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晔
- 作品数:13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降钙素对大鼠膝关节OA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 谢宗刚董启榕徐炜李涧谢晔
- 关键词:降钙素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股骨头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头置换(H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7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FNA治疗组(A组,85例)和HA治疗组(B组,8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负重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67例患者术后获得12~30(20.0±1.2)个月随访。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分减少,术后负重时间延长(P〈0.01或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仿(10.6%vs.9.8%)(P〉0.05)。结论 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可靠、有效,是首选治疗方式;HA更适用于内固定治疗失败或不稳定骨折患者。
- 谢宗刚谢晔徐炜周海斌徐又佳董启榕
-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头置换
- 关节镜下“Chinese way”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评估“Chinese way”技术行上关节囊重建在关节镜下治疗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肩关节脱位后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患者资料,纳入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52~73岁,平均(62.3±4.7)岁,术中行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加强肩袖缝合。统计分析术前、术后的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肩关节功能评分,通过MR评估肩袖再撕裂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7.6±4.5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外展、体侧外旋、体侧内旋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无肩关节再次脱位发生,MR依据Sugaya标准提示5例(13.9%)肩袖再撕裂,UCLA评分优9例,良23例,差4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关节镜下处理老年肩关节脱位合并巨大肩袖损伤时,采用“Chinese way”技术重建上关节囊,加强缝合肩袖组织,可有效避免肩袖再撕裂,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并防止再次脱位。
- 孙晟轩谢晔沈光思周海斌
- 关键词:关节镜肩关节脱位修复外科手术
- 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根据其是否接受去神经化治疗分为对照组(未接受去神经化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去神经化治疗)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周压痛、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肢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绪角色、精神健康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疼痛,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裴儒何仁豪尹识渊谢晔
- 关键词:关节镜膝骨性关节炎
- Sox9在大鼠骨关节炎软骨中的表达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对其的影响
- 谢晔
- 急性腰椎间盘脱出致马尾神经综合征延误诊治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急性马尾神经综合征(acute cauda equina syn-drome, ACES)是一种因下腰椎病变致使马尾神经急性受压引起的严重疾病,临床表现以鞍区感觉、括约肌功能及性功能障碍为主。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ACES 病例报道有所增加。但部分医生对本病早期特征缺乏足够认识,常延误诊断,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现报告一例误诊病例。
- 陆政峰谢晔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脊髓疾病误诊脊髓炎
- Sox9在大鼠骨关节炎软骨中的表达及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对其的影响
-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的有效性;探讨软骨细胞内Sox9基因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进程中表达的特点,以及受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经典Wnt信号转导通路)干预后的影响。
- 谢晔董启榕
- 关键词:骨关节炎SOX9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比较髓外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84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DHS组(99例)、锁定钢板组(19例)、髓内固定组(25例)和关节置换组(41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104例,年龄60—99岁[(72.4±3.9)岁]。骨折类型按改良Evans分型:IA型20例,IB型21例,Ⅱ型75例,Ⅲ型68例。比较四组患者术前情况、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髋功能及并发症等。结果患者术后获得7—22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内科合并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有限负重时间关节置换组较其他三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发生并发症24例(13%),其中DHS组11例,锁定钢板组6例,髓内固定系统组5例,关节置换组2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不稳定骨折或严重骨质疏松骨折且不能耐受关节置换术者,髓内固定为首选;对于高龄不稳定骨折、严重骨质疏松、术前可行走、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首选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
- 谢晔董启榕徐又佳周海斌徐炜谢宗刚
- 关键词:髋骨折关节成形术骨钉
-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8例(91髋)进行跟踪随访,其中男67例,女21例;年龄19~68岁,平均42.5岁;分析各种因素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本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6%。其中异位骨化15例,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3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尽早手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技巧和复位质量,术中仔细操作,保护神经,术后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合理的早期功能锻炼是防治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 李柳炳沈忆新范志海张鹏刘暾谢晔戴小磊
-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
- 谢晔董启榕徐又佳周海斌徐炜谢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