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福臻

作品数:50 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理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天文地球
  • 10篇文化科学
  • 8篇理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5篇星系
  • 10篇星系核
  • 10篇活动星系
  • 9篇电磁学
  • 9篇活动星系核
  • 8篇教学
  • 7篇星族
  • 6篇星族合成
  • 5篇恒星
  • 5篇发射线
  • 4篇物理演示
  • 4篇恒星形成
  • 4篇超新星
  • 3篇大学物理
  • 3篇电磁学教学
  • 3篇星体
  • 3篇星团
  • 3篇赛弗特星系
  • 3篇天体
  • 3篇物理演示实验

机构

  • 48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中国科学院国...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高等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杭州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50篇程福臻
  • 12篇孔旭
  • 8篇卢荣德
  • 6篇尤峻汉
  • 6篇林宣滨
  • 6篇薛随建
  • 4篇陶小平
  • 4篇周旭
  • 4篇李成
  • 3篇刘健敏
  • 3篇叶邦角
  • 3篇程富华
  • 3篇孙腊珍
  • 3篇傅承启
  • 3篇黄环
  • 2篇向守平
  • 2篇陈建生
  • 2篇朱青峰
  • 1篇陈秉乾
  • 1篇吴皓

传媒

  • 11篇天文学进展
  • 6篇天体物理学报
  • 5篇天文学报
  • 4篇中国科学(A...
  • 4篇大学物理
  • 3篇天文研究与技...
  • 3篇研究生教育研...
  • 2篇物理通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教育与现代化
  • 1篇物理实验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科学
  • 1篇紫金山天文台...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2002中国...
  • 1篇第三届大学物...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动星系核中“FeⅡ发射线问题”的新探索——Ⅰ.基本考虑
1993年
自从1967年Wampler等人首次认定3C 273发射谱的一些未确定特征峰为光学的FeⅡ发射线丛之后,许多人在认定其类似的特征峰为Fell发射线丛的基础上,对大量的Seyfert星系和类星体进行了深入的观测和理论研究。通常认为,光学FeⅡ发射线产生于从能级3(以字母“z”为标志的能级,大约为5.5eV左右)到亚稳能级2(以字母“a”,“b”
魏春艳程福臻尤峻汉黄卫红J.Kwan
关键词:发射线吸积盘
IUE卫星和类星体的紫外光谱
1989年
本文介绍了“国际紫外探测器”卫星(International Ultraviolet Explorer,简称IUE),评述了IUE发射十年来在类星体紫外光谱方面的研究工作。类星体连续谱中的3000埃隆起,可用巴尔末连续的复合辐射来解释,但也不能忽略FeⅡ线,高阶巴尔末线及光厚云的贡献。对100—10000埃的大隆起,通常认为由类星体中央大质量黑洞周围吸积盘的热发射产生。类星体紫外谱指数随红移增大而变平,则可能暗示着大隆起的演化,但也可能是大红移类星体选择效应的影响。类星体紫外发射线CⅣ的等值宽度与连续谱背景光度之间存在的很好的负相关性,即所谓的Baldwin效应,是连续谱光度与电离参量相关的结果。在切仑柯夫线辐射理论的框架下,紫外发射线Lya相对于CⅣ线的微小红移,正是理论预言的切仑柯夫红移值。由此,估算出第二能级的粒子数布居R_2。对3C273及0916+558的具体估算表明,这两个源的宽线云中HI区温度分别为9000—12000K和10000K,这些温度产生的黑体谱的峰值波长位置恰好在3000埃附近,为解释3000埃隆起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程富华程福臻
关键词:类星体赛弗特星系红移活动星系IUE连续谱
编著《电磁学》教材前后的思考
1998年
编著《电磁学》教材前后的思考程福臻胡友秋一、电磁学发展史的内在逻辑按历史的顺序,我们给出了电磁学发展的框图(框图从略)。它明白地显示出了电磁学发展史的内在逻辑和它的基本内容,即电荷、库仑定律、稳恒电源、稳恒电流、电流的磁效应、毕—沙—拉定律和安培定...
程福臻胡友秋
关键词:麦克斯韦方程磁学稳恒电流电磁感应定律库仑定律
星暴星系: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
1999年
星暴星系是一类内部正在发生极为剧烈恒星形成的天体。介绍了星暴星系的研究历史及星暴星系的定义。综述了从射电波段到X 射线波段星暴星系的光度和光谱观测特征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列出了星暴星系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 包括星暴的触发机制、星暴时标、星族组分、恒星形成率、初始质量函数、内红化以及星暴星系与活动星系核之间的关系等。最后,
孔旭程福臻
关键词:星暴星系初始质量函数恒星形成率
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星团谱线的等值宽度
2002年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了41个银河系球状星团和22个年轻星团光学谱线的等值宽度,发现了一些对金属丰度比较敏感的特征谱线,如CN、CaIIK、CaIIH、MgI+MgH等;以及一些可作为年龄指标的谱线,如Hδ、Hγ、Hβ、Hα等.这些谱线将有助于区分星团年龄和金属丰度的耦合效应.
李成孔旭程福臻
关键词:等值宽度球状星团星系麦哲伦云谱线
紫外和X、γ空间探测
本文着重介绍了紫外、X射线、γ射线等3个波段现有的和正在规划中的重要设备,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和未来的科学目标.
程福臻
关键词:紫外X射线Γ射线
文献传递
Drude的金属经典电子论(1900)与超导体的London方程(1935)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比较电磁学教学中所讲到的德鲁特的金属经典电子论与超导体的伦敦方程,作者指出,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唯象模型,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说明由宏观进入微观,由现象到本质,物理学一般都经历唯象理论;提出在教学中如何适当介绍前沿进展是引人瞩目的课题,伦敦方程提供了一个范例.
陈秉乾王稼军程福臻
关键词:超导体伦敦方程唯象理论
Ⅰ型Seyfert星系的3000包与其在双色图上的表现
1990年
本文从Ⅰ型Seyfert星系在双色图上的行为出发,假定可见光与紫外波段连续谱的主要成分包括幂律非热致辐射、黑体辐射、宽线区Balmer连续谱的复合辐射和高阶Balmer线辐射,计算了这些发射机制的参数,发现结果与从分光光度测量决定的参数符合很好。因此,本文结果对已测定色指数的Ⅰ型Seyfert星系可决定出其热致成分(黑体谱和Balmer连续谱)在全部辐射中占的比重;给出了研究类星体的可见光与紫外波段辐射机制的新方法。
鲍世综周又元程福臻程富华毛培根
关键词:SEYFERT连续谱
“电磁学”创意制作实验的实践与反思被引量:3
2018年
介绍"电磁学"课堂中创意制作实验的课程理念与教学目标及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及其特色,最后对创意制作实验中学生学习成果分析与反思,并给出教师心得与思考,以期为该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卢荣德程福臻
关键词:电磁学
活动星系核宽线区标准模型的谱线轮廓
1996年
在标准宽线区模型的框架下,根据光致电离理论,通过构造细致的发射线云团的辐射结构,计算了活动星系核光谱中,Lya和CIVλ1549两条重要紫外宽发射线的轮廓,并根据所得谱线轮廓的特征,讨论了宽线区模型中的两相介质理论和运动学状态等影响谱线发射和谱线轮廓的主要物理因素.主要结论是,如果宽线区的运动学状态是引力所主导的径向内流,则当宽线区中存在一定的热相介质(其粒子数密度n_h≈2×10~5cm^(-3))时,所得理论谱线轮廓与观测特征符合的较好;如果对宽线区尺度进行合理的截取,Lya和CIVλ1549的理论谱线轮廓都向蓝端有一定的峰移,这可以用来定性解释活动星系核的观测谱中,高电离谱线和低电离谱线有系统性红移差别的现象.
薛随建程福臻J.Kwan
关键词:活动星系核谱线轮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