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明兵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标题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化
  • 1篇大众化倾向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特色
  • 1篇时评
  • 1篇晚报
  • 1篇文体
  • 1篇文体特征
  • 1篇新安晚报
  • 1篇立报
  • 1篇民国
  • 1篇民国时期
  • 1篇《立报》
  • 1篇《新安晚报》
  • 1篇办报
  • 1篇报道手法

机构

  • 4篇安徽大学

作者

  • 4篇胡明兵
  • 1篇宋执勇
  • 1篇辛美华
  • 1篇梅笑冬

传媒

  • 2篇东南传播
  • 1篇现代视听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安时评》研究
2004年10月11日,《新安晚报》全新改版,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增设了《新安时评》这一时评专版。在《新安晚报》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尤其是2006、2007两年的大幅度发展中,《新安时评》发挥了舆论引导的关键作用,但目前学界...
胡明兵
关键词:《新安晚报》语言特色文体特征
文献传递
论民国时期《立报》的大众化倾向
2007年
《立报》是民国时期一份较有影响的、办得较成功的小型报纸,于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刊,是一份"同仁报纸"、"报人办报"的报纸。它的新闻报道手法和经营管理手段具有现代报业的特征,体现了成舍我的大众化报业理念。
胡明兵辛美华
关键词:民国时期报道手法大众化办报
论影响消息标题优化的几对关系
2006年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探讨了标题制作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标题与导语的关系;题文关系;艺术化与通俗化的关系。
胡明兵
关键词:标题
隐性采访刍议
2007年
当前关于隐性采访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它所引起的争议以及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首先对隐性采访的众多定义进行了对比研究,澄清了两种关于隐性采访的片面认识;结合新闻采访实践,从隐性采访与媒体、记者、受众、社会需要的关系方面探讨了隐性采访产生的原因;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隐性采访的特点;并对隐性采访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笔者的一己之见。
梅笑冬宋执勇胡明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