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玉鹏

作品数:21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血压
  • 8篇高血压
  • 7篇沙坦
  • 7篇自发性高血压
  • 7篇高血压大鼠
  • 7篇冠状
  • 6篇心肌
  • 6篇自发性高血压...
  • 5篇动脉
  • 5篇心室
  • 5篇伊贝沙坦
  • 5篇冠状动脉
  • 4篇心肌纤维
  • 4篇心肌纤维化
  • 4篇血管
  • 4篇无复流
  • 4篇纤维化
  • 4篇结缔组织
  • 4篇结缔组织生长...
  • 4篇肌纤维化

机构

  • 11篇武汉大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市普爱医...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1篇白玉鹏
  • 8篇刘昌慧
  • 6篇顾晔
  • 5篇杨柳
  • 4篇胡立群
  • 4篇顾晔
  • 3篇胡立群
  • 3篇彭晟
  • 3篇余意君
  • 3篇刘文举
  • 3篇余德龙
  • 3篇成忠
  • 3篇郭张强
  • 2篇李论
  • 2篇刘启云
  • 2篇吴婕
  • 2篇赵智慧
  • 2篇刘晓刚
  • 2篇王红
  • 1篇李论

传媒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临床超声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6
  • 3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不同病程(5、10周)的糖尿病(DM)大鼠氧化应激和血红素氧化酶(heme oxygenase,HO)-1系统的动态变化,探讨HO-1在DM血管病变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同时探讨天然抗氧化剂罗汉果皂苷(MG)对DM大鼠的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DM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正常+MG提取物组(C+MG组)、DM组(D组)和DM+MG提取物组(D+MG组),每组均为20只。C组和D组接受0.9%氯化钠溶液灌胃,C+MG组和D+MG组以罗汉果皂苷提取物150mg/kg灌胃。实验过程中每周监测体重,灌胃5、10周后分别检测血糖、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以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取各组胸主动脉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各组血管组织的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内皮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①与C组、C+MG组比较,D组、D+MG组各观察时间点的饮水量均显著增加(P值均<0.05),体重均显著减轻(P值均<0.05);从第3周起,D+MG组的饮水量显著少于D组(P<0.05);1周后,D+MG组的体重显著大于D组(P<0.05)。②D组、D+MG组5、10周的血糖均显著高于C组、C+MG组(P值均<0.05),D+MG组血糖显著低于D组(P<0.05);病程5周时,D组与C组间血清FF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周时D组的血清FFA含量显著低于D+MG组(P<0.05)。③5、10周时,D组TAOC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5),D+MG组显著高于D组(P值均<0.05);D组MDA水平显著高于C组(P值均<0.05),D+MG组显著低于D组(P值均<0.05)。④5周时,D组大鼠血管HO-1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P值均<0.05),D+MG组显著低于D组(P值均<0.05);10周时,D组大鼠血管HO-1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5),D+MG组显著高于D组(P值均<0.05)。⑤5周时D+MG组线粒体肿胀情况较D组减轻,所取标本也未见明显上�
白玉鹏李娜顾晔
关键词: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
脑钠肽在晕厥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心源性晕厥和非心源性晕厥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晕厥的住院患者85例,通过详细追问病史、体格检查,结合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倾斜试验等相关检查,分为心源性晕厥组32例和非心源性晕厥组53例,并检测2组患者血浆BNP的浓度。结果:心源性晕厥组脑钠肽浓度(342.81±208.53)ng/L,非心源性晕厥组脑钠肽(52.32±34.37)n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以150ng/L为分界点,其诊断心源性晕厥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66.0%,阴性预测值为89.7%,阳性预测值为60.9%。结论:血浆BNP水平测定在心源性晕厥和非心源性晕厥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余意君顾晔胡立群白玉鹏
关键词:晕厥
伊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表达,探讨伊贝沙坦对SHR肾脏ACE2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20只14周龄雄性SHR分为SHR组和伊贝沙坦组,各10只。伊贝沙坦组每只大鼠予以伊贝沙坦50 mg·kg-1·d-1灌胃,给药时间12周。同时取14周龄雄性京都种Wistar大鼠10只为对照组。SHR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肾脏ACE2表达,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Ang)Ⅱ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R组ACE2 mRNA表达显著减少(0.72±0.11对1.11±0.15);与SHR组比较,伊贝沙坦组经12周治疗后,ACE2 mRNA表达明显提高(1.03±0.13对0.72±0.11),均为P<0.05。SHR肾脏ACE2 mRNA表达与血浆AngⅡ浓度成正相关(r=0.83,P<0.05)。结论ACE2在高血压大鼠肾脏表达显著减少,可能是高血压病理生理变化之一。AngⅡ-1型受体阻滞剂伊贝沙坦上调SHR肾组织ACE2 mRNA表达,提示这可能是该药物反向调节过度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又一新途径。
杨柳刘昌慧白玉鹏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肽基二肽酶A
大鼠冠状动脉自体微血栓栓塞形成无复流及地尔硫卓治疗作用的研究
第一部分大鼠冠状动脉自体微血栓栓塞模型的构建 目的:采用自体微血栓创建一种稳定性好且模拟临床病理生理过过程的大鼠冠脉微栓塞模型。 方法:采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80-3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sh...
白玉鹏
关键词:微栓塞假性血友病因子地尔硫卓
文献传递
长期高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对兔心室肌电生理的影响
2005年
探讨长期高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对兔心室肌电生理的影响。取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雌雄不拘,随机等分为3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NE1.0mg/kg、0.5mg/kg和生理盐水1ml,一日两次,连续15天,分别作为NE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利用自制复合电极同步记录电刺激前后左室内、中、外3层心肌单向动作电位(MAP)及心电图,观察比较3组MAP复极90%的时程(MAPD90)、跨壁复极离散度(TDR)、后除极及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情况。结果:TDR及3层心肌的MAPD903组之间无差异。NE高、低剂量组中层心肌的MAP图形2期拱顶呈消失趋势;程序刺激下NE高剂量组早期或延迟后除极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但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发生;NE低剂量组仅频发或成对室性早搏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后除极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高血浆NE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可能与心室肌后除极的发生率升高及2相折返的形成有关。
刘文举黄从新赵庆彦王腾白玉鹏
关键词:电生理学去甲肾上腺素心室肌单向动作电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相关性及伊贝沙坦的干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伊贝沙坦改善高血压所致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和伊贝沙坦(IRB)组各10只,IRB组每只大鼠予以伊贝沙坦50 mg.kg-1.d-1灌胃,给药时间12周,同时取10只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WKY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TGF在3组大鼠的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1、CTGF mRNA在心肌表达水平;用MOSSON染色法观察左室心肌胶原形态,图像分析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1)左室重量指数(LVI)、CVF、PVCA在SHR大鼠组明显高于WKY大鼠组(P<0.01);与SHR组比较,伊贝沙坦组则显著降低(P<0.05)。(2)CTGF主要在血管平滑肌和心肌间质中表达,相关分析表明:CTGF与TGF-β1(r=0.562,P<0.05)、CVF(r=0.715,P<0.01)、PVCA(r=0.786,P<0.01)呈正相关;(3)CTGF及其mRNA在SHR组左室心肌中的表达较WKY组明显增强(P<0.05),与SHR组比较,IRB组则明显减少。结论高血压大鼠心室肌CTGF表达增加,伊贝沙坦能抑制高血压大鼠心室肌CGTF表达,且明显改善了高血压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
白玉鹏刘昌慧杨柳刘文举
关键词:高血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伊贝沙坦心室复建
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无复流作用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通过研究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无复流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干预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倒置显微镜检测30例稳定型心绞痛对照组和88例AMI患者(无复流+丹参酮ⅡA治疗组28例,无复流无丹参酮ⅡA治疗组20例,有复流不用丹参酮ⅡA治疗组40例)治疗后第4周检测外周血的血清细胞因子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计数都显著减少,但是有复流不用丹参酮ⅡA治疗组、无复流+丹参酮ⅡA治疗组的二者减低程度明显小于无复流无丹参酮ⅡA治疗组。结论:丹参酮ⅡA调节AMI无复流患者的细胞因子和内皮祖细胞,在无复流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郭张强成忠李论吴婕白玉鹏刘启云李刚顾晔
关键词:心肌梗死无复流内皮祖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 TG F)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以14周龄雄性W K Y大鼠和SH R大鼠为研究对象,测量14周、28周大鼠尾动脉压,并对大鼠左室心肌C TG F、TG F-β1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进行半定量分析;R T-PC R法检测C TG F、TG F-β1m R N A表达水平;M A SSO N染色法观察胶原形态,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 V 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 C A)。结果:(1)SH R大鼠组C V F、PV C A明显高于W K Y大鼠组(P<0.01);(2)C TG F、TG F-β1及其m R N A在SH R组左室心肌的表达较W K Y组明显增强(P<0.05)。(3)相关分析表明,C TG F与TG F-β1(r=0.562,P<0.05)、C V F(r=0.715,P<0.01)、PV C A(r=0.786,P<0.01)呈正相关。结论:C TG F参与了SH R大鼠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白玉鹏刘昌慧赵智慧杨柳
关键词:高血压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症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心肌纤维化SHR大鼠WKY大鼠
冠脉造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冠状动脉无复流(No-Reflow Phenomenon)是指指PCI后冠状动脉原狭窄病变处无夹层、血栓、痉挛和明显的残余狭窄,但血流明显减慢(TIMI 0-1级),冠脉所支配的心肌灌注不足的一种现象。它一直被认为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syndrome,ACS)病人介入治疗后,血流仍不能完全恢复的一个严重并发症[1]。ACS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出现使患者死亡、再梗死、
彭晟顾晔胡立群白玉鹏余德龙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冠脉造影冠状动脉无复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蛋白表达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对ACE2表达的影响,以了解高血压的病理改变,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又一可能机制。方法:20只14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n=10)和厄贝沙坦组(n=10)。厄贝沙坦组每只大鼠以厄贝沙坦50mg·kg-1·d-1灌胃,给药时间12周。同时取14周龄雄性京都种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WKY)组(n=10)。利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大鼠肾脏ACE2表达。结果:与WKY组比较,SHR组ACE2表达显著减少(0.72±0.11vs1.11±0.15);与SHR组比较,厄贝沙坦组经12周治疗后,ACE2表达明显提高(1.03±0.13vs0.72±0.11)。结论:高血压大鼠肾脏ACE2表达减少,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大鼠肾脏ACE2的表达有上调作用。此作用可能是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除阻滞血管紧张素受体以外的另一间接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途径。
杨柳刘昌慧王毅白玉鹏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肾脏厄贝沙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