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解剖学
  • 5篇动脉
  • 5篇听小骨
  • 5篇外科
  • 5篇外科解剖
  • 5篇显微外科
  • 5篇显微外科解剖
  • 4篇外科解剖学
  • 4篇显微外科解剖...
  • 2篇动脉供应
  • 2篇胸大肌
  • 2篇胸前
  • 2篇胸前神经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神经
  • 2篇血管神经蒂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管
  • 2篇畸形
  • 2篇教学

机构

  • 14篇浙江医科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章明
  • 10篇韩永坚
  • 3篇崔功浩
  • 3篇陈明法
  • 2篇汪国昭
  • 1篇王利宏
  • 1篇黄丽丽
  • 1篇赵承洛
  • 1篇陈凌钧
  • 1篇单宇定
  • 1篇陈湫波
  • 1篇钱迅
  • 1篇梁友宝

传媒

  • 4篇解剖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广东解剖学通...
  • 2篇解剖学通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2篇1983
  • 4篇1982
  • 2篇198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颌面部动脉插管术的应用解剖学
1990年
经60侧正常人体头颈部标本解剖后,对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在颈部的定位、横径及角度等进行测量,为临床的颌面动脉插管术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资料。
章明单宇定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颌面部
髂嵴前份与旋髂浅血管的显微外科解剖
1982年
解剖了29具成人尸体,共58侧的髂嵴前份及腹股沟区皮瓣的血管,其动脉曾事先用红色乳胶灌注,借助于3.5倍手术放大镜对旋髂浅血管的发起、管径、走行及与髂嵴前份的解剖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1.旋髂浅动脉98.28%起于交叉点下方0~42mm间,以直接起自股动脉(62.03%)
张克劬陈明法崔功浩章明
关键词:动脉管径浅静脉
胸大肌血管神经蒂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1982年
根据胸大肌肌皮瓣带蒂移植的要求,我们解剖测量了80例成年尸体的胸肩峰血管、胸最上动脉、胸外侧血管和胸前神经起点的粗细、支数、长度及体表投影。 1、胸大肌肌皮瓣的血液主要由胸肩峰动脉胸大肌支供应,同时接受胸最上动脉或胸外侧动脉供应者占6.25%。 2.血管胸大肌支的支数为2~4支,以2支的最多见,占61.25%。其管径。
张克劬崔功浩章明陈明法
关键词:胸大肌血管神经胸前神经
听小骨显微外科解剖学的研究(摘要) Ⅰ、听小骨的形态和畸形
1982年
常规防腐固定的新生儿尸体120具,除1例为无脑儿外,其余外观无畸形。取出完整、成对的锤骨200只,砧骨224只,镫骨164只。每只听小骨均在解剖显微镜下放大10至16倍观察,结果如下。
韩永坚张克劬章明
关键词:听小骨
人下颌下腺淋巴管、血管和腺导管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被引量:12
1991年
本文应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重建了人下颌下腺连续半薄切片内的淋巴管、导管、动脉和静脉等实体的三维图像,更加形象地揭示了腺体内淋巴管的立体构筑,以及与动脉、静脉、导管之间的伴行关系。
应荣超章明韩永坚汪国昭陈凯蔡亦渔
关键词:淋巴管下颌下腺
解剖学教改实践与提高学生的能力被引量:1
1991年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中占时数最多,理论与实践性都十分强的一门课程。近年来,我们从课程结构、调动教师与学生的能动性及教学媒体等方面,就加强培养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进行了一些探索。一、课程结构的改革已往解剖学教学分设为两门课程,即第二学期上系统解剖学(简称系解)。
章明韩永坚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
胸大肌血管神经蒂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1981年
胸大肌的血管神经蒂可分二组,以胸肩峰血管的胸肌支及胸前神经为一组,以胸廓内血管的穿支及肋间神经前皮支为另一组。由于后一组的神经是感觉神经,作为肌瓣或肌皮瓣的移植,临床无应用价值,故上海第六人民医院(1)、Ariyan(2)、Withers(3)、Hurwitz(4)、Arnold(5)等都采用以胸肩峰血管的胸肌支及胸前神经为血管神经蒂的肌皮瓣。
张克劬崔功浩章明陈明法
关键词:胸大肌胸肩峰动脉胸前神经血管神经
听小骨的形态变异和畸形
1983年
我们从120具新生儿尸体中,挑选原套、成对的锤骨200只(100付)、砧骨224只(112付)、镫骨164只(82付),共588只听小骨,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听小骨在形状、长度、粗细、角度、弯曲等方面的变异颇多。本文介绍了锤骨头前凹、锤骨柄外侧缘的形态、锤骨柄前弯、砧骨长、短脚的形态、镫骨脚和镫骨底的各种形态变异。在240只耳中,发现5例(2.1%)听小骨先天性畸形:先天性镫骨底固定(1例)、环状镫骨与镫骨底分离(1例)、小柱状镫骨(2例)、镫骨与砧骨长脚和锤骨柄间借类骨组织连结(1例)。
韩永坚张克劬章明
关键词:听小骨先天性畸形
听小骨显微外科解剖学的研究(摘要) Ⅱ.听小骨的动脉供应
1982年
20具新生儿尸体,由颈总动脉注入碳素墨汁乳胶液,福马林固定数天后,经耳后切口,凿开乳突,进入鼓窦。再除去鼓环,将鼓膜翻起,在解剖显微镜下,放大10至16倍,观察听小骨的动脉分布,并追溯其来源。初步观察结果如下。一、锤骨和砧骨的动脉:锤骨和砧骨的动脉主要来自鼓室前动脉。
韩永坚张克劬章明
关键词:听小骨动脉供应
听小骨的动脉供应
1983年
对20例足月新生儿,经颈总动脉注射含墨汁的乳胶液,显示听小骨的动脉。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到锤骨和砧骨具有滋养动脉和粘膜动脉,而镫骨只由粘膜动脉供应。鼓室前动脉是锤骨和砧骨的主要动脉来源,经岩鼓裂进入鼓室,分为五支——锤骨动脉、砧骨动脉、上支、后支和鼓索支。锤骨动脉为滋养动脉,经锤骨颈部的滋养孔入骨,砧骨动脉经长脚基部的滋养孔入骨。上支和后支为粘膜动脉,供应锤骨头、砧骨体和短脚。锤骨柄由分布于鼓膜上的耳深动脉和茎乳动脉的分支供应。砧骨长脚的粘膜动脉由砧骨动脉的分支、沿鼓索分布的动脉以及来自镫骨方面的动脉供应。镫骨的动脉一是来自面神经管内的动脉,一是来自鼓室岬血管丛。来自后者的有:镫骨头动脉、镫骨后脚动脉和镫骨前脚动脉,前两种动脉过去未曾被提到。面神经管内有茎乳动脉和岩浅动脉,前者发出镫骨肌腱动脉,后者发出残存的镫骨动脉及后脚动脉。关于砧镫关节及砧骨长脚下部的血供,来自镫骨方面的动脉多于砧骨方面的动脉。综上所述,由第一鳃弓软骨发生的锤骨头、砧骨体和短脚主要由鼓室前动脉分布,由第二鳃弓软骨发生的听小骨的其余部分主要由茎乳动脉供应。
韩永坚张克劬章明
关键词:听小骨动脉动脉供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