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晓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急诊
  • 3篇院内转运
  • 3篇中毒
  • 3篇转运
  • 3篇急性
  • 3篇急性中毒
  • 3篇儿科
  • 2篇危重症
  • 2篇小儿
  • 2篇小儿急性
  • 2篇小儿急性中毒
  • 2篇护理干预
  • 2篇患儿
  • 2篇干预
  • 1篇置胃管
  • 1篇置胃管法
  • 1篇中毒患儿
  • 1篇人性
  • 1篇人性化

机构

  • 7篇湖南省儿童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罗晓
  • 3篇谢伦艳
  • 2篇胡志平
  • 2篇邓定芝
  • 1篇刘花艳
  • 1篇张玉
  • 1篇肖兰兰
  • 1篇唐远辉
  • 1篇陈丹
  • 1篇陶艳
  • 1篇余曼
  • 1篇龙宝贵
  • 1篇刘小琴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风险管理在儿科门急诊浅静脉留置针家庭留置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门急诊浅静脉留置针家庭留置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儿科门急诊输液中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340例纳入研究。1~6月实施常规护理的使用留置针的1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7~1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后的180例患儿作为实验组,针对影响家庭留置的高危因素,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导管堵塞、外渗、意外拔针/脱管、穿刺点感染等异常情况的发生率及平均留置天数。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前异常情况发生率为40.6%,风险管理实施后异常情况发生率降至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95d)较对照组(2.05 d)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风险管理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门急诊患儿静脉留置针家庭留置的安全性,保障输液安全,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谢伦艳罗晓龙宝贵
关键词:风险管理儿科门急诊浅静脉留置针
护理干预对儿科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儿科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影响,以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转送科间满意度及病人满意度.方法 将2011年1月1日~9月30日与2012年1月1日~9月30日来我院急诊室...
谢伦艳罗晓胡志平
儿科危重症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科危重症院内转运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儿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医疗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9月30日该院急诊科接诊并进行了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0例,其中对照组实行传统的转运,观察组实施转运前、中、后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转运中并发症、护理投诉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并发症发生率1.30%、护理纠纷发生率0.67%低于对照组的4.70%、3.30%;观察组病人家属的满意度92%高于对照组的8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转运前、中、后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谢伦艳罗晓邓定芝
关键词:儿科危重症院内转运护理干预
130例小儿急性中毒的急救与护理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中毒的急救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130例小儿急性中毒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中,急诊留观患者50例,住院治疗患者79例,2例患儿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患儿入院时呼吸和心跳停止,经过复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都痊愈出院。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救治小儿急性中毒。
唐远辉罗晓
关键词:急性中毒急救护理
急性中毒患儿的人性化急诊护理被引量:1
2017年
总结人性化急诊护理在急性中毒患儿救治中的应用体会。人性化急诊护理与救治方法包括耐心接诊、快速了解患儿情况,准备急救用物;安换中毒患儿;与监护人沟通;洗胃时体位与方法选择、洗胃药物选择、洗胃及护理;健康教育。认为对急性中毒患儿进行洗胃救治并开展人性化急诊护理,以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为基础,以人文关怀为核心,能确保患儿的急诊救治效果。
罗晓
关键词:儿童急性中毒
传统置胃管法与改良置胃管法对小儿急性中毒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并评价传统置胃管法与改良置胃管法对小儿急性中毒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中毒患儿1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85例应用传统置胃管法,观察组100例应用改良置胃管法,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胃管堵塞率、两次及以上置胃管率以及0.5h内洗胃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鼻或咽喉出血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胃内容物返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呛咳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59±0.41)d,对照组为(4.11±0.6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置胃管法能够明显提高急性中毒患儿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洗胃效果令人满意,提倡临床广泛推广。
邓定芝余曼罗晓胡志平
关键词:小儿急性中毒护理
JCI标准在急诊气管插管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在急诊气管插管患儿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气管插管院内转运到重症监护室的79例患儿设为对照组,按常规转运方式进行转运;2013年3-8月的83例患儿设为观察组,按JCI标准进行院内转运,比较两组患儿的院内转运时间、转运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院内转运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患儿,转运成功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JCI标准的应用能缩短急诊气管插管患儿的院内转运时间,提高转运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
刘花艳张玉陶艳肖兰兰罗晓刘小琴陈丹
关键词:JCI标准院内转运急诊气管插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