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燕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2篇儿童
  • 1篇带针
  • 1篇带针胸管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动静脉
  • 1篇新生儿气胸
  • 1篇胸管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闭式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胸腔闭式引流...
  • 1篇血疗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湿疹
  • 1篇早期诊治

机构

  • 6篇昆明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罗燕
  • 4篇王春如
  • 2篇彭海燕
  • 2篇木英
  • 2篇毛玮
  • 1篇沐永俊
  • 1篇黄惟强
  • 1篇姚娜
  • 1篇李平
  • 1篇郑君
  • 1篇梁文兵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药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
2010年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脏器受累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肺炎支原体肺炎1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例中肺外表现54例,发生率32.5%,主要有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胸腔积液、皮疹、骨痛、肌痛等。结论:MP感染可引起多器官功能受损,临床对多器官功能受损的患儿应考虑有MP感染可能。
罗燕王春如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外表现
米雅利桑爱儿A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01年
黄惟强沐永俊毛玮罗燕王春如
关键词:米雅利桑爱儿A婴幼儿湿疹
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了解儿童EB病毒感染症状及相关疾病诊断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并探讨EBV感染临床多样性机制。方法对本院经PCR法测定EBV-DNA阳性的121例EBV感染患儿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EBV感染患儿起病症状不一,依次为发热(87.6%)、咳嗽(47.9%)、咽痛(15.7%)、眼睑浮肿(8.3%)、淋巴结肿大(6.7%)、皮疹(5.8%)、肉眼血尿(5.8%)、惊厥(4.5%)、腹痛(4.5%)、腹泻(2.5%),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引起疾病多种多样,但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64.5%),其次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4%)、过敏性紫癜(6.7%)、单纯性血尿(4.1%)、腹泻病(3.3%)、肠系膜或颈淋巴结炎(2.5%)、川崎病(2.5%)、肾炎(1.6%)、口腔炎(1.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各1例(各占0.8%)。结论儿童EBV感染起病症状多种,临床表现多样,累及系统多,临床医师应综合分析,及早做EBV-DNA检查才能做到早期、正确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
罗燕王春如毛玮
关键词:EB病毒儿童呼吸道感染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分析及早期诊治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对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治。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19例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热、指(趾)端脱皮、球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口唇粘膜改变、手足硬性水肿、肛周潮红脱皮、皮疹的发生率依次为100%、89.5%、73.7%、42.1%、52.6%、31.6%、57.9%、31.6%。其中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CRP升高、血红蛋白下降、CK-MB升高、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100%、84.2%、94.7%、68.4%、47.4%、42.1%、63.2%。结论不典型川崎病容易误诊,可结合实验室指标给予拟诊,尽早应用免疫球蛋白,以减少冠状动脉损害。某些实验室指标及临床症状对早期诊断不典型川崎病有重要参考价值。
罗燕木英彭海燕
关键词: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治
带针胸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联合高频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带针胸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联合高频机械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气胸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联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实施带针胸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联合HFOV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治疗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12 h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吸入氧浓度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呼吸机参数下调时间、胸部X线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伤口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带针胸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联合HFOV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新生儿血气分析指标,缩短病情转归时间,安全性较高。
罗燕李平张祖瑛郑君
关键词:新生儿气胸
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索经外周动静脉全自动换血疗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对12例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留置针穿刺,形成封闭的换血回路,静脉输血及动脉排血均由输血泵控制,使换血过程在封闭的回路中按设定的速度自动进行.结果换血过程顺利,12例患儿换血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换血前后胆红素对比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由输血泵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抢救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木英王春如彭海燕罗燕姚娜梁文兵
关键词:外周动静脉换血疗法高胆红素血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