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泮亮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道菌群失调与小儿腹泻的关系探讨
- 消化道微生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微生物在肠道中定植的种类、数量、部位均保持相对的稳定。食物、药物等外来因素可干扰系统的稳定性,最常见的是临床应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的杀菌和抑菌功效。正常情况下可选择性的消除感染,减少肠道...
- 董泮亮范萍
- 文献传递
- 重度烧伤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分析
- 2008年
- 目的了解重度烧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3月-2007年2月确诊的重度烧伤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56.82%,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主要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敏感;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36.36%,大多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可引起重度烧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两类病原菌均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 刘海鹰董泮亮
- 关键词:重度烧伤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耐药试验
- 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外周血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YSMEX SF-3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不同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进行了分析,并以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症肝炎与肝硬化组患者PLT、PCT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MPV,PDW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PLT,PCT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高于肝硬化组(P〈0.05),MPV,PDW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重症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小板参数均有所变化,而变化的程度与病情的进展和预后有关,全面综合分析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在肝病的诊断和治疗上都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 董泮亮范萍
- 关键词:肝脏病血小板
- 妊娠丢失与自身抗体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董爱萍徐斌马金栋董泮亮
- 关键词:妊娠丢失自身抗体
- 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外周血血小板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YSMEX SF-3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不同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进行了分析,并以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症肝炎与肝硬化...
- 董泮亮范萍
- 肺癌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例
- 2001年
- 董泮亮陆香来王希英崔为法张云波王海英
- 关键词:肺癌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
- 中老年人年龄递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年龄递增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受体黏附法,选择了红细胞免疫功能6项指标,对中老年健康人群按年龄分组进行了检测。以青年组为对照组。结果由青年到中、老年阶段,红细胞免疫功能6项指标中: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ATER)随年龄递增而降低(r值分别为-0.9946,-0.9173,-0.9533);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随年龄递增而增高(r值分别为:0.9983、0.9303);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无明显变化(r值:-0.3720)。结论中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随年龄递增而逐渐降低,由青年到中、老年阶段红细胞免疫功能与年龄呈负相关。
- 郎晓东冀春梅董泮亮李世荣王玉慧
- 关键词:中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年龄
- 急性白血病胸腔浸润1例
- 2002年
- 董泮亮范萍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病例报告
- 宫颈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和肿瘤红细胞的功能状态。方法采用受体黏附法测定89例宫颈癌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并对43例患者作了手术前后的动态观察。结果宫颈癌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自然肿瘤红细胞花环(NT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促肿瘤红细胞花环(ETE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ATER)及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显著降低(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和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RFIR)显著升高(P<0.01),且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具相关性。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手术治疗有明显改善。
- 董泮亮范萍马金栋
- 关键词:宫颈癌肿瘤免疫红细胞免疫
- 脑卒中患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发病与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对138例健康人、126例脑梗死患者、44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49例脑供血不足患者和68例脑出血患者的AC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脑梗死组的ACA阳性率远较短暂脑缺血组、脑出血组、脑供血不足组、正常对照组为高(P<0.01)。随时间变化,脑梗死组ACA阳性率逐渐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脑梗死组ACA阳性者2年内再发脑梗死较ACA阴性者再发率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126例脑梗死患者中年龄在36岁以下的13例患者ACA均阳性。结论ACA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再发脑梗死的关系密切,可作为病情转归的指标,另外,ACA可能参与了年龄偏轻脑梗死患者的发病过程。
- 马金栋董泮亮高颖
- 关键词:抗心磷脂抗体脑梗死脑缺血发作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