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碧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玉溪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语言
  • 4篇哈尼族
  • 4篇濒危语言
  • 3篇语言研究
  • 3篇哈尼语
  • 2篇语言使用现状
  • 2篇亡灵
  • 2篇衔接手段
  • 2篇濒危语言研究
  • 1篇学术
  • 1篇研习
  • 1篇彝语
  • 1篇彝语支
  • 1篇隐喻
  • 1篇语篇
  • 1篇语篇分析
  • 1篇语系
  • 1篇语言保护
  • 1篇语言濒危
  • 1篇语言关系

机构

  • 15篇玉溪师范学院

作者

  • 15篇白碧波
  • 11篇许鲜明
  • 1篇杨文学
  • 1篇陈勰
  • 1篇杨艳
  • 1篇杨琼英

传媒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暨南学报(哲...
  • 2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民族语文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语言学研究
  • 1篇“红河流域社...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泰国万伟乡森杰棱村阿卡族语言生活个案调查
2009年
本文以森杰棱村为调查对象,采用入户、问卷、访谈和400核心词汇测试等方法,对该村阿卡族的基本情况、语言使用现状、语言态度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认为森杰棱村的阿卡人母语熟练,母语活力强。青少年还普遍兼用泰语,泰语的普及有发展的趋势。
许鲜明杨琼英杨艳白碧波
关键词:语言生活母语使用
泰国濒危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启示被引量:3
2008年
中泰两国语言政策实施的具体事例表明,虽然两国推行本国通用语是少数民族语言迅速濒危的主要原因,但作者从亲身参与泰国濒危语言的保护中得到启示,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语言态度,即千方百计地从深层次上提高少数民族的自信心,使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语言。
杨文学白碧波
关键词:语言濒危
元江县因远镇语言使用现状
因远镇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南部,人口28,824人(2007年),主要民族有哈尼族、白族、汉族等,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其中哈尼族20,446人,占70.9%,白族4,795人,占16.6%,汉族3...
白碧波
关键词:强势语言哈尼语
文献传递
元江县白族与周边哈尼族的语言关系被引量:3
2006年
本文以玉溪市元江县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的白族和哈尼族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上元江县因远镇白族与哈尼族的融合痕迹入手,分析该地域白族与哈尼族之间的语言接触方式、语言影响、语言兼用现象,展示白族与周边哈尼族之间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外部语言关系。
白碧波许鲜明
关键词:白族哈尼族历史源流语言接触
搓梭人植物暗语及其隐喻文化研究
2018年
搓梭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他们曾使用过400余种植物传递信息,可将其界定为"植物暗语"。搓梭人的植物暗语有谐音双关、概念隐喻、交融互补3种编码方式,通过一种或几种植物组合传达特定的意思。植物暗语扎根于搓梭人的文化背景,形成独特的隐喻文化,是搓梭人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表征。
白碧波陈丽云许鲜明
王敬骝的民族语言研究及学术思想初探
2012年
王敬骝的民族语言理论学说和研究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佤语的系属分类及华夏语系学说;二、少数民族文字创制;三、南方少数民族小语种的语言调查和跨境语言比较研究。
许鲜明白碧波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言汉藏语系南亚语系
试析《哈尼族亡灵经》中的衔接手段
本文应用话语(语篇)分析理论,选择《哈尼族亡灵经》为研究对象,对这一口头文献的衔接手段进行了分析,展示了《哈尼族亡灵经》的谋篇机制。
白碧波许鲜明
关键词:语篇分析
文献传递
哈尼语言文字遗产保护与维持——以哈尼文笔会为例
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水族三个民族通用汉文外,其余22个民族至少有一套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有两套以上,如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傣文。傈僳族中也使用多种文字,一种是老傈僳文,它是用大写拉丁字母及其颠倒形...
白碧波
关键词:哈尼族文字符号傈僳语哈尼语拼音文字
文献传递
美国语言协作研究研习会及其对我国濒危语言研究的启示被引量:4
2015年
CoLang是在美国定期举行的,集语言记录和立档理论、实践、技术为一体的现代语言研究技能培训班。CoLang2014年的重要内容是运用数字多媒体技术记录濒危语言资源。其教学理念是"动手学习、学以致用"。它对我国濒危语言研究的主要启示是:濒危语言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濒危语言记录、研究、立档及振兴应成为高校、研究机构、少数民族社区、政府基金会、语言学者和语文工作者共同协同下工作;应积极开展我国濒危语言立档技术培训工作,以及国家语言文化资源的安全保护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应加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许鲜明白碧波
关键词:濒危语言
撒都话概况
2012年
操撒都话的群体自称“撒都”,主要居住在我国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北城镇椒园村,春和镇的新村、大水塘村。人口1505人(2009)。1958年划归白族,语言一直被称为白语。笔者于2009年3月开始对撒都话进行田野调查后发现,撒都话除具有彝语支语言的普遍特征外,还有自己的特点,既不同于大理白语,也不同于周边彝语南部方言尼苏话、纳苏话、山苏话。
白碧波许鲜明
关键词:田野调查彝语支白语语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