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膀胱
  • 9篇肿瘤
  • 7篇细胞
  • 5篇膀胱肿瘤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细胞癌
  • 3篇抗体
  • 3篇克隆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栓塞
  • 2篇动脉栓塞术
  • 2篇增生
  • 2篇增生症
  • 2篇肾动脉
  • 2篇肾动脉栓塞
  • 2篇肾动脉栓塞术
  • 2篇肾肿瘤
  • 2篇栓塞
  • 2篇栓塞术

机构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医学院
  • 2篇解放军第25...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15篇石梅海
  • 10篇黑兰荪
  • 7篇霍红旭
  • 7篇蔡广增
  • 5篇李景东
  • 4篇杨书文
  • 4篇蔡文清
  • 3篇黎伟
  • 2篇黎玮
  • 2篇王战强
  • 2篇刘民杰
  • 1篇张慧民
  • 1篇刘萃龙
  • 1篇李景东
  • 1篇陈沛林
  • 1篇高希民
  • 1篇彭艳霞
  • 1篇才胜勇
  • 1篇杜志清
  • 1篇裴琼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国外医学(泌...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北京军区医药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第三届全国泌...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尿道组织内消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1997年
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5年11月对经尿道针刺消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做了动物实验、临床病理研究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我们使用北京维尔福电子公司提供的WE7566前列腺组织内消融治疗仪及针式电极,该电极可同时测定前列腺组织内温度及尿道内温度,该机输出功率受电子计算机控制。一、病理检验结果成年雄性狗4条,于手术后1、3、5及14天分别取狗前列腺。
杨书文黎玮蔡文清石梅海霍红旭李景东任立新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消融治疗
膀胱癌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表达及相关性
2000年
目的 探讨IL-6和TNF-α在膀胱癌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对56例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IL-6和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膀胱癌患者血清和尿液中IL-6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肿瘤的分期升高而增加(P<0.01),而与膀胱癌病理分级无关(P>0.05)。同时,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P<0.01),而膀胱癌患者尿液中TNF-α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 IL-6和TNF-α在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的显著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两者的正相关性,可作为判断膀胱肿瘤生物学活性的重要指标。
王战强刘民杰杜志清刘萃龙徐利泉石梅海
关键词:膀胱癌血清IL-6TNF-A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因子IL-6和TNF在膀胱肿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1年
王战强彭艳霞石梅海刘民杰
关键词:膀胱肿瘤细胞因子IL-6
肾动脉栓塞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附51例随访结果
石梅海黑兰荪张风翔
关键词:肾肿瘤治疗性栓塞成形术肾切除腺癌转移细胞癌乳头状腺癌
肾动脉栓塞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附51例报告)被引量:18
1991年
应用明胶海绵、纯乙醇、明胶海绵加纯乙醇作栓塞剂行肾动脉栓塞51例,结果是完全栓塞43例,部分栓塞6例,无效2例。术中可见,栓塞完全的肾脏没有粗大怒张的血管,肾动脉搏动消失,易剥离,出血少,提高了肾肿瘤的切除率。故认为,肾动脉栓塞术可作为肾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石梅海黑兰荪蔡广增杨书文霍红旭
关键词:肾肿瘤肾动脉栓塞术
可控性肠膀胱扩大术治疗神经原性膀胱
1998年
采用可控性肠膀胱扩大术治疗晚期神经原性膀胱,改善排尿失控、上尿路高压造成的肾积水或尿毒症,比单纯膀胱造瘘管理方便,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 1989年4月~1993年10月共治疗神经原性膀胱合并重度肾积水或尿毒症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59岁。病因包括脊膜膨出术后2例,脊椎裂2例,椎管狭窄椎板减压术后脊髓退行性变1例,脊髓损伤2例。病人均未经过合理治疗,出现肾积水或尿毒症后才来就诊。术前主要症状是排尿失控、湿裤尿床、厌食、恶心、呕吐,血尿素氮9.46mmol/L1例,2.50mmol/L以上6例,残余尿量120~230ml,膀胱造影表现边缘锯齿状小膀胱4例,造影剂输尿管肾盂反流3例共5条输尿管,膀胱测压表现逼尿肌反射亢进型膀胱。B超检查均显示中、重度肾积水,术前均保留尿管持续引流,待尿素氮基本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手术。 2
杨书文蔡文清李景东黑兰荪蔡广增石梅海
关键词:神经原性膀胱
小儿膀胱外翻与完全性尿道上裂的功能性修复
1986年
我科自1974~1983年对22例膀胱外翻及9例完全性尿道上裂做了功能性修复,术后17例(55%)能控制排尿,其中膀胱外翻术后的控制排尿率为45%.今报告并讨论于下.
张风翔黑兰荪蔡广增石梅海康春生
关键词:小儿膀胱外翻尿道上裂排尿USEDCONTROL
原发性膀胱颈梗阻被引量:4
2000年
原发性膀胱颈梗阻是一种不明原因引起的下尿路疾病。其病因可能与膀胱颈功能失调有关,诊断要靠精确的尿动力学检查,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是治疗本病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其病因、发病机制。
黎玮张勇石梅海
关键词:原发性膀胱颈梗阻病因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X线诊断
1991年
讨论了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诊断价值。分析了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血管造影征象。并指出选择性肾上腺动脉造影对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较B超、CT,有较高的特异性。
李淑芝王克岐王藏海黑兰荪石梅海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X线诊断
单克隆抗体对膀胱肿瘤的临床意义研究
1997年
采用一组单克隆抗体(T_(16)、M_(344)、T_(138)、T_(43)),用APA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6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非肿瘤患者的膀胱冲洗液作了研究。T_(35)在全部63份标本呈阳性。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升高,以及肿瘤的复发,M_(344)阳性率降低,T_(138)及T_(43)阳性率升高。尿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可弥补相互间的不足,使肿瘤检出率进一步提高。M_(344)、T_(138)及T_(43)MAb可作为膀胱肿瘤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及复发的评估指标。
霍红旭蔡文清黎伟杨书文李景东石梅海蔡广增黑兰荪
关键词:膀胱移行细胞癌单克隆抗体尿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