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综合征
  • 3篇白塞病
  • 2篇依那西普
  • 2篇溃疡
  • 2篇POEMS综...
  • 2篇病例
  • 2篇病例报告
  • 1篇增多症
  • 1篇真性
  • 1篇真性红细胞增...
  • 1篇真性红细胞增...
  • 1篇软骨
  • 1篇误诊
  • 1篇误诊分析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增多
  • 1篇下消
  • 1篇下消化道
  • 1篇下肢
  • 1篇下肢溃疡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6篇谢伟林
  • 6篇管剑龙
  • 4篇韩星海
  • 3篇赵东宝
  • 2篇戴生明
  • 2篇王培珍
  • 1篇唐跃琼
  • 1篇蔡青
  • 1篇刘亚芳

传媒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药学服务与研...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聚集蛋白聚糖酶及其活性调控被引量:2
2009年
聚集蛋白聚糖酶在关节软骨破坏中起重要的作用,对聚集蛋白聚糖酶-1和聚集蛋白聚糖酶-2的双重抑制能有效防止关节软骨的破坏。转化生长因子-β、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T细胞核因子、转录因子Runx、制瘤素M、IκB激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抑制物、α2巨球蛋白、环孢素、雷公藤内酯、n-3脂肪酸和血小板反应蛋白结构域单元等,在基因转录、基因剪切和蛋白质翻译,以及翻译后的活化等水平上对聚集蛋白聚糖酶进行调节,它们对关节软骨的代谢作用可能成为关节炎性病变防治的一个新颖切入点。
谢伟林管剑龙
关键词:活性调控
POEMS综合征的误诊分析与早期诊断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POEMS综合征的误诊原因和早期诊断线索。方法:回顾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近10年来26例POEMS综合征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本组26例POEMS综合征误诊率100%。误诊医院数(3.31±0.97)所、误诊科室(3.31±0.93)个、误诊时间(19.42±10.86)个月、误诊疾病共计18病种。首发症状包括周围神经炎21例(80.8%)、下肢水肿22例(84.6%)和消瘦8例(30.8%)。典型临床特征包括周围神经炎26例(100%)和器官肿大24例(92.3%),新发现子宫肥大2例、肾上腺肥大1例和胃壁肥厚酷似晚期胃癌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0例(76.9%)、阳痿60% (6/10)、皮肤色素沉着24例(92.3%)和皮肤硬化17例(65.4%)。单克隆浆细胞增生的证据达81.8%(18/22)。血清免疫电泳M蛋白阳性63.6%(14/22),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阳性2例(9.1%),尿液免疫电泳M蛋白阳性1例,胃壁活组织免疫组化λ轻链阳性1例。淋巴结活检8例,诊断为Castleman病3例,另5例淋巴细胞浸润,3例伴有浆细胞增生。神经活检4例均有轴索变性,1例伴有髓鞘变性。骨髓活检5例中浆细胞增多者2例和骨髓瘤1例。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显示放射性吸收增高占62.5%(10/16),在骨扫描引导下骨骼穿刺查见异常浆细胞2例。结论:POEMS综合征的误诊极为常见,周围神经炎、下肢水肿和消瘦是POEMS综合征常见的早期临床特征,熟悉其病情演变规律,通过多种途径寻找M-蛋白的证据,将有助于POEMS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管剑龙谢伟林韩星海戴生明赵东宝
关键词:POEMS综合征误诊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白塞病患者下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临床观察
陈宁谢伟林王培珍管剑龙
POEMS综合征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谢伟林刘亚芳管剑龙韩星海蔡青戴生明赵东宝
关键词:POEMS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例报告
依那西普治疗白塞病附睾炎及下肢巨大溃疡1例报告被引量:4
2008年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反复口腔溃疡、外阴溃疡10年,伴有发热、咽痛及关节痛。2006年5月口腔溃疡剧痛,阴囊溃疡较深。予以秋水仙碱0.5mg(2次/d)口服治疗3d,出现腹痛、恶心、频繁呕吐、鲜红色血便;结肠镜检查显示回盲部远端结肠片状充血、出血。即刻停用秋水仙碱,经对症、止血处理后出血控制。2007年1月以来,
谢伟林管剑龙韩星海唐跃琼赵东宝
关键词:白塞病附睾炎下肢溃疡依那西普病例报告
依那西普治疗白塞病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依那西普治疗白塞病(B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6例采用常规治疗无效的活动性BD患者纳入实验。停用所有既往治疗药物,改用依那西普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在基线水平,第2.4、8、12、24周和停用依那西普12周时分别评价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依那西普在随访的各时间点对BD多有一定疗效。且以第2周较为显著:包括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结节性红斑、假性毛囊炎和关节肿胀数(P〈0.01)。4例眼色素膜炎联合局部激素治疗缓解2例;1例回盲部溃疡治疗2个月愈合;4例副睾炎治疗4周全部缓解。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第2周均快速下降(P=0.012,P=0.013)。停用依那西普12周时多数患者的评价指标恢复到原有水平。其中,CRP反弹最为显著[(481±312)mg/L与(549±267)mg/L,P=0.013],但关节肿胀数[(0.65±1.09)与(0.31±0.60),P〈0.01]无明显复发。结论依那西普对BD皮肤黏膜病变疗效确切、快速;对关节炎、眼炎、副睾炎和结肠溃疡也有一定有效。
管剑龙谢伟林王培珍韩星海
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依那西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