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晓丹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进展性脑卒中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同型
  • 2篇血清同型半胱...
  • 2篇血清同型半胱...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氢氯吡格雷
  • 2篇疗效
  • 2篇硫酸氢
  • 2篇硫酸氢氯吡格...
  • 2篇氯吡格雷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2篇半胱氨酸水平
  • 1篇弹力

机构

  • 8篇玉林市红十字...

作者

  • 8篇胡晓丹
  • 6篇蒙云
  • 2篇张永全
  • 2篇俸小平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研究与战...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早期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早期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对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常规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口服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缺损评分(NIHSS评分)、血小板抑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14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4 d低于治疗后7 d(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予以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能提升临床疗效,改善血小板抑制率及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有临床推广价值。
蒙云胡晓丹俸小平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硫酸氢氯吡格雷血栓弹力图疗效观察
艾地苯醌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方法纳入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结果及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结果。结果 2组治疗前MoCa与MMSE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MoCa与MMSE评估结果较治疗前均得到优化,且观察组MoCa与MMSE评估结果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神经内科疗法基础上使用艾地苯醌可优化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状态。
胡晓丹蒙云
关键词:艾地苯醌急性脑梗死
视频眼震电图扫视检查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分析视频眼震电图扫视检查诊断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按照患者是否存在轻度认知障碍将其分成认知障碍组(n=30)与无认知障碍组(n=30),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接受视频眼震电图扫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如扫视潜伏期、速度以及准确度。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帕金森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PD-C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记录各项评分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ROC分析对各指标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效能进行分析。结果认知障碍组、无认知障碍组扫视潜伏期均长于对照组(P<0.05),且认知障碍组扫视潜伏期长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认知障碍组、无认知障碍组扫视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认知障碍组扫视速度低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认知障碍组、无认知障碍组的扫视准确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认知障碍组扫视准确度低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认知障碍组、无认知障碍组MoCA、PD-C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认知障碍组MoCA、PD-CRS评分均低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扫视潜伏期延长、扫视速度缩短、扫视准确度下降与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各指标联合预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AUC最大,联合AUC与扫视潜伏、扫视速度、扫视准确度、MoCA评分、PD-C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眼球扫视运动障碍,视频眼震电图扫视检查不仅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而且简单无创,通过视频眼震电图扫视检查联合PD-CRS、MoCA量表的联合诊断模型能对帕金森病轻度认知�
胡晓丹蒙云吕思娆宁茜
关键词:视频眼震电图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积极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并寻找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同型半胱氨酸( Hcy)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性引起临床重视。hHcy血症是脑梗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脑梗死、脑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与Hcy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现将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综述,研究及其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达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
胡晓丹张永全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脑卒中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3年1-10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0例脑缺血患者,经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证实均存在脑动脉狭窄。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情况,64排能谱CT行CTA检测颅外段血管及颅内段血管狭窄情况,同时测定血清Hcy水平;根据血清Hcy水平差异,将其分为高Hcy组(观察组)52例和正常Hcy组(对照组)48例,比较两组颈部血管斑块的数量和性质,颅内、外段血管狭窄程度。结果血清Hcy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8.85%(41/52),发现斑块125个;对照组斑块检出率为58.33%(28/48),发现斑块78个,观察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稳定斑块占总斑块数的65.60%(82/125),对照组占58.33%(45/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外段血管狭窄率(80.77%)高于对照组(62.50%),其中,观察组轻度血管狭窄率(19.23%)低于对照组(25.00%),中、重度血管狭窄率(36.54%、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83%、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段血管狭窄率(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52.08%),其中,观察组轻度血管狭窄率(17.31%)低于对照组(25.00%),中、重度血管狭窄率(26.92%,32.69%)显著高于对照组(16.67%,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外段轻度血管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重度狭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脑动脉狭窄存在相关性,血清Hcy水平越高,颈动脉斑块总数及不稳定斑块数量越多,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脑动脉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也随之增高。
胡晓丹张永全
关键词:脑动脉高半胱氨酸颅内动脉硬化
血清Aβ1-42、CXCL16、VILIP-1联合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联合对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1例PD患者为PD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n=81)为对照组。再次根据PD患者MoCA评分分为认知正常组(≥26分,n=44)、认知障碍组(<26分,n=37)。采用ELISA测定血清Aβ1-42、CXCL16、VILIP-1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认知障碍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β1-42、CXCL16、VILIP-1对P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血清Aβ1-4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CXCL16、VILI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认知正常组相比,认知障碍组血清Aβ1-4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CXCL16、VILI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β1-42是影响PD患者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CXCL16、VILIP-1是影响PD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ROC显示了血清Aβ1-42、CXCL16、VILIP-1三者联合预测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AUC最高,其评估效能显著优于血清Aβ1-42、CXCL16、VILIP-1各自单独预测(Z三者联合-Aβ1-42=2.056、P=0.040,Z三者联合-CXCL16=2.716、P=0.007,Z三者联合-VILIP-1=2.394、P=0.017)。结论PD患者血清Aβ1-4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CXCL16、VILIP-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可以更好地预测认知障碍的发生。
胡晓丹蒙云林泓宇
关键词:帕金森病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卒中治疗研究进展
2021年
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卒中的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提出,对于发病时间不超过24h的患者,可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药联合,给予21d的治疗,来改善症状,但治疗过程中需查看患者有无出血。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应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循证证据,如何能更有效地终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对这临床亚型有效治疗仍缺乏共识。现对进展性脑卒中的病因及治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进行综述。
蒙云胡晓丹俸小平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负荷量硫酸氢氯吡格雷
降纤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综合评价
2021年
研究降纤、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进展性脑卒中90例,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均45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降纤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血栓弹力图、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无差异,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测定、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第7天、第14天神经功能低于对照组,治疗第7天研究血栓弹力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降纤、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抗凝效果良好,整体疗效较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蒙云胡晓丹
关键词: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进展性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