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瑞如

作品数:52 被引量:238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结核
  • 20篇杆菌
  • 19篇分枝杆菌
  • 14篇结核分枝杆菌
  • 9篇突变
  • 9篇耐药
  • 9篇老年大鼠
  • 8篇基因
  • 7篇衰老
  • 7篇干扰素
  • 6篇结核菌
  • 6篇基因突变
  • 5篇心肌
  • 5篇心肌Β受体
  • 5篇血浆
  • 5篇液相色谱
  • 5篇液相色谱法
  • 5篇色谱
  • 5篇色谱法
  • 5篇相色谱

机构

  • 50篇河南省胸科医...
  • 8篇河南医科大学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北京市结核病...
  • 2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日本国家结核...
  • 1篇河南省结核病...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市骨科医...

作者

  • 52篇石瑞如
  • 28篇张国龙
  • 13篇王伟
  • 12篇张霞
  • 11篇秦殊
  • 10篇高飞絮
  • 9篇王江东
  • 8篇刘新
  • 8篇翁世艾
  • 7篇杜长梅
  • 6篇曹永舒
  • 6篇易宁育
  • 4篇苑雪芹
  • 4篇何路明
  • 4篇谢红歌
  • 4篇刘艳红
  • 4篇张健源
  • 3篇王亚丽
  • 3篇黄玮
  • 3篇李传友

传媒

  • 8篇医药论坛杂志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5篇医学研究杂志
  • 5篇中华生物医学...
  • 4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98全国中...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0
  • 3篇1999
  • 11篇1998
  • 1篇1996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日合作对河南省结核菌二线药物耐药监测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中日合作对河南省结核菌二线药物的耐药疫情进行调查研究.方法从2004年9月1日~2005年5月31日,由日本厚生省提供研究经费,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方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等地市医院,连续收选220例涂阳结核患者,进行结核菌一线和二线药物药敏试验.结果一线药物显示初始耐药者和获得性耐药者任一耐药率均依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的顺序递减,而二线药物却情况不同,初治患者的氧氟杀星(OFLX)和阿米卡星(AMK)的耐药率已经高达12.8%和7.4%,说明这两种药被广泛用于一般细菌抗感染治疗,形成了很高的初始耐药率.耐多药(MDR)患者的二线药药物选择却很不容乐观.比如OFLX+AMK两个主要的耐药率已经达到48.1%.而其他一些组合的耐药率也超过了40%.结论河南省结核菌二线药物的耐药疫情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以氧氟杀星和阿米卡星为主药的二线治疗方案,需要及时调整.
张国龙杜长梅苍泽卓也池田雄史王伟石瑞如
关键词:结核耐药二线药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基因突变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法和测序法来分析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和rrs基因突变,从而检测是否对链霉素耐药。方法215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经常规方法证实,115株为链霉素耐药,100株为敏感),测定链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DHPLC和测序法检测rpsL和rrs基因突变。结果85.2%(98/115)的链霉素耐药株携有rpsL和(或)rrs基因突变,其中rpsL基因突变占大多数(76.5%,88/115)。对98株带有基因突变的菌株的分析表明,rpsL,rrs基因的突变类型与MIC之间未见密切关系。100株敏感株未检出基因突变。DHPLC法与测序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本工作建立的DHPLC法可以认为是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分析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石瑞如张健源苑雪芹孙照刚李传友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异源双链分析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性
2010年
目的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和Surveyor酶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gyrA突变,探讨这两种异源双链分析法在结核菌耐药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常规药敏试验显示80株氧氟沙星耐药,22株敏感),PCR扩增gyrA基因氟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域,与参照菌株M.tbErdman的扩增产物形成异源双链,然后分别采用DHPLC和Surveyor酶法检测基因突变,同时进行DNA测序作为对照。结果 DHPLC法和Surveyor酶法与DNA测序法相比,具有同样的检出率(均为100%),80株耐药株均存在gyrA基因突变,而22株敏感株均无基因突变发生。结论 DHPLC法和Surveyor酶法均可用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氟喹诺酮类耐药。两者均简便,稳定,灵敏,前者高通量,全自动化,但需要昂贵的设备;后者成本低,不需要特殊设备,适合我国大部分临床实验室开展。
王伟石瑞如张国龙付光宇彭义利苑星
关键词:基因突变核酸酶分枝杆菌结核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异烟肼浓度被引量:8
1998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异烟肼(INH)浓度。方法:用SpherisorbSiO2(5μ,250mm×46mm)色谱柱,以甲醇:20mmol/LIPR-B8=15∶85(V∶V)为流动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烟酰胺(NA)为内标物。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INH与NA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817min和6872min。在05~200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方法日内差异219%,日间差异451%,回收率933%,最低检测浓度50ng/ml。结论:该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需提取过程,大大减低了测定的工作量,对日常血药浓度监测和药代动力学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石瑞如余彩莲谢红歌尹江伟
关键词:异烟肼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基因型分析法快速检测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基因型分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性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重PCR和线性探针反向膜杂交法来检测异烟肼耐药基因katG S315T和inhA C-15T突变以及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 D516V,H526Y,H526D,S531L突变来判断7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并与金标准L-J固体培养基药敏法以及BACTEC960液体培养药敏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基因型分析法在6h内可以完成;结核分枝杆菌常规药敏检测需要3个月.与后者相比,基因型分析法检测异烟肼耐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 (16/18)和99% (77/78);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13/13,78/78).结论 基因型分析法检测结核菌耐药性快速准确,对耐药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很有帮助,有望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开展.
石瑞如高飞絮沈青玉黄祖峰秦殊王伟张国龙
关键词: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广泛耐药结核基因型
黄芪、枸杞子对老年大鼠心肌β受体、血浆LPO,SOD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验从传统的抗衰老中药中选择温阳补气药黄芪,和滋阴药枸杞子为代表,观察它们对老年大鼠心肌β受体数目和血浆LPO、SOD、T&lt;,3&gt;、T&lt;,4&gt;皮质醇含量的影响,了解它们的抗衰老机制.
石瑞如黄玮伍学强刘洁翁世艾
关键词:心肌Β受体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过氧化脂质
人参、黄芪、枸杞子对老年大鼠一些内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9
1998年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观察大鼠老化过程中一些内分泌激素的改变及几种中药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鼠血浆T3、T4皮质醇含量随增龄而降低,人参、黄芪、枸杞子可以使之提高。结论: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是中药抗衰老作用一个方面。
石瑞如刘艳红翁世艾曹永舒
关键词:衰老激素人参枸杞子
ESAT-6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我们建立的结核病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ESAT-6体外诱发的γ干扰素检测(以下简称ESAT-6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核病密切接触者60例,痰培养证实的结核病患者46例与健康人55例对比分析;儿童组68例,青少年组52例,老年组45例追踪调查。结果结核病密切接触者与痰培养证实的结核病患者ESAT-6反应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儿童组与青少年组ESAT-6反应与临床诊断和愈后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ESAT-6检测对活动性结核病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王伟王伟赵悦王亚丽李慧娟杨立涛石瑞如
关键词:Γ干扰素分枝杆菌结核病抗原
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TP含量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生物荧光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TP含量的方法并观察异烟肼的抗结核作用。方法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的菌悬液,高温裂解,用生物荧光技术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含量。条件稳定后,观察菌数和ATP浓度的关系,以及加入不同浓度的异烟肼后1周之内ATP的动态变化。结果菌液加入裂解液后100℃煮沸8min,迅速降至室温,加入荧光素酶,3~5min时测荧光值。随异烟肼浓度增加,ATP量下降,培养至第7d时,异烟肼的敏感性可以初步进行判断。结论所建立的生物荧光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ATP含量,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可重复性强等特点,有望成为结核菌体外药敏试验的一种有用的方法。
张虹妍石瑞如史慧敏孙芳秦殊张霞张国龙
关键词:结核菌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
DHPLC与SURVEYOR酶法在结核和牛分枝杆菌鉴别中的尝试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牛分枝杆菌与结核分枝杆菌由于99%以上的基因序列相同,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很难鉴别。本工作从牛分枝杆菌存在pncA基因C169G突变和oxyR基因G285A的不同出发,利用DHPLC和SURVEYOR酶法进行测定,以探讨这两种以异源双链分析为基础的基因突变检测的新方法在这两种分枝杆菌鉴别中的应用。方法DHPLC法和SURVEYOR酶法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与牛分枝杆菌的pncA及oxyR基因。结果牛分枝杆菌和结核分枝杆菌的DHPLC图谱和SURVEYOR酶法的电泳图谱显著不同,很容易将两者区分开来。结论DHPLC法和SURVEYOR酶法稳定,灵敏,简便,快速,在结核与牛分枝杆菌的鉴别中有一定的作用。
石瑞如贾文斐张国龙刘新杜长梅王国斌
关键词:核酸内切酶牛分枝杆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