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强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麻疹
  • 1篇疫苗
  • 1篇疫苗免疫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月龄
  • 1篇麻疹疫苗
  • 1篇麻疹疫情
  • 1篇麻疹疫情分析
  • 1篇免疫
  • 1篇儿童
  • 1篇儿童麻疹

机构

  • 2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作者

  • 2篇王宝兰
  • 2篇马燕玲
  • 2篇宁召起
  • 2篇申强
  • 1篇刘东磊

传媒

  • 2篇首都公共卫生

年份

  • 2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北京市通州区6月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与8月龄婴儿的比较,分析6月龄婴儿的免后麻疹IgG抗体滴度、阳转率。结果免疫前IgG滴度,6月龄免前麻疹IgG滴度高于8月龄,只有6.06%的6月龄婴儿处于低保护水平;免疫后6月龄、8月龄婴儿麻疹IgG滴度平均分别为751.44mIU/ml、1076.14mIU/ml,8月龄的免后麻疹IgG滴度高于6月龄(P=0.003);6月龄、8月龄免后麻疹IgG阳转率分别为93.55%、9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结论6月龄以后的婴幼儿处于麻疹易感状态,在现有2剂(8月龄、1.5岁)麻疹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将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既能保证麻疹疫苗的高覆盖率,又能减少小年龄组的麻疹发病率。
宁召起申强王宝兰马燕玲刘东磊
关键词:麻疹疫苗免疫儿童
北京市通州区2005~2006年麻疹疫情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分析通州区2005~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的策略与措施。方法使用SPSS11.5软件和Excel2000对麻疹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州区2005~2006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430例,麻疹病例的分布与流动人口的分布高度相关。区内本市人口病例以〈1岁的婴儿与〉20岁的成人为主,分别占51.72%、42.53%,各年龄组流动人口发病率均高于本市人口发病率。〈1岁病例主要集中于5-9月龄,占78.64%。本市病例以散居儿童和成年的公务职员为主,分别占54.02%、19.54%;流动人口病例中散居儿童占37.90%、学生占28.86%、务工人员占33.24%,13.49%的病例有明确的麻疹疫苗免疫史,41.33%的〈2岁婴幼儿病例存在医院感染的可能。病例血清学确诊率69.30%,失访和年龄〈1岁无法采集标本是影响血清学确诊率的主要因素。结论人口流动和免疫空白人群的积累是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提高基础免疫率和集体单位人员的加强免疫,是目前控制麻疹疫情的主要措施。把麻疹疫苗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在部分地区进行成人麻疹疫苗普种是加速消除麻疹的有效方式;灵敏有效的疫情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的重要手段。
宁召起申强王宝兰马燕玲
关键词:麻疹疫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