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
- 作品数:39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腭发育相关微小RNA成熟的影响
- 微小RNA(mi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短片段RNA,其长度约为22~26nt。它在转录后水平调节蛋白表达,从而广泛的调控人类和动物的胚胎发育和疾病发生。最近研究表明,miRNA-140-5p通过对其靶基因p...
- 李灵蒙田石冰
- 文献传递
- MYH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中国西部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探讨编码非肌性肌球蛋白IIA重链基因9(MYH9)多态性及环境暴露因素与中国西部人群发生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选择MYH9基因4个具有代表性的SNP位点采用PCR-RFL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
- 贾仲林石冰蒙田郑谦
- 文献传递
- SUMO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母亲孕早期环境暴露因素在中国西部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中作用的研究
- <正>目的:探讨小分子泛素样修饰体1(SUMO1基因)多态性及环境暴露因素与中国西部人群发生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选择SUMO1基因4个杂合度高的具有代表性的SNP位点采用PCR-RFLP和直接测...
- 贾仲林石冰蒙田王炎
- 关键词:NSCL/P
- 文献传递
- 腭裂相关基因甲状腺转录因子-2转基因小鼠的生物学特征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建立腭裂相关基因甲状腺转录因子-2(TTF-2)转基因小鼠模型,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TTF-2基因的活动规律和表达模式发生变化时对腭突发育过程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C57BL/6J小鼠基因组TTF-2基因,将其定向插入pBROAD3-mcs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BROAD3-TTF-2,利用显微注射技术把线性化表达载体注射到受精卵的雄原核中,建立TTF-2转基因小鼠。利用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和Southern blot方法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TF-2基因在转基因小鼠腭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共注射原核期受精卵982枚,发育为2-细胞胚胎的580枚,均移植入48个假孕受体昆明白小鼠中,得到胎鼠68只。提取基因组DNA,发现有13只转基因阳性的胎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TTF-2在转基因小鼠腭突中持续表达。结论通过显微注射法使外源基因pBROAD3-TTF-2整合入小鼠基因组中,成功建立了腭突持续表达TTF-2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其表现型为腭裂。
- 黄磊石冰郑谦蒙田王
- 关键词:转基因小鼠腭裂
- 小鼠孕期胃饲维生素B6拮抗2,3,7,8,-TCDD诱导的腭裂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维生素B(B)是否能够拮抗小鼠由2,3,7,8,-TCDD诱导的腭裂。方法对孕期10天(GD10)的小鼠,分别胃饲TCDD 24μg/kg,5mg,10mg,20mg,40mg B6/kg+TCDD24μg/kg...
- 李承浩何苇蒙田石冰
- 文献传递
- IRF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中国西部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6(IRF6基因)多态性及环境暴露因素与中国西部人群发生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的关系。方法:选择IRF6基因5个杂合度高的具有代表性的SNP位点采用PCR-RFLP,PCR-SSP和直接...
- 贾仲林石冰蒙田李盛
- 文献传递
- 甲状腺转录因子-2在C57BL/6J小鼠腭突发育过程中的时空变化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继发腭发育过程中,甲状腺转录因子(TTF)-2表达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TTF-2在腭突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于小鼠妊娠12、13、14、15d分别断颈处死各6只孕鼠,无菌条件取出胚胎,解离腭突。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定量、定位检测TTF-2在腭突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检查在C57BL/6J小鼠的腭突发育过程(E12-E14)中,在腭突中嵴上皮细胞均有TTF-2的表达,而在腭突问充质细胞未见TTF-2的表达;腭突融合时,已不能检测到TTF-2表达。TTF-2在腭突形成、上抬、接触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E13为最高,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一致。结论TTF.2在腭突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有时空性,推测TTF-2与腭突中嵴上皮细胞的分化抑制和转归相关。
- 黄磊倪旭英石冰郑谦蒙田王
-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 TCDD和B6联合作用下小鼠腭板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二恶英(TCDD)和维生素B6联合作用下小鼠腭板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孕期10d(GD10)的小鼠,分别胃饲TCDD24μg/kg,5mg、10mg、20mgB6/kg+TCDD24μg/kg,对照组胃饲芝麻油50ml/kg,然后分别在GD12.5、GD13.5、GD14.5、GD15.5和GD17.5处死孕鼠,检查GD17.5胎鼠有无腭裂的发生,GD12.5、GD13.5、GD14.5、GD15.5胎鼠用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TCDD组的腭裂发生率为55.56%,对照组未见腭裂发生,TCDD+B6组浓度梯度下腭裂发生率为31.81%(5mg),44.44%(10mg),40.90%(20mg)。扫描电镜对照组腭中嵴上皮细胞形态规整,有大量微丝,伪足,随着孕期增加,融合的进行,微丝,伪足逐渐消失。TCDD组细胞肿胀变形,表面光滑,未见微丝,和伪足,而且形态并不随孕期的延长而改变,B6组腭中嵴上皮完全消失和TCDD组类似。结论:维生素B6不能恢复小鼠腭中嵴上皮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从而无法逆转TCDD导致腭裂效应。
- 李承浩石冰何苇蒙田卢胜军
- 关键词:腭裂二恶英
- AWySnJ和C57BL6J小鼠胚胎交互移植模型腭融合中ALK5表达的研究
- 以前的研究发现,腭融合过程中TGFβ3信号在腭中脊上皮(MEE)中的传递主要是由TGFβ3的Ⅰ型受体TBR1(ALK5)介导。本研究应用A/WySnJ和C57BL/6J小鼠建立了两种小鼠胚胎交互移植模型。在建立的小鼠胚胎...
- 蒙田何苇石冰郑谦李承浩卢胜军
- 文献传递
-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小鼠胚胎腭裂发生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确立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模型的最佳剂量,为进一步相关实验提供可靠模型。方法分别将特定孕期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实验Ⅰ~Ⅳ组。E10-E12时,每天早上8时给予对照组每只孕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实验Ⅰ、Ⅱ、Ⅲ、Ⅳ组孕鼠分别腹腔注射地塞米松12.0、6.0、3.2、1.6mg/kg。于E17.5时处死孕鼠,称量并计算孕鼠和胚胎的体重,记录胚胎吸收数及胚胎腭裂数。结果实验Ⅲ、Ⅳ组孕鼠与对照组孕鼠的体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胚胎吸收数和胚胎腭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Ⅰ、Ⅱ组与对照组孕鼠胚胎腭裂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Ⅰ组与对照组孕鼠胚胎吸收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胚胎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0mg/kg地塞米松是建立C57BL/6J胎鼠腭裂模型的适宜剂量。
- 何苇卢胜军李承浩蒙田周京琳石冰
- 关键词:腭裂地塞米松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