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宗君

作品数:113 被引量:323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3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5篇农业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03篇小麦
  • 19篇基因
  • 18篇育种
  • 15篇杂交
  • 13篇杂种
  • 13篇不育
  • 12篇锈病
  • 12篇条锈病
  • 12篇小麦品种
  • 12篇抗病
  • 12篇抗条锈
  • 10篇抗性
  • 8篇选育
  • 8篇杂种小麦
  • 8篇籽粒
  • 7篇杂交小麦
  • 7篇小麦条锈病
  • 7篇抗条锈性
  • 7篇核不育
  • 7篇高产

机构

  • 11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0篇四川农业大学
  • 6篇云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凉山州西昌农...
  • 4篇绵阳市农业科...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四川省种子管...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解放军军需大...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甘孜州农科所
  • 1篇四川川种种业...
  • 1篇内江市农业科...

作者

  • 113篇蒲宗君
  • 68篇郑建敏
  • 48篇罗江陶
  • 38篇李式昭
  • 26篇饶世达
  • 24篇万洪深
  • 16篇刘仲齐
  • 15篇杨武云
  • 15篇李俊
  • 14篇杨恩年
  • 13篇杨漫宇
  • 9篇颜泽洪
  • 8篇伍玲
  • 8篇夏先全
  • 8篇杨梅
  • 8篇郑有良
  • 7篇朱华忠
  • 6篇廖晓虹
  • 6篇魏会廷
  • 5篇张增艳

传媒

  • 17篇西南农业学报
  • 9篇麦类作物学报
  • 8篇四川农业科技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作物学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麦类作物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遗传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5篇2024
  • 14篇2023
  • 1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2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产、双抗型小麦新品种‘川麦51’产量、抗病性等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明确新品种的增产潜力和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实现新品种的应用价值,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小麦新品种——‘川麦51’的产量、抗病性等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川麦51’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一个中筋小麦品种,该品种在2年的区试试验中分别比对照增产12.6%和14.2%,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1.4%。采用DPS软件进行区域试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川麦51’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稳定性。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川麦51’高抗条锈病和中抗白粉病,能够抵御频繁爆发条锈病和偶发白粉病的四川气候条件。综合评价认为‘川麦51’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郑建敏廖晓虹杨梅饶世达蒲宗君
关键词:小麦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病性
小麦抗条锈病遗传资源评价及抗性新基因发掘
由条锈菌(PucciniastriiformisWest.f.sp.Tritici)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世界性小麦病害。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中最严重、最广泛的病害,每年均会发生大面积的危害。从目前小麦生产和育种的情况来看,...
蒲宗君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病抗性基因
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国审小麦川麦601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川麦601于2016年通过四川省审定、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为探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川麦601产量的影响,根据四川的生态条件实际,在川东丘陵地区南部县、川中浅丘地区梓潼县、川西平原地区广汉市3个基地进行本次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裂区为氮肥处理,裂裂区为密度处理,设3次重复。广汉基地施氮水平分别为75kg/hm^(2)、120kg/hm^(2)、165kg/hm^(2),种植密度分别为180×10^(4)株/hm^(2)、210×10^(4)株/hm^(2)、240×10^(4)株/hm^(2);南部基地施氮水平分别为105kg/hm^(2)、150kg/hm^(2)、195kg/hm^(2),种植密度分别为195×10^(4)株/hm^(2)、240×10^(4)株/hm^(2)、270×10^(4)株/hm^(2);梓潼基地施氮水平分别为120kg/hm^(2)、165kg/hm^(2)、210kg/hm^(2),种植密度分别为210×10^(4)株/hm^(2)、240×10^(4)株/hm^(2)、270×10^(4)株/hm^(2),研究不同的施氮水平与种植密度对川麦601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丘陵地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其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其产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适宜种植密度为240×10^(4)株/hm^(2),施氮量为105kg/hm^(2);在浅丘地区,随着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其产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适宜种植密度为270×10^(4)株/hm^(2),施氮量为165kg/hm^(2);在平原地区,随着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增加,其产量呈上升趋势,其适宜种植密度为240×10^(4)株/hm^(2),施氮量为165kg/hm^(2)。
王德君罗江陶郑建敏邓清燕刘培勋蒲宗君
关键词:施氮量种植密度
小麦单株脱粒拷种一体机
本发明公开了小麦单株脱粒拷种一体机,包括机体,机体顶部设有脱粒机构,脱粒机构设置于脱粒腔内,脱粒腔内设有辊面相互配合的主动辊、从动辊,脱粒腔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脱粒机构下侧设有鼓风分离机构,鼓风分离机构下侧设...
郑建敏蒲宗君罗江陶邓清燕万洪深刘培勋李式昭杨漫宇涂洋
一种选育小麦条锈病持久抗性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小麦抗病育种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采用混合小种高压鉴定和多代回交技术,将苗期抗病基因与Yr18等成株期抗病基因结合,高效培育得到条锈病持久抗性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本方法可为抗锈育种提供优异中间材料。
蒲宗君郑建敏罗江陶杨恩年李式昭
文献传递
蓝标型显性核不育小麦的特性及其F_1杂种优势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使小麦显性太谷核不育基因Ms2在杂种小麦上得以利用,以创制的显性蓝粒附加系97-866为基础,转育成功8份不同基因背景的新不育系,并对这8个不育系的粒色和育性分离状况以及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这8个新不育系的后代中,蓝粒不育株占20.6%-23.8%,平均为22.3%;白粒非矮秆可育株占77.6%,其它类型仅占0.1%,表明蓝粒基因、Ms2和Rht10基因均位于附加染色体上,而且连锁紧密。但对性状不同轮回亲本,矮败蓝粒于的传递率有差异,部分轮回亲本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同一轮回亲本在不同年份间对蓝粒不育株传递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F1代杂种优势表现为既有超亲优势又有超标优势,筛选出3个杂交种的籽粒产量超过对照15%以上。
蒲宗君饶世达杨武云田宁
关键词:小麦太谷核不育杂种优势
一种用于病虫科研用田地保湿装置
本发明涉及虫害科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病虫科研用田地保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车轮,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壳体的侧面固定安装有推架,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箱,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第一腔...
夏先全邓清燕魏会廷肖万婷叶慧丽罗江陶郑建敏蒲宗君吕季娟敬华英
微型数控谷物膨化机
本发明公开了微型数控谷物膨化机,具体涉及谷物膨化机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上固定设有隔音垫,所述隔音垫内侧固定设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内侧固定设有内胆,所述内胆内部底端镶嵌有加热片,所述外壳一侧固定设有立板,所述内...
郑建敏蒲宗君罗江陶邓清燕万洪深刘培勋李式昭杨恩年
78份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条锈病抗性鉴定与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被引量:14
2021年
四川省是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产生的重要地区之一,了解2016年以来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对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的抗性水平以及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状况,可为四川育种防控小麦抗条锈病和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2个小种CYR32和CYR34对78份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进行苗期鉴定,利用当前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R32、CYR33、CYR34,以及贵22-14、贵农致病类群等混合菌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并利用19个抗条锈病QTL和基因QYr.nwafu-4BL、Yr5、Yr10、Yr15、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36、Yr39、Yr41、Yr48、Yr65、Yr67、Yr78、Yr80和Yr81的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条锈病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78份供试材料的苗期鉴定中,对CYR32表现出抗性的有60份,占76.92%;对CYR34表现出抗性的有40份,占51.28%;同时对CYR32和CYR34表现抗性的有36份,占46.15%。78份小麦品种(系)在成株期均表现抗条锈病,其中绵麦835、蜀麦1743、蜀麦1829和蜀麦1868表现为免疫。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成株期抗性材料有42份,占53.85%;全生育期抗性材料有36份,占46.15%。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可能携带QYr.nwafu-4BL、Yr15、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39、Yr41、Yr65、Yr67、Yr78、Yr80和Yr81的材料分别有5、5、45、2、30、5、30、39、3、2、22、8、23、6和24份。同时携带2~6个抗条锈病基因的聚合材料分别有24、22、11、14和3份,占94.87%。所有供试品种(系)均未检测到Yr5、Yr10、Yr36和Yr48,仅西科麦18未检测到上述19个抗条锈病基因,可能携带其他已知或新的条锈病抗性基因。本研究鉴定了78份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对条锈病抗性水平整体较好,明确了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为利用其培育持久抗性小麦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习玲王昱琦朱微王益陈国跃陈国跃周永红蒲宗君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小麦品种(系)抗性评价
CIMMYT抗条锈小麦种质CI-66和CI-7抗性遗传研究及其利用被引量:2
2007年
在小麦条锈病的常发区,对源于CIMMYT的CI-66和CI-7分别与川麦28杂交的F1、F2和BC1群体进行抗性鉴定,研究其成株期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的抗性表现及杂交后代的抗感分离情况。结果表明,CI-66由1对显性纯合基因控制;CI-7则由1对显性基因和1对隐性基因的互补作用控制。同时,利用CIMMYT材料成功地选育出两份高抗条锈兼抗白粉病材料99B911和999B946。本文还利用30份CIMMYT小麦材料分析了成株抗性与播期的关系,为筛选稳定抗性小麦新材料提供了依据。
蒲宗君刘仲齐饶世达张顒杨武云郑有良
关键词:CIMMYT小麦条锈病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