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鹂
- 作品数:40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被引量:9
- 2008年
- 袁鹂张晓俊
- 关键词:青光眼白内障房角分离
- 外伤性视网膜震荡的视觉电生理改变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外伤性视网膜震荡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 对 6 8例单眼外伤性视网膜震荡治疗前后的视觉诱发电位 (VEP)及视网膜电图 (ERG)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外伤性视网膜震荡VEP异常率达 91 18% ,ERG异常率达 85 2 9% ,VEP和ERG联合检测异常率可达 10 0 %。电生理异常改变为 ,VEPP10 0 波及ERGb波潜伏期延长 (P <0 0 5 ) ,幅值降低 (P <0 0 1) ;治疗后P10 0 、b波均有明显改善 ,潜伏期 (P <0 0 5 ) ,幅值 (P <0 1)。结论 提示VEPP10 0 波、ERGb波可作为外伤性视网膜震荡早期诊断有价值的观察指标 ,对病情判断、疗效观察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高燕袁鹂
- 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视网膜电图
- 难治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难治性先天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例 (8只眼)难治性先天性青光眼行小梁切开术联合小范围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角膜横径、杯盘比值、滤过泡及并发症。随访24~36个月,平均28.2±5.1个月。结果:
- 柯秀峰朱丹宁袁鹂
- 文献传递
- 泪道内窥镜直视下环钻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观察在泪道内窥镜下环钻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2月至11月收治的47例(62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应用微型三通道泪道内窥镜检查,直视下动态观察泪道黏膜及狭窄部位,以环钻解除阻塞,并逆行植入硅胶管,术后1~3个月后拔管,随访半年,以泪道内窥镜观察泪道通畅情况。结果47例(62眼)治疗后,治愈59眼,治愈率达95.1;好转2眼(3.2);无效1眼(1.6)。结论泪道内窥镜直接观察泪道细小病变,并进行环钻术治疗,避免了手术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假道形成,可直接作用于已狭窄阻塞的鼻泪管,恢复鼻泪管的生理结构,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袁鹂张晓俊沈素民
- 关键词:内窥镜鼻泪管阻塞
- 眼部带状疱疹并发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的护理被引量:2
- 2008年
- 穆惠娣李苏梅袁鹂高燕
- 关键词:眼部带状疱疹溃疡性角膜炎病毒性并发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护理
- 不同麻醉方式对小儿泪道探通术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比较表面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下小儿泪道探通术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经保守治疗无效的6~12月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152例(164眼),分为表面麻醉组96例(103眼)和静吸复合麻醉组56例(61眼),表面麻醉组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注,静吸复合麻醉组采用静吸复合喉罩麻醉。分别行泪道探通术,术后常规冲洗。统计两组患儿泪道探通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表面麻醉组103眼,治愈94眼,治愈率91.26%(94/103);静吸复合麻醉组61眼,治愈56眼,治愈率91.80%(56/6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6)。表面麻醉组术中出血、术后溢泪及假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眼睑蜂窝织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8)。表面麻醉组术中呛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静吸复合麻醉组,术后烦躁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复合麻醉组术中出现短暂气道痉挛1例,苏醒延迟1例,术后呕吐2例,予及时对应处理后,预后均良好。结论静吸复合麻醉下泪道探通术更为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袁鹂环梦佳张晓俊
- 关键词:泪器阻塞泪道探通术表面麻醉
- PBL与LBL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为了提高眼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文章对132名2002级学生按专业分组后,分别施之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和以授课为基础的(LBL)教学法进行眼科临床见习教学,比较评价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采用PBL教学法的学生测验平均成绩和高分人数及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采用LBL教学法,从而说明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LBL教学法,PBL教学法值得在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 杨代慧张晓俊袁鹂柯秀峰
- 关键词:PBL教学法LBL教学法临床见习眼科学
- 单纯泪道置管治疗下泪小管阻塞病人的护理体会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单纯泪道置管治疗下泪小管阻塞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我们对2013 年5 月至2014 年5 月108 例泪小管阻塞患者采用泪道探通后作泪道逆行置管,术后一周行泪道冲洗,3 月后拔管,所采取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结果:术后随访6 个月,泪道冲洗通畅率为90.5%,手术总有效率为96.7%.结论:单纯泪道置管是治疗下泪小管阻塞的有效方法,围手术期需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穆惠娣饶友花袁鹂杨代慧
- 关键词:置管护理
- 泪道内窥镜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研究涸道内窥镜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07年2-11月选择了52例71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在局麻下,扩张泪点后将泪道内窥镜按常规泪道探通法插入泪道,监视器屏幕直视下找到鼻泪管阻塞部位。直视下以微型环钻、激光清除阻塞处组织,使泪道完全通畅后,将硅胶管插入泪道鼻泪管并固定于鼻泪管内。结果52例(71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在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后,随访3-6个月,治愈69只眼,治愈率达97.1%。结论在泪道内窥镜下,可以直接观察泪道内部情况,找到阻塞部位,能进行损伤最小的治疗,恢复鼻泪管的生理结构,术后反应轻,临床再通率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沈素民张晓俊袁鹂薛信君刘锦
- 关键词:内窥镜鼻泪管阻塞疗效
- 泪小管断裂双套环引导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的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评价泪小管断裂双套环引导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71例(71只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手术显微镜下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采用双套环引导泪小管置管吻合联合内眦韧带减张修复术修复断裂,术后3~6个月拔管,观察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溢泪症状及泪道冲洗结果显示64只眼治愈(90.14%),2只眼好转(2.82%),5只眼无效(7.04%).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套环引导置管联合内眦韧带减张术治疗泪小管断裂合并内眦韧带断裂效果确切,早期观察无并发症.
- 刘锦袁鹂张晓俊
- 关键词:泪器泪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