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作品数:51 被引量:20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IL-17、TNF-α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外周血的表达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的表达特点。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以X线片及组织病理学证实造模成功;用ELISA分析CIA大鼠模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7、TNF-α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A大鼠模型外周血IL-l7、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成功建立的CIA大鼠模型中,IL-17、TNF-α大量产生,提示IL-17可能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过程。 石磊 李小峰 李彬 张莉芸 李芳 王彩虹 国华 茹晋丽 罗静 孟红光 赵春阳 高晋芳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7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及其对病情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旨在探讨pSS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及其对疾病特征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00例pSS患者人口统计学、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劳严重程度评分(FSS)、欧洲五维健康问卷(EQ-5D)、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Ⅰ~Ⅱ)、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症状和整体状况进行评估,分析pSS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及其对病情的影响。应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结果pSS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2.0%(42/100),在不伴抑郁症的pSS患者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8.8%(17/59)。睡眠障碍组患者EQ-5D[0.66(0.59,0.76)]、EULAR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指数(ESSDAI)评分[1.0(0.0,3.0)]分别低于睡眠良好者[0.76(0.71,1.20)]和[2.5(1.0,4.0)](Z=3.07,P=0.012;Z=3.18,P=0.011)。睡眠障碍组患者EULAR干燥综合征患者报告指数(ESSPRI)评分[6.2(4.8,7.9)]、整体眼干燥VAS[60.0(21.4,82.1)]、焦虑VAS[11.0(2.9,43.0)]、患者总体评估(PGA)VAS[46.0(18.0,65.0)]、FSS[4.34(3.01,5.61)]和BDⅠ~Ⅱ[15.1(7.3,22.4)]均高于睡眠良好组患者的[4.1(2.8,5.3)]、[40.0(7.0,70.3)]、[2.3(0.0,18.0)]、[11.0(0.0,52.0)]、[2.45(1.65,4.40)]和[7.4(4.3,1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P=0.043;Z=2.04,P=0.042;Z=2.19,P=0.031;Z=3.00,P=0.015;Z=3.43,P=0.001;Z=3.12,P=0.003)。睡眠障碍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2.0±1.5)×10^(9)/L]、ESR[(46±20)mm/1 h],均高于睡眠良好组的[(1.4±1.3)×10^(9)/L、(38±17)mm/1 h](t=2.00,P=0.048;t=2.04,P=0.044)。PSQI评分与IgG(r=-0.20,P=0.012)、ESSDAI呈负相关(r=-0.26,P=0.004),与FSS(r=0.38,P=0.001)、BDⅠ~Ⅱ(r=0.47,P=0.014)、ESSPRI(r=0.46,P=0.001)、白细胞计数(r=0.28,P=0.013)或中性粒细胞绝对数(r=0.26,P=0.009)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白细胞减少[OR值(95%CI)=0.245(0.065,0.692),P=0.005]是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pSS伴睡眠障碍时,通过影响患� 韩晓蕾 石磊 任夏瑾 陈静 武丽 田峰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睡眠障碍 疾病活动度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009年 类风湿关节炎(RA)的动物模型有多种,本文将对几种较典型的关节炎模型的制备方法、造模特点、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选择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石磊 李小峰 张莉芸 王彩虹 李芳 茹晋丽 罗静 赵春阳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动物模型 关节炎模型 发病机制 嗜麦牙窄食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近年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在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中的分离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临床分离率在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占第3位.我院近12年SMA的分离株也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3月分离到的65株SMA进行耐药性分析,了解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呼吸道感染SMA患者转归的因素,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 杨艳 刘卓拉 段金菊 王荣华 石磊关键词: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分析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临床分离率 医院感染病原菌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1例报道 被引量:1 2008年 报道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分析误诊原因主要为两种疾病早期临床表现有些类似,本例报道提示临床医生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分析病情,仔细辨别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争取早期诊断,避免误诊。 石磊 李小峰 张莉芸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类风湿关节炎 误诊 白塞病相关性眼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8年 白塞病是一种慢性、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典型的临床特征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阴部溃疡、眼炎等,也可累及胃肠道、关节、心血管、肾脏及神经等多个系统。其基本病理改变为非特异性血管炎,可累及大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多数以小血管和静脉为主,大多为渗出性,少数为增生性,有时两者同时存在,病变部位可以发生充血、水肿、栓塞、狭窄、纤维素渗出和脓疡形成等。其中眼部受累者预后不佳,常表现为葡萄膜炎,且反复发作,以青壮年多见,常引起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本文从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面对白塞病相关性眼病进行综述。 柴改琴 陈茜茜 卫丽君 孙晓涛 石磊 李军霞关键词:白塞病 眼炎 生物制品 CD4^(+)T细胞亚群对白塞病患者复发葡萄膜炎的临床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CD4^(+) T细胞亚群如辅助性T细胞(Th)指标在白塞病患者复发葡萄膜炎(BU)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断为白塞病的15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CD4^(+)T细胞亚群测定如Th1、Th2、Th17以及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细胞因子、血脂生化指标(TC、TG等)、患者近1年口腔溃疡发生次数、近1年生殖器溃疡发生次数和患者入院前用药情况等;根据有无累及眼部并且发生葡萄膜炎将153例白塞病分为白塞非葡萄膜炎组(非BU组)和白塞葡萄膜炎组(BU组)。比较BU组与非BU组以上指标水平以及白塞病复发BU的独立相关因素;比较BU组与非BU组的细胞因子及国际白塞病标准(ICBD)总评分水平、ICBD总评分与各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和分析Th2细胞诊断性能。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U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①BU组患者Th1、Th2、Th17细胞、TC、TG的水平分别高于非BU组[133.87(93.38, 229.87)个/μl与102.51(64.25, 149.23)个/μl]、[9.43(5.84, 14.13)个/μl与6.78(4.23, 9.44)个/μl]、[15.53(9.36, 25.27)个/μl与9.83(5.46, 14.76)个/μl]、[4.21(3.89, 4.90)mmol/L与3.89(3.37, 4.34)mmol/L]、[1.43(1.00, 2.21)mmol/L与0.96(0.69, 1.38)mmol/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24, -3.05, -3.94, -2.25, -3.47;P值均<0.05);2组患者入院前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9, P>0.05)。②BU组的IL-2、IL-10水平、ICBD总评分高于非BU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2, -2.29, t=-6.48;P值均<0.05)。③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Th2是BU独立相关因素[OR值(95%置信区间)为1.143(1.007, 1.298), P=0.039]。BU患者总评分与Th2、Th17细胞呈正相关(r=0.23, P=0.006;r=0.21, P=0.013)。ROC分析结果显示Th2诊断BU的灵敏度为68.8%, 特异度为49.5%, 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为0.697(0.585 逯世林 张娜 张莎 刘伟 李小青 关坤萍 罗静 李晓东 石磊 王彩虹关键词:贝赫切特综合征 葡萄膜炎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2023年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伴淋巴细胞浸润为显著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目前为止,pSS的确切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现有研究表明遗传、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在pS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目前,pSS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尚无根治方法。近年来,随着不同作用靶点生物制剂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在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疾病的远期预后。本文就与pSS相关靶向生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供pSS生物治疗的最新信息。 赵瑾 陈家辉 石磊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分子靶向治疗 生物因子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SLE患者与103名健康体检者的资料,并评估NLR及RDW与SLE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RDW、NLR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且SLE组NLR分别与C-反应蛋白、补体C3、补体C4呈正相关,与CD4^+CD25^+FOXP3^+regulatory T cells(Tregs)呈负相关;RDW与SLEDAI评分及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结论 NLR及RDW可以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生物学指标,可以有效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活动度及免疫功能状态。 刘晓庆 段亚男 石磊 李小峰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细胞分布宽度 疾病活动度 免疫功能 黄芪与帕罗西汀对抑郁模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5-羟色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2015年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1],抑郁症至少有3%~5%的终身患病率,居于世界第四大疾患,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而抑郁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单胺递质假说已得到证实和公认, 韩晓蕾 胡风云 田峰 石磊 徐世林 郭晓杰关键词:血清白细胞介素 单胺类神经递质 色胺 功能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