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莹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睡眠
  • 2篇睡眠障碍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弹性成像
  • 1篇弹性成像技术
  • 1篇弹性应变率比...
  • 1篇新护士
  • 1篇心内科
  • 1篇心内科住院患...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脂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6篇肖莹
  • 4篇韩辉武
  • 3篇陈能凤
  • 2篇李丽
  • 2篇周诗
  • 1篇智慧
  • 1篇周薪传
  • 1篇姚继祎
  • 1篇邓桂元
  • 1篇吴长君
  • 1篇罗葆明
  • 1篇张玲
  • 1篇欧冰
  • 1篇李丹梅
  • 1篇张琼
  • 1篇柳莉莎
  • 1篇贺连香
  • 1篇虞仁和
  • 1篇吴嘉仪
  • 1篇姜玉新

传媒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当代护士(下...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专项护理小组在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专项护理小组在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n=18)、2017年新入职护士为试验组(n=24),对照组采用传统“导师”制进行规范化培训,试验组采用专项护理小组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培训一年后,比较两组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技能考核得分、教育环境自评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及对两种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专科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教育环境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主学习能力得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满意度(91.7%)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护理小组培训模式在ICU新护士专科培训中应用效果较好,对营造良好的护理专业教育环境,提升新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均有帮助。
曾文辉肖莹李丹梅林建龙宋丽淑
关键词:ICU新护士
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与ASCVD的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MS)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预测(China-PAR)评分及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并探究ASCVD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19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血管病住院患者327例,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应用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S组(201例)及非MS组(126例),应用China-PAR模型进行ASCVD风险评估,并根据China-PAR评分的高低将患者分成低中危组(188例)和高危组(139例)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MS发生率为61.47%(201/327)。MS组和非MS组在性别、腹围、体重指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ina-PAR总得分为(9.97±6.00)分,低中危组和高危组在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OR=1.665,95%CI:1.001~2.770,P=0.050)、年龄≥65岁(OR=5.569,95%CI:3.324~9.330,P=0.000)及酗酒史(OR=2.348,95%CI:1.130~4.877,P=0.022)是ASCVD的风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住院患者MS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有MS、老龄及酗酒是ASCVD的主要风险因素。
蔡琼韩辉武彭珊珊陈能凤肖莹申璐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老龄
长沙地区健康体检人员血脂知识、态度、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健康体检人员血脂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临床血脂异常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00例来自长沙地区湘雅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普通成人,进行血脂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血脂相关的体格检查,根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家庭月收入分组,并分析影响血脂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健康体检人员血脂知识得分为(18.33±8.67)分(总分37分),血脂态度得分为(6.63±2.45)分(总分9分),血脂行为得分为(8.32±2.65)分(总分16分)。其中女性知识、行为得分均高于男性(均P<0.05);40~49岁年龄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低于其他各年龄组(均P<0.05);初中文化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均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组(均P<0.05);月收入2 000元以下家庭收入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均低于其他收入组(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健康体检人员血脂知识得分主要受文化程度、年龄2个因素影响(均P<0.05),血脂态度得分主要受文化程度、收缩压、血糖及三酰甘油4个因素影响(均P<0.05),血脂行为得分主要受文化程度、三酰甘油、舒张压、血糖及年龄5个因素影响(均P<0.05)。结论:血脂知识、态度、行为主要受文化程度、性别、年龄因素影响,因此医护人员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普通人群相关知识水平来预防血脂异常,且应将40~49岁这一年龄段的男性作为重点干预对象。血脂知识、态度和行为还与个体的血压、血糖和三酰甘油相关,医护人员还应通过提高普通人群血脂、血压及血糖知识水平来改变其相关态度和不良生活行为习惯。此外,应积极控制其血压、血糖来提高普通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
韩辉武赵丽群虞仁和陈能凤刘云贺连香肖莹周诗
关键词:血脂知识
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现状及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调查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现状及其与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3~6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睡眼状况自评量表(SRS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分别调查患者睡眠、心理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睡眠状况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14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状况自评得分为(26.25±5.91)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7.90%(109/140),轻度、中度、重度睡眠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2.14%(73/109)、24.29%(34/109)、1.43%(2/109)。109例睡眠障碍患者焦虑发生率为50.46%(55/109),抑郁发生率为54.12%(59/10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RSS评分与GAD-7、PHQ-9评分均呈正相关(rGAD-7 =0.324 , P <0.001;rPHQ-9 =0.372 , P <0.001)。【结论】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大多以轻中度为主,睡服障碍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且焦虑、抑郁与睡眠障碍呈显著正相关性。
肖莹陈能凤韩辉武李丽许浸周诗邓桂元黄芳
关键词: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
长沙市316名一线轮值晚夜班护士对患者睡眠的关怀现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并分析一线轮值晚夜班护士对住院患者睡眠的关怀程度及干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睡眠关怀调查表,利用问卷星对长沙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16名临床一线轮值晚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1.8%的护士对住院患者的睡眠状况比较关心;97.8%的护士认为患者的睡眠对其他疾病的恢复影响比较大,其中83.6%的护士能主动了解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原因,但也有27.2%的护士偶尔、甚至从不帮助改善或解决患者的失眠状况,有29.4%的护士偶尔、甚至从不对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睡眠习惯的宣教。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科室、工龄、职称和文化程度护士对患者睡眠关怀程度及睡眠质量的管理行为,发现不同工龄护士对患者睡眠的关怀度和睡眠宣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住院患者睡眠情况的关怀持积极态度,已经认识到睡眠质量对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到改善睡眠质量的行动中。但仍有近1/3的护士对睡眠障碍患者不做宣教和不帮助睡眠障碍患者改善或解决失眠状况,且多见于低工作年限的护士。护理管理应重视护士对患者睡眠关怀的培训,尤其是一线轮值晚夜班护士应该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完善标准化睡眠评估工具,形成规范化的干预体系从而指导护士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住院患者睡眠质量。
许浸汤雁韩辉武李丽肖莹张琼张玲
关键词:睡眠障碍
多中心研究:弹性应变率比值对弹性评分法评估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辅助价值探讨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对改良弹性评分法评估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辅助价值。方法通过对多中心收集的已行常规超声检查和弹性成像检查的846例患者(1071个病灶)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病理结果,评价应变率比值法对改良弹性评分法对乳腺良恶性病灶评估的辅助价值。结果512例恶性病灶的应变率比值为8.1±5.9,559例良性病灶的应变率比值为2.7±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应变率比值法诊断界点为3.03时,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89.7%,准确性为81.7%,阳性预测值为80.2%,阴性预测值为84.2%。弹性评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862、0.865(P=0.622)。对于3~4分病灶弹性评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的AUC分别为0.629、0.711(P=0.020)。结论本研究中,改良弹性评分法与应变率比值法总体上具有相同的诊断表现,但对于3~4分的病灶,应变率比值法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对于弹性评分法正确诊断乳腺病灶具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欧冰吴嘉仪周薪传姚继祎梁铭罗葆明智慧彭玉兰Shyam Sunder Parajuly王怡许萍柳莉莎郝翼肖莹刘守军李靖吴长君姜玉新
关键词:弹性成像技术应变率比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