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浩旭
- 作品数:2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刑事程序利益的法律保护论要
- 2009年
- 用经济学的方法审视刑事诉讼,可将刑事诉讼中的利益分为刑事实体利益和刑事程序利益。长期以来,刑事实体利益受到各方主体的重视,并将之作为刑事诉讼的最终目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刑事程序利益却被忽视。事实上,刑事程序利益是推动诉讼主体进行诉讼行为的内在动力,诉讼主体可以通过对诉讼成本与诉讼收益的分析决定其诉讼行为,认识诉讼主体的这一行为动机,并进行相应的法律调整,可以优化司法资源的配置,缓解日益严重的诉讼压力。应当通过类型化的方式及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等,实现诉讼利益的最大化。刑事程序利益的法律保护对于诉讼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 石浩旭于佳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审前程序性问题的决策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我国审前程序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根源在于追诉机关自我授权的决策机制,这种机制不能有效地回应社会对程序正义的诉求,同时,以这种方案解决程序性争议的样态,由于过分追求决策的效率而缩减中间环节,单方的决策方案由于缺乏第三方的监督,极易引起程序性违法行为的产生,这一问题值得反思。对程序性问题的司法化解决方案是各法治国家的普遍做法,司法裁判式的决策机制由于遵循了三方构造的程序法理,优于二方构造的行政决策式机制,程序法治化的必然结果在于决策机制的司法化。
- 石浩旭
- “解决案件工作坊”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研究
- 2015年
- "解决案件工作坊"被誉为自兰德尔以来的哈佛大学第二次法学教学革命,事实上,"解决案件工作坊"在司法实践中也有着巨大的运用潜力。"解决案件工作坊"拓展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丰富了法学实践教学方法,提升了解决纠纷程序的可接受性。需要通过在"解决案件工作坊"中渗入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大学生参与"解决案件工作坊"的长效机制、在司法实践中确立"解决案件工作坊"的效力机制等措施对"解决案件工作坊"予以完善。
- 石浩旭
- 被害人在量刑程序中的地位和权利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现代刑事司法中被奉为圭臬的三方构造与被害人的地位与是一个悖论,我国学者关于限制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论述与扩大被害人权利的论述存有矛盾,也与其他国家被害人地位和权利的发展规律不符,定罪与量刑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在量刑中,不存在限制被害人权利的基础,我国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应当以定罪前的阶段和量刑阶段作为区分的基准,量刑中应当引入诉讼化机制,这也是在现有制度下解决量刑问题的一个相对合理的作法。
- 石浩旭
- 关键词:被害人量刑程序
- 浅析中国税收流失现状及法律对策
- 2002年
- 近年来,各种偷逃税案件屡屡曝光于各大新闻媒体。严重的税收流失的存在,不仅使人们的法治观和道德观愈来愈淡薄,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行为盛行,而且对我国财政收入、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等各方面产生破坏性影响,对税收流失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治理的法律对策,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田开友石浩旭
- 关键词:中国税收宏观调控功能弄虚作假行为税收流失问题法律对策税案
- 刑事程序性辩护有效性引论被引量:3
- 2013年
- 刑事程序性辩护有效性能够体现一国的程序运作状况,决定主体对程序性辩护策略的选取,关涉到公正审判权、辩护权等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形式意义上的辩护向实质意义上的辩护的转变是法治国家辩护制度的发展的基本趋势,必须激活保障程序性辩护有效性的内在动力因素,观念转变、程序法律条文结构的完善、职业者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执业标准的完善及程序性裁判中控辩审三方的关系的平衡,是提升刑事程序性辩护有效性的基本路径。
- 石浩旭
- 关键词:程序性辩护有效性
- 程序性辩护的制度需求与供给分析
- 2018年
- 程序性辩护制度能带来潜在收益,有着巨大的制度需求。由于受到宪法秩序、制度供给成本、现存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准则、公众态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程序性辩护仍处于制度供给不足的状态,唯有针对诸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实现程序性辩护制度的供求均衡。
- 何庆江石浩旭
- 关键词:程序性辩护
- 一体化法律专门人才培养机制下法学教育的理性选择
- 2012年
- 结构决定功能,法律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法律教育结构决定法律在社会中的功能发挥,而社会需要法律职业者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与职业素质,对法律职业者较高的素质要求又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的法律教育模式。主要包括:系统的法学理论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法律职业培训以及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和学习,其中最为紧要的是,需要实行法学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的更新,建立多元化的法律教育模式,以及从制度上保障法律职业间的正常流动。
- 石浩旭李德恩
- 关键词:职业化
- 司法救助制度探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司法救助对于司法公正和社会利益的平衡,对于程序机制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必要从多个层面完善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司法救助制度。
- 石浩旭
- 关键词:司法救助
- 职业规划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职业规划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两者具有较大程度契合性,两者的结合对于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种思考的进路沟通了个体取向的素质教育和公共取向的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应该实现从就业—职业规划模式向素质教育—职业规划模式转变,将职业规划本身作为一种素质,而不仅仅将降格为一种就业的手段。
- 于佳石浩旭
- 关键词: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