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伟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四肢感觉功能测评(Fugl-Meyer评分)、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明显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秦伟伟郭明玲闫海花
- 关键词:脑卒中穴位贴敷中医康复护理肢体功能神经功能
- 针灸联合刺激性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吞咽障碍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刺激性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吞咽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8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针灸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冰刺激延续护理模式。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损伤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灸联合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辅助冰刺激、神经肌肉电刺激护理能进一步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和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闫海花秦伟伟郭明玲
- 关键词:颅脑损伤针灸吞咽障碍
- 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康复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
- 毕玉霞任健秦伟伟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康复护理神经功能
- 未婚女性催乳素腺瘤病人手术前后心理分析及护理
- 2011年
- 脑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是良性肿瘤。目前偏向于将垂体腺瘤分为催乳素腺瘤、生长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素腺瘤等。多数催乳素腺瘤为女性病人,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不育。随着垂体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垂体瘤的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催乳素腺瘤通常发生于女性青壮年时期。
- 秦伟伟
- 关键词:垂体瘤催乳素未婚女性
- 中医护理在神经外科预防和改善卧床便秘方面的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究中医综合护理包括穴位按摩、中药贴敷等在预防和治疗神经外科患者发生卧床便秘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126例神经外科住院卧床便秘患者,分为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63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营养支持、体位护理、排便习惯护理及腹部按摩等护理方法;中医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耳穴压籽、小茴香熨烫腹部等中医特色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排便情况。结果:中医护理组3d、4d、5d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20.63%、11.11%和4.76%,常规护理组3d、4d、5d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71.43%、52.38%和38.10%,两组各个时间点的便秘发生率相比,中医护理组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便秘研究对象的改善情况观察发现,中医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76.94%,常规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改善的便秘患者在经灌肠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便秘症状。
- 郭明玲秦伟伟闫海花
- 关键词:便秘神经外科中医护理耳穴压籽小茴香
- B超引导下心腔内心电图定位PICC尖端位置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输液工具,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推荐PICC头端应位于病人的上腔静脉内,理想位置是上腔静脉的中下1/3、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上方3cm-4cm。要有效地发挥PICC导管的作用,PICC尖端位置至关重要,不正确的导管位置,若未能及时发现,会延误病人的治疗,甚至会引起血栓形成、导管移位、静脉炎、
- 秦伟伟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B超心电图定位
- 神经外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期的安全管理被引量:1
- 2013年
- 神经外科病人因疾病及手术因素常需要长时间大剂量补液和输注高浓度、高渗透压的液体,如20%甘露醇、20%脂肪乳、尼莫地平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为了减轻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及保证治疗护理有效进行,给病人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保证有效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率.PICC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神经外科病人大多数意识不清和有精神症状且烦躁多动,给PICC置管维护带来了困难.留置导管期间实施安全管理,进行规范维护与成功穿刺一样尤为重要,它是导管长期留置的保证.我科2011年3月-2013年1月对324例PICC置管病人维护期严格执行安全管理,防范和降低了各种风险,保证了管道的正常使用,无严重PICC并发症及医患纠纷发生,病人满意率高.现报告如下.
- 秦伟伟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神经外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