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海涛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4篇文学

主题

  • 3篇语言
  • 2篇《樱桃园》
  • 1篇典范
  • 1篇独幕剧
  • 1篇言和
  • 1篇言语
  • 1篇言语研究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表现
  • 1篇艺术表现力
  • 1篇语境
  • 1篇语言世界
  • 1篇语言世界图景
  • 1篇语言特征
  • 1篇语义
  • 1篇语义特点
  • 1篇石头
  • 1篇世界图
  • 1篇世界图景
  • 1篇中隐

机构

  • 8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盛海涛
  • 4篇杨莉
  • 3篇蔡淑华

传媒

  • 5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戏剧文学
  • 1篇电影文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加强语言和言语研究 重视言语技能培养被引量:1
2006年
现代语言学家之父Ф.деСоссюр于20世纪初提出两个重要概念——“语言”和“言语”。他认为,人的言语行为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区分语言和言语有利于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盛海涛杨莉
关键词:语言言语俄语教学
语境与翻译中的词义选择
2007年
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而交际行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之中。词的选用因语境而异,词义的选择也依赖于一定的语境,脱离了具体语境,词义便无从确定。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语境的作用,才能恰当地进行译语的词义选择,做到翻译准确。
杨莉盛海涛
关键词:语境词义翻译
在俄语计算机俚语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2010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工艺的迅猛发展,在俄罗斯出现了个人电脑,与计算机打交道的人数在逐渐增加,原本对社会封闭的只属于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术语为普通电脑使用者所熟悉,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由此产生了俄语计算机俚语,从中可以看到一些独特的现象,希望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揭示能对俄语学习者有所帮助,或者能引起俄语语言学者对这一词层的关注。
杨莉盛海涛
关键词:语义特点
相同的物象 不同的图景——契诃夫独幕剧《熊》中隐喻意向的文化阐释被引量:1
2010年
契诃夫是中国人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和戏剧至今仍然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今年是契诃夫诞辰150周年,我们重温他的独幕剧《熊》,对作品中的几个重要隐喻意象从文化认知和联想的角度加以阐释和讨论,以使中国读者再次感受他的博大、深邃、智慧及其深切的人文关怀。
盛海涛蔡淑华
关键词:《熊》语言世界图景文化阐释
口译过程研究与俄语口译教学被引量:2
2006年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进中国,社会对口译人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口译是一门与多种学科相联系的独立学科,有其独特的特点。通过口译过程研究口译理论,旨在使口译理论更好地指导口译教学,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口译人员的教学目的。
杨莉盛海涛
关键词:口译理论口译过程
论《樱桃园》中非逻辑性话语方式的文学价值
2009年
非逻辑性话语方式是契诃夫戏剧《樱桃园》中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剖析非逻辑性话语的表现形态,探讨这种独特表达方式的文学价值,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解读剧中的人物形象;更准确地把握该剧作多元的主题内涵;认识契诃夫超时代的戏剧创作观及社会使命感;体会这部戏剧名作在世界戏剧史中具有独特地位的原因;拓宽戏剧研究的视野。
盛海涛
关键词:《樱桃园》艺术表现力
从《石头门》看吉剧文本的人物语层特点
2011年
以吉剧文本《石头门》为研究范例,主要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探讨吉剧文本的人物语层特点,指出《石头门》在语言使用上的借鉴和融合是非常成功的,作者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对寻找戏曲艺术的脱困之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蔡淑华盛海涛
“个体独立声音多重奏”的典范——《樱桃园》中朗涅夫斯卡娅的语言特征
2009年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契诃夫剧本《樱桃园》中女主角朗涅夫斯卡娅个性化的语言特征,深入地揭示这部巨作的思想内涵,以使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其文本意义及贯穿于戏剧中的作者的立场与观点,更好地领略、感悟契诃夫语言独特的艺术风采与魅力。
蔡淑华盛海涛
关键词:《樱桃园》个性化语言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