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肉瘤
  • 4篇激酶
  • 4篇骨肉瘤
  • 3篇细胞
  • 3篇活化
  • 3篇P21活化激...
  • 2篇预后
  • 2篇培美曲塞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免疫
  • 2篇化疗
  • 2篇骨肉瘤肺转移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9篇田聪
  • 6篇姚阳
  • 5篇闵大六
  • 4篇林峰
  • 4篇汤丽娜
  • 3篇李洪涛
  • 2篇祁伟祥
  • 2篇沈赞
  • 2篇韩坤
  • 1篇林叔陈
  • 1篇陈杰
  • 1篇乔光磊
  • 1篇张洁
  • 1篇甘志华

传媒

  • 2篇肿瘤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7
  • 4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21活化激酶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骨肉瘤肺转移治疗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 P21活化激酶7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p21活化激酶7(p21-activated kinase7,PAK7)(也被称作PAK5)为PAKs家族中新近发现的成员,在细胞骨架重组,细胞生长、增殖...
田聪
关键词:骨肉瘤肺转移化学治疗培美曲塞
文献传递
上海远郊农村地区癌痛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三阶梯止痛"方法,已成为癌痛规范化治疗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2011年卫生部在全国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大部分二、三级医院癌痛治疗有了质的提高,然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癌痛诊治现状仍不容乐观。该文就上海远郊农村地区癌痛治疗的现状作详尽的阐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着力加强远郊农村地区癌痛规范化治疗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大力推广"三阶梯止痛"适宜技术,真正实现WHO提出的"让癌症患者不痛"的目标。
方敏瞿卫东韩坤闵大六潘林军甘志华林叔陈田聪姚阳
关键词:癌痛三阶梯止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系统评价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应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项RCT,包括52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有入选研究中,多靶点受体TKI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比值比为1.51,95%可信区间为1.21~1.87,P=0.000)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时间(风险比为0.83,95%可信区间为0.77~O.8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风险比为0.94,95%可信区间为0.87~1.01,P=0.08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多靶点受体TKI联合化疗可提高腹泻(比值比为2.09,95%可信区间为1.48~2.96,P=0.000)、皮疹(比值比为2.30,95%可信区间为1.59~3.29,P=0.000)、高血压(比值比为3.30,95%可信区间为2.69~4.06,P=0.000)、出血(比值比为1.49,95%可信区间为1.07~2.06,P=0.018)、厌食(比值比为1.45,95%可信区间为1.01~2.07,P=0.042)、口腔炎(比值比为2.13,95%可信区间为1.29~3.52,P=0.003)和手足皮肤反应(比值比为4.55,95%可信区间为1.77~11.71,P=0.002)发生率。结论:多靶点受体TKI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方案。在安全性方面,多靶点受体TKI可增加腹泻、皮疹、高血压、出血、厌食、口腔炎和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加强预防和对症治疗。
田聪汤丽娜祁伟祥林峰李洪涛姚阳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p21活化激酶5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背景与目的:p21活化激酶5(p21-activated kinase 5,PAK5)为PAKs家族中新近发现的成员,在细胞骨架重组,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基因转录及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的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来有研究发现PAK5参与了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PAK5在人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2例骨肉瘤活检样本石蜡组织中PAK5蛋白的表达,33例骨巨细胞瘤样本作为阴性对照,并分析PAK5表达与骨肉瘤患者临床参数及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织中PAK5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7%(66/92),骨巨细胞瘤中未见PAK5表达(0/33)。PAK5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局部复发等无关,而与Enneking分期、肿瘤坏死率和肺转移相关,且PAK5高表达能降低化疗的有效率。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Enneking分期、局部复发、肺转移及PAK5表达水平是影响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PAK5表达水平(P=0.001)及肺转移(P=0.015)是影响骨肉瘤预后相关的独立的重要因素。结论:PAK5表达水平与Enneking分期、肿瘤坏死率和肺转移相关;PAK5的表达可作为骨肉瘤预后预测的指标;PAK5高表达能降低化疗的有效率。
田聪汤丽娜林峰沈赞陈杰姚阳闵大六
关键词:骨肉瘤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一种胃管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具有两个自由端的头戴式硅胶带,所述头戴式硅胶带的两端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头戴式硅胶带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固定胃管件的挂件。本实用新型的胃管固定装置可直接戴在头上,使用方便且固...
田聪马俊霞戚佳琪
扁骨和不规则骨骨肉瘤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分析扁骨和不规则骨骨肉瘤患者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6例扁骨和不规则骨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即性别、年龄、Karnofsky体能状况(KPS)评分、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次数、局部复发、Enneking外科分期、肺转移、手术方式、局部放疗等10项变量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作单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 所有36例患者均得到4~70个月随访,中位生存时间26个月(95%可信区间10.9~41.1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为58.3%.单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90与<90)、辅助化疗次数(≥6次与<6次)、Enneking外科分期、肺转移、手术方式和局部放疗是扁骨和不规则骨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P=0.000)和局部放疗(P=0.00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手术方式和局部放疗是影响扁骨和不规则骨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田聪姚阳林峰汤丽娜李洪涛祁伟祥乔光磊
关键词:骨肉瘤扁骨不规则骨预后因素
多西他赛联合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ocardia rubra cell-wall skeleton,Nr-CWS)二线解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Nr-CWS二线解救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为:单药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 1,每隔21 d重复1次;Nr-CWS400μg皮下注射,d 1,每隔7 d重复1次,直至化疗结束。所有患者均至少接受2个周期的治疗并根据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的CD4^(+)、CD8^(+)和CD4^(+)CD8^(+)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水平,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4及6个周期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46例入组患者中,完全缓解者有0例,部分缓解者有8例,疾病稳定者有24例;本研究治疗方案的客观有效率为17.4%,疾病控制率为69.6%;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9周(95%置信区间:17.8~20.2周),中位总生存期为10个月(95%置信区间:9.5~10.9个月);治疗后患者血液中的CD4^(+)、CD4^(+)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2、4和6个周期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未观察到由Nr-CWS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Nr-CWS联合多西他赛二线解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周梅香韩坤田聪朱洪玲张洁陈庆宇蒋梦怡闵大六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骨肉瘤肺转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8例一线治疗失败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20岁,Karnofsky体能状况(KPS)评分≥70。具体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 d1+顺铂80~100 mg/m2 d1~2,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化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8例均可评价疗效,无CR、PR患者,MR 1例,SD7例,PD 10例,疾病控制率(DCR)为44.4%(8/18),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9周(95%CI:5~13周),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月(95%CI:9~16月)。治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贫血、乏力,发生率分别为50.0%、44.4%、38.9%,对症处理后均明显缓解。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骨肉瘤肺转移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田聪汤丽娜李洪涛林峰沈赞闵大六姚阳
关键词:骨肉瘤肺转移化疗培美曲塞
P21活化激酶7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4年
P21活化激酶7(PAK7,也被称作PAK5)是一种最近被发现且知之甚少的P21激活的磷酸化蛋白激酶(P21-activated kinase,PAK)家族成员之一。P21活化激酶为一类通过与Rac1和Cdc42结合而激活的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7主要表达在脑组织中,定位于线粒体。PAK7在一系列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细胞骨架重组、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基因转录及细胞凋亡。近年研究发现,PAK7在某些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并通过多条信号通路参与肿瘤的形成、转移和迁移浸润。本文主要就PAK7的结构、功能及其相关的实验研究做一综述。
田聪闵大六姚阳
关键词:细胞信号通路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