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瑛栋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道德救赎
  • 1篇杜甫
  • 1篇度日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信息
  • 1篇叙事
  • 1篇叙事风格
  • 1篇盛唐
  • 1篇盛唐气象
  • 1篇诗经
  • 1篇数字出版
  • 1篇数字化
  • 1篇平议
  • 1篇朴赞郁
  • 1篇文化阐释
  • 1篇羡余
  • 1篇羡余现象
  • 1篇两个男人
  • 1篇名物
  • 1篇男孩

机构

  • 5篇南通大学
  • 2篇山西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5篇翟瑛栋
  • 2篇郭万金
  • 1篇任忆冬
  • 1篇岳海仙
  • 1篇沈晓静
  • 1篇李杰

传媒

  • 2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出版科学
  • 1篇现代语文(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诗经》“恶草”的名物考索与教化隐喻被引量:1
2023年
《诗经》名物之中,草为大类。关于《诗经》诸草的善恶区划标准不仅落足于有益或有害的自然属性,也取决于诠释者自身的知识水准与价值取舍,更蕴藏着别具深意的教化关怀与道德指向。对于《诗经》恶草的考察,不仅在其名、其形、其性的推定凿实,亦须探究隐于其后的特殊喻义,叩问诗教传统中的道德寓意。
郭万金翟瑛栋
关键词:《诗经》名物
《老男孩》:两个男人的道德救赎和重生——兼论朴赞郁电影的叙事风格
2009年
朴赞郁的电影始终脱离不了道德、救赎和暴力的宏大主题叙事《。老男孩》作为其复仇三部曲中最具盛名的一部,通过对伦理道德和善恶的价值判断,向观众展示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翟瑛栋
关键词:《老男孩》复仇朴赞郁
互联网时代民文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通过实地调研15家民族出版社关于数字出版的技术理念以及民族出版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指出我国民族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实践中存在着软件短板、人才瓶颈、平台建设不符合民族出版需求等诸多不足,认为各民族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理念差异较大,理念制约数字出版实践发展的现象十分明显。基于调研结果与理论分析,从外部制度创新、技术攻关和公共服务3个层面提出民族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对策,即在合理范围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先解决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的基础问题,以及建设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民族数字出版平台。
翟瑛栋任忆冬
关键词:数字出版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白、杜甫狂放精神平议
2019年
开元之时,唐朝国势呈现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恢宏气势。在盛唐气象的氤氲下,诗人们在锐意进取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狂放不羁的时代风貌,李白、杜甫以英玮绝世之姿,在傲睨放恣和诗歌成就上凌跨百代。李、杜的狂放精神一方面是个人进取意识在时代精神感召下的体现,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名士风流的企慕,具体表现为高自期许和任诞放旷等方面。基于气质禀赋和思想构成的不同,李、杜二人之狂放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李白陇西布衣,儒道兼取,狂则平交王侯,遁亦俯视巢、许,其行藏皆体现出眼空四海的狂傲。杜甫家世儒学,素业未坠,虽恪守儒家的弘毅道统,但也打上了矫时慢物、飞扬跋扈的狂诞底色。李白生逢盛世,其天马行空的狂放正是盛唐气象的体现,外化为大江无风浪自涌的不羁风范;杜甫蒿目时艰,其略带拘谨的疏狂是盛唐精神的嗣响,呈现出沉郁顿挫的悲慨之风。
翟瑛栋郭万金
关键词:杜甫盛唐气象文化阐释
试论新闻信息的羡余现象——以标题语言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羡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新闻标题语言中也广泛存在着羡余现象,具体分布于词、短语及句子三个层面,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均有表现。语音羡余包括重叠构词、词语谐音和音节复现等。语义羡余主要有语义成分的复现和蕴涵等。语法羡余包括形态、虚词羡余,基本短语、固定搭配羡余,以及短语、句子结构形式的复现等。
李杰沈晓静岳海仙翟瑛栋
关键词:羡余新闻信息标题语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