱珍
关键词:免疫层析牛分支杆菌牛结核抗体检测
牛分枝杆菌抗原MPB70、MPB83、CFP-10和ESAT-6的融合表达及相关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牛分枝杆菌抗原MPB70、MPB83、CFP-10和ESAT-6的融合表达及相关特性分析。方法应用PCR方法从牛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组中扩增获得mpb70、mpb83、cfp-10和esat-6四个目的基因片段。采用重叠延伸剪接技术(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SOE)获得融合基因cfp10-esat6和mpb83-cfp10-esat6,将mpb70和mpb83-cfp10-esat6串连于载体pUC19-Linker上,再将mpb70-mpb83-cfp10-esat6连于表达载体pET28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70-83-C10-E6。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经IPTG诱导获得以可溶形式表达的融合蛋白。用Ni2+亲合层析法纯化该融合蛋白。结果经ELISA验证该融合蛋白能分别与抗原蛋白MPB70、MPB83和CE(cfp10-esat6)的多抗反应,说明该融合蛋白具有四个抗原蛋白的免疫学活性。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融合蛋白能与抗牛分枝杆菌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牛其它疾病的阳性血清不反应。热稳定性试验证明该融合蛋白属于热稳定性蛋白。结论融合表达了牛分枝杆菌的四种特异性抗原蛋白,该蛋白具有单个蛋白的免疫原性和稳定性,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抗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书环吴波颜邦芬曹莎陈颖钰晁彦杰凌洁玉谭亚娣陈焕春郭爱珍
关键词:牛分枝杆菌结核
显性抑制突变体F427D作为炭疽芽孢杆菌毒素抑制剂及疫苗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动物细菌学与人畜共患传染病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性抑制突变体F427D作为炭疽芽孢杆菌毒素抑制剂及疫苗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炭疽芽孢杆菌致死毒素基因的克隆,蛋白表达与纯化,基因定点饱和突变等方法,得到炭疽芽孢杆...
郭爱珍曹莎陈焕春刘子铎张承才谭亚娣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