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佑发

作品数:18 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基因
  • 5篇粒重
  • 4篇作物
  • 3篇愈伤
  • 3篇愈伤组织
  • 3篇水稻
  • 3篇相关基因
  • 3篇芦苇
  • 3篇基因过量表达
  • 2篇叶绿
  • 2篇叶绿体
  • 2篇愈伤组织诱导
  • 2篇育种
  • 2篇水稻籽粒
  • 2篇饲草
  • 2篇胎发
  • 2篇体细胞胚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发生
  • 2篇千粒重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植...
  • 8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发...

作者

  • 17篇程佑发
  • 4篇浦铜良
  • 3篇张承烈
  • 2篇宋丽珍
  • 2篇王勋陵
  • 2篇薛勇彪
  • 2篇景海春
  • 2篇金京波
  • 2篇种康
  • 2篇张景昱
  • 1篇孙蒙祥
  • 1篇王雷
  • 1篇刘春明
  • 1篇安黎哲
  • 1篇曹晓风
  • 1篇刘志鹏
  • 1篇杨青华
  • 1篇张保才
  • 1篇王逸
  • 1篇张玉娥

传媒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植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种生态型芦苇遗传变异、基因表达差异及胸腺嘧啶二磷酸葡萄糖脱水酶cDNA克隆和表达分析
生理生态和形态解剖学研究表明沙漠地区四种生态型芦苇(水生芦苇SR、沙丘芦苇DR、轻度盐化草甸芦苇LSR和重度盐化草甸芦苇HSR)在长期适应各自生境/逆境的进化过程中分别形成了一些独特的适应策略,例如光合碳同化途径的转变,...
程佑发
关键词:RAPDCDNA-AFLPCDNA克隆生态型芦苇
文献传递
植物种子发育的分子机理被引量:13
2016年
种子作为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产物,不仅是植物繁育的最主要形式,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的最主要来源。在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来自花粉的两个精子分别与胚囊中的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形成合子和初生胚乳核。前者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器官发生和休眠建立等过程形成胚胎;后者经过游离核分裂、细胞化等过程形成胚乳。一个完整的胚胎具有子叶、胚轴、茎尖和根尖分生组织等结构。在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胚乳为胚胎提供营养。胚胎和胚乳均可作为植物的营养累积器官,在发育后期累积淀粉、脂肪酸或/和蛋白质等。毫无疑问,受精后的胚胎与胚乳发育不仅是高等植物生活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作物产量和品质决定的最关键时期。这一过程所涉及的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器官发生和胞间通信等过程的调控机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命题。相关研究不仅为揭示种子形成的调控机理提供重要线索,也将为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高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将重点阐述种子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前景。
刘春明程佑发刘永秀孙蒙祥薛红卫
关键词:种子胚胎发育胚乳发育
枣树体细胞胚发生和组织学研究被引量:34
2001年
以临泽小枣子叶切块为外植体 ,在附加 0 .2 mg/L IBA+ 1 .0 mg/L 6- BA的 MS培养基上 1周后切块边缘可诱导出白色胚性愈伤组织 ,继续培养 1个月后愈伤组织中产生体细胞胚。体细胞胚发生不同步 ,经历球形胚、心形胚、子叶胚等阶段 ,与合子胚发育途径相似。组织切片表明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小 ,细胞核大 ,细胞质浓 ,细胞排列紧密 ;而非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体积大 ,细胞核小 ,细胞质稀薄。子叶胚时期体细胞胚内部出现维管束 ,并观察到螺纹导管。
程佑发王勋陵
关键词:枣树胚性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发生组织学特征
沙丘芦苇特有一小分子化合物及其对叶绿体的逆境保护效应被引量:11
2000年
用柱层析手段从沙漠地区沙丘芦苇叶片中分离得到一种为该生态型所特有的小分子物质,其化学特征与已报道的逆境胁迫诱导累积的溶质均不同,具多氨基芳香族强极性特征.其自然丰度与月平均气温和月极端高温值为指标的生境高温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并主要存在于光合细胞器叶绿体中.该物质对离休叶绿体在高温下电子传递链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推测,该独特小分子物质作为一种渗透保护剂主要通过稳定光合器官而赋予沙丘芦苇较强的抵抗生境高温及干旱的能力,以适应沙漠地带恶劣的生长环境.
浦铜良程佑发张承烈
关键词:芦苇叶绿体小分子化合物沙丘
饲草自交不亲和性与近交衰退被引量:2
2022年
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SI)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种内生殖障碍,在防止植物近交衰退并促进其异交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该性状也严重限制了自交制种与杂交育种进程,而包含绝大多数饲草种类的豆科、菊科与禾本科植物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饲草自交不亲和性成为制约我国乃至世界饲草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研究已经揭示五类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并对其生化与演化机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为解析豆科、菊科与禾本科饲草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该文简要综述五类自交不亲和机制,以及豆科、菊科与禾本科饲草自交不亲和性及其近交衰退的研究进展。
赵洪宋丽珍张玉娥程佑发薛勇彪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性饲草近交衰退
沙芦茎高效表达的胸腺嘧啶二磷酸葡萄糖脱水酶与水分胁迫相关被引量:6
2001年
用cDNA-AFLP分析了3种不同生态型芦苇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 发现沙丘芦苇和盐生芦苇对干旱或盐胁迫逆境的适应可能只涉及为数不多的基因. 克隆了沙芦胸腺嘧啶二磷酸葡萄糖脱水酶(Phragmites communis dTDP-D-glucose dehydratase, PcTGD)的全长cDNA, 发现PcTGD基因在芦苇茎中高效表达, 但在3种生态型根茎中, 只在沙丘芦苇根茎中特异表达. 同时, 在沙丘芦茎中该基因表达量远远高于其他两种生态型, 而在移栽的植株中表达量明显下降. 推测PcTGD在沙芦适应水分胁迫的渗透调节机制中发挥作用.
程佑发浦铜良张承烈薛勇彪
关键词:芦苇水分胁迫基因表达
生长素在植物胚胎早期发育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13年
有性生殖是有花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胚胎则是实现有性生殖和世代交替的重要载体。植物胚胎从双受精开始,经历了合子极性建立、顶基轴形成、细胞层分化和器官形成等过程,这些过程都受到生长素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生长素在生物合成、极性运输和信号转导3个层面上调控胚胎的发育过程。该文以双子叶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例,综述了生长素对胚胎早期发育过程,包括合子极性和顶基轴建立、表皮原特化和对称模式转变、胚根原特化和根尖分生组织形成及茎尖分生组织形成等发育的调控机制。
宋丽珍王逸杨青华程佑发
关键词:生长素胚胎发生
一种水稻籽粒粒长和粒重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籽粒粒长和粒重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利用重组载体将OsMOB1A基因导入野生型水稻中,得到转基因水稻,其与野生型水稻相比,OsMOB1A基因过量表达,水稻的粒长显著增加,粒重显著增加。因此...
程佑发周芳芳凌艳霞
文献传递
一种水稻粒型相关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粒型相关基因及其应用。OsSIK1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的蛋白质。本发明利用重组载体将OsSIK1基因导入野生型水稻中,得到转基因水稻,其与野生型水稻相...
程佑发周芳芳郭志爱
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2
2021年
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是保证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牧草育种起步晚,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品种。由于牧草一般具有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多倍体遗传、近交退化等特性,很难解析其重要农艺性状,导致牧草育种技术还停留在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分子设计育种是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好手段,但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牧草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抢占牧草分子育种先机,中国科学院布局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攻克“牧草复杂基因组功能解析”这一“卡脖子”技术,发展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新技术,实现从传统育种到定向分子育种的跨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金京波王台程佑发王雷张景昱景海春种康
关键词:牧草育种技术分子设计育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