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磊

作品数:27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6篇内固定
  • 4篇股骨
  • 3篇断层扫描
  • 3篇手术
  • 3篇胫骨
  • 3篇螺钉
  • 3篇内固定治疗
  • 3篇计算机断层
  • 3篇计算机断层扫...
  • 3篇股骨粗隆
  • 3篇股骨粗隆间
  • 3篇股骨粗隆间骨...
  • 3篇关节
  • 3篇钢板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3篇粗隆
  • 3篇粗隆间

机构

  • 23篇池州市人民医...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福建省龙岩市...

作者

  • 23篇胡磊
  • 10篇胡召云
  • 7篇刘啸峰
  • 6篇周俊
  • 4篇匡文忠
  • 4篇丁伟
  • 3篇余俊
  • 2篇黄述斌
  • 2篇李杰
  • 1篇李松梅
  • 1篇林祺
  • 1篇王文娟
  • 1篇张生
  • 1篇谢贵杰
  • 1篇张京刚
  • 1篇赖发明
  • 1篇邹月芬
  • 1篇陈学飞
  • 1篇张靖

传媒

  • 3篇安徽医学
  • 3篇安徽医药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3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GiC技术定量评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目的评估MRI集成(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compilation,MAGiC)序列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期间完成胸部低剂量CT检查的健康体检志愿者。所有志愿者均自愿接受常规腰椎MRI及MAGiC序列扫描。分别测量并计算基于胸部低剂量CT的腰椎平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基于常规T1WI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值、基于MAGiC T1WI的VBQ(VBQ-magic)及平均T1弛豫时间(average T1 relaxation time,T1av)值、平均T2弛豫时间(average T2 relaxation time,T2av)值、质子密度平均(average proton density,PDav)值以及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按腰椎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63例)、骨量减少组(43例)及骨质疏松组(22例)。多组间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检验或Wilcoxon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年龄、VBQ、VBQ-magic、T1av、T2av、PDav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单参数及联合参数对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间年龄、VBQ、VBQ-magic、T1av、T2av、PDa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VBQ-magic值分别为2.92(2.71,3.11)、3.16(2.87,3.40)、3.37(3.19,3.53),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T1av值分别为622.80(554.80,692.00)ms、565.40(538.00,599.20)ms、560.50(515.80,586.55)ms,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T2av值分别为(75.40±6.06)ms、(77.05±5.95)ms、(84.79±5.36)ms,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骨量正常组PDav值小于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P=0.007、0.043)。VBQ-magic、T1av与BMD值呈中等相关(r=−0.524、0.403);T2av、PDav与BMD值�
王文娟邹月芬邹月芬胡磊刘啸峰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质量骨密度磁共振成像
肺胎盘样变形1例
2024年
患者,男,61岁,有吸烟史,无其他呼吸道症状,因体检胸部CT偶然发现右上肺结节,CT检查示右肺上叶胸膜下薄壁囊腔影,考虑囊腔型肺癌可能(图1),遂于池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进一步诊治。胸腔镜下行右肺上叶楔形切除。本研究经池州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4-LW-08),并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病理检查 巨检:楔形肺组织3.5 cm×1.0 cm ×1.0 cm, 胸膜下见一结节。
任远胡磊李松梅黄述斌
关键词:良性病变免疫组化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0年
胡磊胡召云周骏武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脱位下胫腓联合
有限切开及克氏针比拟螺旋刀片置入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及克氏针比拟螺旋刀片置入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自2013-05—2015—11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对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40~10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50ml,术中透视1次;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6个月疗效按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定,优1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4%。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准确有效进行骨折端复位固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内固定成功率。
胡磊周骏武张靖丁伟余俊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有限切开内固定
经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23年
目的分析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经跗骨窦切口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3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2个月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Marland足部功能评分,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均接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3~16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分别为(53.1±10.3)min、(4.3±0.9)cm,明显短于对照组[(84.0±15.3)min、(11.1±1.2)cm],术后疼痛评分为(1.8±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2±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手术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骨折复位及内固定强度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足部功能恢复较快。
余俊胡磊周骏武丁伟李杰
关键词:内固定
CT动态增强扫描中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中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及病理活检。依据病理结果,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并对不同类型孤立性肺结节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9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中,恶性结节67例、良性结节14例,炎性结节14例;(2)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性质的特异性为83.33%,敏感性为95.38%,准确性为91.58%;(3)恶性结节及炎症结节患者在CT动态增强扫描中各时间点的CT值均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在CT动态增强扫描300及480 s时,炎性结节组CT值较恶性结节组下降显著(P<0.05);(4)恶性结节组及炎性结节组结节强化值(PH)、孤立性肺结节PH与主动脉PH之比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结论:对孤立性肺结节病变患者行CT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及特征参数值可以为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
刘啸峰黄述斌胡磊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特征参数
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2月期间应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5~66岁,平均(40.6±11.7)岁。AO分型:33A3型骨折12例,33C2型骨折5例,33C3型骨折9例。全部患者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10.5±2.3)个月,26例骨折,无一例感染及骨折不愈合发生;膝关节功能按Insall膝关节评分标准,均在85分以上(优)。结论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适宜于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
周骏武胡召云匡文忠谢贵杰吴丙虎周俊胡磊
关键词:股骨远端复杂骨折锁定钢板
孤立性肺结节CT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究孤立性肺结节CT诊断与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2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及CT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结节最大长径、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与周围血管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升高、结节最大长径、毛刺征Ⅰ型、胸膜凹陷征、与周围血管关系Ⅰ型(P<0.05)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升高、结节最大长径、毛刺征Ⅰ型、有胸膜凹陷征、与周围血管关系Ⅰ型提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可能较大,可作为参考依据。
胡磊汪志亮汪涛刘啸峰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恶性肿瘤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胫骨平台骨折及合并损伤的治疗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及合并膝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分析各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的相互关系,探索其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对47例胫骨平台骨折及合并组织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骨缺损者予以植骨,伴周围软组织严重挫伤者待软组织条件改善后再手术,对不同类型软组织损伤同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术后随访45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于12周内愈合,所有患者均恢复了患肢的正常力线,患肢稳定。结论强调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复位固定与合并软组织损伤治疗并重,对合并损伤的诊断必须早期、全面、详细、明确,在稳定内固定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软组织损伤必须正确处理,术后早期、合理功能锻炼,最大程度挽救膝关节功能,减少晚期并发症。
胡磊胡召云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骨折并发症
非小细胞肺癌EGFR突变状态与CT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纹理特征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表皮生长因素受体(EGFR)突变状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NSCLC患者为对象,根据EGFR突变状态分为突变组40例和未突变组33例。筛选NSCLC EGFR突变状态非0系数的CT纹理特征,构建Lasso-Logistics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共筛选出能量、熵、均匀度、对比度4个非0系数的CT纹理特征及气管空气征、胸膜凹陷征2个CT形态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Lasso-Logistics回归模型诊断NSCLCEGFR突变状态的AUC为0.879(95%CI 0.872~0.926),敏感度90.00%,特异度82.50%。结论 CT纹理特征气管空气征、胸膜凹陷征、能量、熵、均匀度、对比度是NSCLC患者EGFR突变状态的诊断因素,建立的诊断模型能为临床识别NSCLC EGFR突变的高危患者提供参考。
汪涛朱浩雨卜青松胡磊王文娟方阮刘啸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计算机断层扫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