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水兰
- 作品数:1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应用法学”视野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探索被引量:2
- 2014年
- 法律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是当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当代社会对法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的分析,从"应用法学"视角提出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定位,并论述了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路径。
- 范水兰
- 关键词:应用法学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论经济法权利的特征
- 2016年
- 目次一、经济法权利主体具有身份性二、经济法权利配置具有倾斜性三、经济法权利行使具有正外部性四、经济法权利保护和救济具有多元性权利既是法律的核心内容,又是法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德国法学家莱布尼茨说'法学乃权利之学'。权利问题是任何部门法学都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问题。经济法现象虽然已经存在一百多年了,但是经济法的核心问题即公权干预私经济关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不仅在理论上远未获得深入的论证。
- 范水兰
- 经济法权利结构理论及其思维转向被引量:1
- 2013年
- 经济法权利结构是经济法权利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也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现行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决定了从法律角度讲,就是要处理好公权和私权的关系。
- 范水兰
- 关键词:经济法基础理论权利理论思维权利结构法律角度
- 论经济法教学中经济法思维的培养被引量:2
- 2018年
- 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经济法的教学中,应树立"以经济法思维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教学观,侧重培养合法性思维、权利义务思维、实质公平思维、社会整体利益思维和国家适度干预思维等经济法思维,从而实现法学教育和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在经济法教学中培养经济法思维,应以经济法概念体系的形成作为基础,以经济法法律规范的理解和适用为核心,以一定的经济法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经济法实践为辅助。
- 范水兰
- 关键词:法律思维经济法教学
- 我国破产重整计划表决信息披露制度的检视与完善被引量:8
- 2023年
- 在我国破产重整计划表决实践中,表决所需的必要信息披露不充分现象较为普遍,知情表决实现程度较低。在市场化、法治化破产立法理念下,基于回应我国实践普遍存在的充分信息披露制度需求并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经验,我国《企业破产法》应从实体和程序方面体系化构建以表决权人需求为导向的充分信息披露机制,具体包括确立重整计划充分信息披露标准,增加事先主动书面信息披露程序,建立信息披露争议司法解决机制,健全信息披露问责机制。
- 范水兰
- 关键词:破产重整信息披露
- 经济法权利研究
- 权利既是法律的核心内容,又是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德国法学家莱布尼兹说“法学乃权利之学”。现代经济法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作为体现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新兴法律现象,既是对伯尔曼所说的“西方传统法治危机”的某种回应,又在很大程...
- 范水兰
- 关键词:经济法权利权利类型权利配置权利实现
- 文献传递
- 当前经济法研究中必须回答的几个基本问题——兼与秦国荣先生商榷
- 2006年
- 最近,笔者在国内一权威刊物上见到秦国荣先生发表的一篇对包括“需要国家干预论”在内的经济法学说进行批判的文章(以下简称“秦文”)。秦文指出,持干预论的学者的观点“
- 范水兰
- 关键词:经济法研究经济法理论经济法学政府经济职能客观经济规律经济法律
- 我国经济法权利实现激励模式探析
- 2019年
- 目次一、我国经济法权利实现激励文本的梳理二、我国经济法权利实现激励模式的提炼三、我国经济法权利实现激励模式的比较分析四、结语经济法权利是经济高度社会化条件下人类追求实质正义的法律体现。经济法权利实现是经济法上的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的过程,是经济法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 范水兰
- 关键词:经济法权利激励机制义务主体劳动者权利投资者权利
- 农村经济法制建设的反思与展望被引量:6
- 2009年
-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有农村建设的法制理念和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必须尽快实现转变和创新,即从稳定理念向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从保障理念向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转变、从政府主导理念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理念转变、从非均衡发展理念向均衡协调发展理念转变,并在新的法制理念指引下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法制体系,构建真正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科学的法制体系。
- 岳彩申范水兰
-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法制理念经济法
- 论经济法和社会利益被引量:1
- 2006年
- 社会利益是当前法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对其内涵、独立性和评判标准等问题学者们已多有揭示和探讨。社会利益的法律调整涉及多个部门法,本文试图从经济法的角度,在解析社会利益基本属性的基础上,从理念和制度层面,探讨经济法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 范水兰
-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利益国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