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盖起飞

作品数:2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科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4篇手术
  • 9篇畸形
  • 8篇手术治疗
  • 7篇肿瘤
  • 6篇脊髓
  • 4篇脊柱
  • 3篇再手术
  • 3篇失败病例
  • 3篇失败病例分析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 3篇显微手术
  • 3篇颅底
  • 3篇颅底凹陷
  • 3篇畸形手术
  • 3篇脊柱畸形
  • 3篇脊柱肿瘤
  • 3篇CHIARI
  • 3篇病例
  • 3篇病例分析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三博脑科...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盖起飞
  • 17篇赵新岗
  • 12篇王寅千
  • 10篇范涛
  • 10篇梁聪
  • 8篇范涛
  • 6篇赵海军
  • 4篇邱军
  • 4篇侯哲
  • 3篇梁聪
  • 2篇赵思聪
  • 2篇郭超
  • 2篇梁聪
  • 1篇刘方军
  • 1篇尚国松
  • 1篇张洪兵
  • 1篇王浩
  • 1篇孙鹏
  • 1篇孙鹏
  • 1篇赵海军

传媒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底凹陷寰枢椎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颅底凹陷是颅颈交界区骨质发育异常所致的复杂畸形,表现为齿状突向后上移位突入枕骨大孔,常合并寰枕融合、寰齿间距增大、寰枢椎侧方关节畸形、C2~3融合等;同时也常合并神经结构异常,如: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这些复杂的畸形常伴随颅颈交界区稳定性的破坏,其中寰枢椎失稳是该病症状产生与加重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寰枢椎结构及稳定性的分析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颅底凹陷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对颅底凹陷寰枢椎稳定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侯哲范涛赵新岗盖起飞邱军赵思聪
关键词:寰枢关节内固定器颅底凹陷症稳定性
原发性脊髓胶质母细胞瘤1例
2017年
1病例资料 病人,男,29岁,因颈部及左上肢疼痛20d入院。外院颈椎MRI示:颈2-4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考虑早形细胞瘤可能性大。
邱军范涛赵新岗盖起飞梁聪王寅千郭超
关键词:神经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
Chiari畸形手术失败病例分析及再手术体会
范涛赵海军赵新岗盖起飞梁聪王寅千
脊髓脊柱肿瘤合并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
范涛王寅千赵新岗梁聪盖起飞赵海军吴锟
椎间盘镜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与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LDH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椎间盘镜组及椎间孔镜组各60例。比较两组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椎间盘镜组术后优良率为95.0%,并发症3例(术后终板炎2例、残留椎间盘再突出1例),术后VAS评分(4.32±1.28)分。椎间孔镜组术后优良率为93.33%,并发症2例(术后神经根激惹1例、残留椎间盘再突出1例),术后VAS评分(4.67±1.29)分。两组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椎间盘镜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LDH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临床上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
梁聪范涛徐滨赵新岗王寅千尚国松吴锟于其帅盖起飞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颈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附130例报告))
赵新岗梁聪王寅千盖起飞赵海军范涛
椎管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椎管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椎管内室管膜瘤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髓内25例,髓外硬脊膜下6例;颈段10例,颈胸段5例,胸段3例,胸腰段5例,腰段8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6例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均全切除;23例髓内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除1例髓内肿瘤病人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稍差,其余病人神经功能障碍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随访3~36个月,行颈、胸、腰椎MRI及X线或CT复查,除2例椎板未复位,出现脊柱后凸畸形外,其余脊柱稳定性良好;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手术,是治疗椎管内室管膜瘤的有效方法。
邱军范涛赵新岗盖起飞梁聪王寅千郭超
关键词:电生理监测显微手术
脊髓脊柱肿瘤合并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
范涛王寅千赵新岗梁聪盖起飞赵海军吴锟
METRx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METRx系统辅助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外科手术的技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于METRx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椎间盘突出24例、L5-S1椎间盘突出27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于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复查腰椎MRI评价椎管减压程度。结果 51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8.04%(50/51),平均手术时间为125 min、术中出血量为50 ml、住院时间5 d、术后随访24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P=0.036,0.029)、3个月(P=0.018,0.023)和末次随访时(P=0.007,0.013)VAS和ODI评分均减少;至末次随访时,ODI改善率为35.37%。无手术相关感染、术后脑脊液漏和神经功能缺损加重、手术切口感染病例。术后1例出现附件炎,1例神经根刺激症状明显,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METRx系统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解除神经根压迫、保护硬脊膜囊和神经根、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赵新岗梁聪王寅千盖起飞郭超赵海军范涛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显微外科手术外科手术微创性
一种防刺防割式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防刺防割式引流管,解决了现有引流管防针刺、防刀割性能差的问题。一种防刺防割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其紧密贴合的环状的润滑层;引流管本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其紧密贴合的环状的防刺...
刘方军盖起飞王瑾胡孟庆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