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
- 作品数:52 被引量:329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在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6年
- B型钠尿肽(BNP)和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是重要的心力衰竭(HF)诊断标志物,近年来,BNP和NT-pro-BNP的检测,已远超出原先仅作为HF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物,其在诊断、预后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 苏华陈琛李宝亮
- 关键词:B型钠尿肽
- 精浆氧化应激及生殖激素水平与畸形精子症及ICSI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精浆氧化应激及生殖激素水平与畸形精子症及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的男性不育症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其中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的120例,纳入畸形精子症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4%的86例,纳入正常组。两组均检测精浆氧化应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生殖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分析畸形精子症影响因素。比较畸形精子症组不同精浆氧化应激及生殖激素水平患者ICSI受精率,分析畸形精子症程度与精浆氧化应激、生殖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畸形精子症组高龄、高体重指数以及吸烟、饮酒、精索静脉曲张、糖尿病发生率比例大于对照组,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率小于对照组(P<0.05);畸形精子症组精浆ROS、FSH、LH高于对照组,SOD、T低于对照组(P<0.05);吸烟、饮酒、精索静脉曲张、ROS是畸形精子症的独立危险因素,SOD、T是畸形精子症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畸形精子症组随着ROS水平升高,患者受精率呈降低趋势,随着精浆SOD、T水平升高,患者受精率呈升高趋势(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畸形精子症程度与精浆ROS水平呈正相关(r=0.832,P<0.001),与SOD水平呈负相关(r=-0.825,P<0.001),与T水平基本无相关性(r=0.206,P=0.024)。结论氧化应激反应、生殖激素异常表达与畸形精子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会影响其ICSI结局。
- 李晓蕊苏华刘浩
-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生殖激素畸形精子症
- miR-449a靶向调控外周血Toll样受体5影响风湿性心脏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研究微小RNA-449a(miR-449a)是否通过靶向外周血中的Toll样受体5(TLR5)影响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方法: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中TLR5和miR-449a的表达水平。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中转染miR-449a模拟物或TLR5小干扰RNA si-TLR5。采用qRT-PCR检测miR-449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Ki67)、活化的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TLR5、磷酸化p65(p-p65)和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MTT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评估细胞凋亡,ELISA测定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Starbase靶位点预测软件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449a与TLR5之间的靶向关系。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中共转染miR-449a模拟物和TLR5过表达质粒pcDNA-TLR5,观察细胞增殖、凋亡和NF-κB信号通路活性变化。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中miR-449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LR5 mRNA和TLR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过表达miR-449a明显提高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的Ki67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Cleaved-caspase-3、p-p65、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和IL-1β、TNF-α水平(P<0.05)。低表达TLR5明显提高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的Ki67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凋亡率(P<0.05)。miR-449a通过靶向TLR5调控TLR5蛋白的表达。高表达TLR5后,miR-449a对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增殖、Ki67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以及miR-449a对细胞凋亡、Cleaved-caspase-3、p-p65、pIκBα蛋白表达和IL-1β、TNF-α水平的抑制作用被逆转。结论:miR-449a通过靶向TLR5抑制NF-κB信号通路活性,促进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的增殖与抑制其凋亡。
- 李宝亮苏华李梦嘉耿丽娜马俊帅
-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NF-ΚB信号通路
- B型钠尿肽前体和D-二聚体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 分析B型钠尿肽前体和D-二聚体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CHF患者140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其中无临床症状患者37例(Ⅰ级组),心功能Ⅱ级CHF患者36例(Ⅱ级组),Ⅲ级CHF患者34例(Ⅲ级组),Ⅳ级CHF患者33例(Ⅳ级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5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D-二聚体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血中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各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各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Ⅰ级组高于健康对照组,Ⅱ级组高于Ⅰ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比较:Ⅰ级组高于健康对照组,Ⅱ级组高于Ⅰ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高于Ⅲ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Ⅱ、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1.04±0.34)、(1.43±0.39)、(1.51±0.42)μg/mL]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2.80±1.21)、(4.76±2.09)、(6.43±2.58)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后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47.8±13.5)、(75.4±28.1)、(86.6±31.7)pg/mL]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334.4±79.5)、(494.6±134.6)、(1535.2±723.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中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r=0.64,P<0.05).结论 D-二聚体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可作为判断患者心功能的客观检查指标.
- 李宝亮苏华马俊帅李延伟
- 关键词:B型钠尿肽前体D-二聚体慢性心力衰竭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HPV18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对人乳头瘤病毒18(HPV18)进行基因检测,建立一种快速、可视的HPV18核酸检测方法。方法针对HPV18病毒特异性E6区设计LAMP检测引物,通过调整反应物浓度建立LAMP反应体系,用羟基萘酚蓝(HNB)染料对产物进行可视化判定。通过检测其他不同基因型别的病毒评估引物特异性,检测倍比稀释的临床标本确定其灵敏度,通过LAMP法检测临床标本验证其与PCR法的一致性。结果利用LAMP方法检测到HPV18病毒E6引物的特异性好,恒温65℃条件下反应60 min即可较好完成检测。LAMP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灵敏度为2.5×10~3拷贝/ml。LAMP可视化结果判定与PCR凝胶电泳结果相当,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建立了HPV18病毒的LAMP快速、可视化检测方法,该法操作简便快捷,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苏华陈琛马先许玉环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8
- B型钠尿肽前体和同型半胱氨酸在重症患者中应用的研究
- 李宝亮李延伟苏华陈琛马俊帅李梦嘉
- 课题属于临床应用研究,NT-proBNP是反映重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可独立地评估重症患者一年内死亡事件发生的可能,非心源性重症患者NT-proBNP>5003pg/ml是判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半胱氨酸
- 白细胞介素-10与严重脓毒症患者疾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抗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疾病预后中的应用。方法:诊断为严重脓毒症的患者78例,收集患者血清,应用化学发光法对IL-10进行检测,收集入ICU 24h内的常规检查并记录APACHE-Ⅱ评分、年龄、性别,记录ICU住院天数,中心事件是28d死亡率。根据脓毒症患者28d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78例纳入研究的严重脓毒症患者,年龄:(64.31±16.68)岁,28d随访期间有37例(47.4%)患者死亡,死亡组患者的IL-10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Pearson相关系数为0.056,P=0.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IL-10水平曲线下面积为0.749(95%CI为62.1%-87.7%,P=0.002)。IL-10对严重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率最佳预测临界值为22.8n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83.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IL-10高于22.8ng/ml的患者死亡风险高于IL-10低于22.8ng/ml的患者(P=0.006)。结论:IL-10水平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结局显著相关,它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情况的生物标志物。
- 陈琛苏华
- 关键词: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严重脓毒症预后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性激素和生化指标及颗粒细胞中FABP4蛋白的变化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A-FABP/a P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颗粒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FAPB4对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就诊的PCOS患者22例(PCOS组),选择同一时期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就诊的对照组22例,检测血清中性激素和生化指标,促卵泡成熟后经超声指导下,经阴道穿刺抽吸卵泡液,显微镜下取出卵冠丘复合物,剩下的卵泡液用于后续研究。提取颗粒细胞,进行细胞爬片培养,于细胞生长对数期固定,免疫荧光分析FABP4蛋白在颗粒细胞中是否表达及其表达部位。提取颗粒细胞,Western blot方法进行FABP4表达的半定量分析。结果 PCOS组的血清睾酮、雄烯二酮、LH/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血压、体质指数及其他血清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提示在两组的颗粒细胞中都存在FABP4蛋白的表达,以鬼笔环肽和Hoechst定位细胞骨架和细胞核,可见FABP4蛋白主要表达于颗粒细胞的胞浆内。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COS组颗粒细胞中FABP4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BP4蛋白主要表达在卵巢颗粒细胞的胞浆中,PCOS组颗粒细胞中FAPB4的蛋白表达量明显多于对照组,提示FABP4可能通过多种信号途径影响颗粒细胞功能,进而造成卵泡发育异常。
- 苏华张玉红陈琛秦灵灵崔婧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颗粒细胞
- circAGFG1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RNA)AGFG1通过靶向微小RNA(miR)-374a-5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轴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 qRT-PCR检测55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BEAS-2B)、人NSCLC细胞系(HCC827、H1975、A549、H1299)中circAGFG1、miR-374a-5p、VEGFC mRNA表达水平。以A549细胞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circAGFG1小干扰RNA(si circAGFG1)组及阴性对照(si NC)组、si circAGFG1+miR-374a-5p抑制物(miR-374a-5p inhibitor)组以及si circAGFG1+抑制物对照组(inhibitor NC)组。qRT-PCR检测各组A549细胞中circAGFG1、miR-374a-5p、VEGFC mRNA表达水平;CCK-8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及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增殖蛋白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VEGFC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AGFG1、VEGFC分别与miR-374a-5p的靶向关系。结果 癌组织及人NSCLC细胞系中circAGFG1、VEGF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miR-374a-5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si NC组比较,si circAGFG1组培养24 h、48 h的OD450值,迁移数,侵袭数及Ki-67、MMP-9、circAGFG1、VEGF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减少(P<0.05),miR-374a-5p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si circAGFG1+inhibitor NC组比较,circAGFG1+miR-374a-5p inhibitor组培养24 h、48 h的OD450值,迁移数,侵袭数及Ki-67、MMP-9、VEGFC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miR-374a-5p表达显著降低(P<0.05),但circAGFG1无显著变化(P>0.05)。circAGFG1、VEGFC分别与miR-374a-5p存在靶向关系。结论 干扰circAGFG1表达可通过调控miR-374a-5p/VEGFC轴抑制A549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发展。
- 杨燕君董跃华高永山姜伟华王贵刚王大伟魏玉磊苏华张振明李晓媛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
- 四种肿瘤标记物鉴别诊断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血清AFP、CEA、CA19-9、CA125四种肿瘤标记物鉴别诊断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住院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肝内胆管癌患者的AFP水平显著低于肝细胞癌组(P<0.05),CEA、CA19-9、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细胞癌组(P<0.05);肝内胆管癌患者AFP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肝细胞癌组(P<0.05),CEA、CA19-9、CA125的ROC曲线下面积均显著高于肝细胞癌组(P<0.05);肝内胆管癌患者的AFP阳性率显著低于肝细胞癌组(P<0.05),CEA、CA19-9、CA125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肝细胞癌组(P<0.05)。结论血清AFP、CEA、CA19-9、CA125四种肿瘤标记物鉴别诊断肝内胆管癌与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管超楠崔峰苏华孙喜斌牛发良
- 关键词:肿瘤标记物肝内胆管癌肝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