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继辉

作品数:42 被引量:187H指数:7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入路
  • 12篇手术
  • 7篇切除
  • 7篇肿瘤
  • 7篇脑室
  • 6篇手术入路
  • 6篇胼胝
  • 6篇胼胝体
  • 6篇垂体
  • 5篇血管
  • 5篇三脑室
  • 5篇穹窿
  • 5篇颅内
  • 5篇颅咽管瘤
  • 5篇胶质
  • 5篇胶质瘤
  • 4篇神经内镜
  • 4篇术后
  • 4篇侵袭性
  • 4篇显微解剖

机构

  • 32篇宁夏医科大学
  • 15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作者

  • 42篇田继辉
  • 14篇刘文庆
  • 12篇刘仲涛
  • 10篇孙涛
  • 9篇何鹏
  • 8篇侯乾
  • 7篇陈鹏飞
  • 7篇王文斐
  • 5篇夏鹤春
  • 5篇徐军
  • 4篇尚明华
  • 4篇夏志强
  • 4篇张海峰
  • 4篇刘仲涛
  • 3篇宫剑
  • 3篇王凤梅
  • 3篇王峰
  • 3篇张富强
  • 3篇甲戈
  • 3篇张福强

传媒

  • 20篇宁夏医科大学...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河北医药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第二届西部神...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打印技术在颅内浅部肿瘤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颅内浅部肿瘤定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9-09—2020-12手术治疗的颅内浅部肿瘤13例,其中脑膜瘤8例、胶母细胞瘤2例、转移瘤3例;大脑凸面肿瘤7例,大脑镰旁肿瘤6例。将患者颅脑薄层CT或MRI(层厚≤1 mm)以DICOM格式进行刻盘存档,作为颅内浅部肿瘤原始数据,应用Mimics软件重建出肿瘤体表投影,然后通过3D打印出导板。术前将3D打印导板置于术区进行肿瘤定位。结果13例均设计成功并打印出个体化导板,术中验证后均可准确定位,肿瘤均达到全切。结论3D打印技术可用于颅内浅部肿瘤术前精准定位。
王鹏远陈鹏飞霍显浩池亚奇王睿马亚东田继辉
关键词:术前定位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颅咽管瘤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介绍和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第三脑室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方法在10例尸头标本上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将此研究结果用于切除颅咽管瘤16例。结果显微镜下全切除第三脑室颅咽管瘤11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2例,死亡2例。结论该手术直视下操作,暴露良好,对瘤周正常结构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徐军夏鹤春李广兴王峰田继辉马泽马辉孙涛
关键词:颅咽管瘤三脑室
假性垂体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假性垂体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临床诊断为假性垂体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根据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及影像学特征,18例患者均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假性垂体瘤所致垂体增生。予以左旋甲状腺素试验治疗后,9例生长缓慢患者生长速度达到7~10.8cm/年,7例女性停经泌乳症状恢复,3例改善;2例月经来潮提前女童月经停止,泌乳素(PR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皮质醇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3例ACTH升高并肾上腺体积缩小者,口服氢化可的松片1月,复查ACTH及皮质醇水平恢复正常,肾上腺体积增大。3个月复查垂体增强MRI显示垂体恢复正常大小10例,8例垂体占位明显减小(2.0cm缩小到1.2cm)。结论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特点是假性垂体瘤诊断的重点。激素替代治疗是假性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刘仲涛何鹏田继辉刘文庆
关键词:激素治疗
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IGF2B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binding protein2 IGF2BP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状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7例不同病理级别(9例Ⅱ级,21例Ⅲ级,17例Ⅳ级)胶质瘤组织IGF2BP2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肿瘤组织中IGF2BP2的表达情况。结果Ⅱ级胶质瘤IGF2BP2蛋白阳性表达率阳性率(100%)明显高于胶质瘤Ⅲ级(52.38%)(P=0.013)和Ⅳ级(11.76%)(P=0.000)胶质瘤Ⅲ级高于Ⅳ级(P=0.015);Ⅱ级胶质瘤IGF2BP2的基因表达量(0.075±0.020)高于Ⅲ级(0.047±0.011)(P=0.016)和Ⅳ级胶质瘤(0.026±0.004)(P=0.000),Ⅲ级胶质瘤IGF2BP2的基因表达量高于Ⅳ级胶质瘤(P=0.000)。结论在Ⅱ级胶质瘤组织中IGF2BP2的表达水平高,并且随着病理级别的增高表达减弱,推测IGF2BP2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薛皓予刘文庆尚明华王文斐刘仲涛田继辉
关键词:胶质瘤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
胶质瘤组织及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低、高级别胶质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25例胶质瘤病人的组织标本和血清标本,分为低级别组(n=12)和高级别组(n=13);同时将12例正常人的血清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RT-PCR、ELISA的实验方法,检测组织和血清中IGF-2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胶质瘤组织中免疫组化和RT-PCR结果:高级别组IGF-2阳性表达情况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5);高级别组IGF-2 m RNA表达高于低级别组(P<0.05)。高级别组血清中IGF-2表达水平为(541.85±137.45)μg/L,低级别组为(423.60±141.80)μg/L,正常对照组为(294.50±106.23)μg/L,高级别组血清中IGF-2表达高于低级别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IGF-2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相关,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血清检测IGF-2表达水平对胶质瘤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指导作用。
王文斐刘文庆宋祖耀薛皓予张海峰宋开义田继辉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
2013年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研究上矢状窦旁桥静脉的分布情况,为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保护桥静脉提供术前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全脑DSA阴性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影像测量工具(digimizer)将上矢状窦均分为5段(A、B、C、D、E),为了更详细描述每段中桥静脉位置,又将各段均分成3小段(1、2、3),观察并测量各小段桥静脉的数量、注入上矢状窦的角度及有无转点及转角。结果①额前入路桥静脉主要集中在A1段;经胼胝体前入路有桥静脉缺乏段B3(靠近矢状窦旁前下方);经皮质中央区入路桥静脉集中分布在C1段(矢状窦旁下方);经Dandy入路桥静脉主要集中在D1段(矢状窦旁后下方远段);Pop-pen入路有桥静脉缺乏段E3(窦汇上方)。②桥静脉的走行具有一定的规律,来自额极的桥静脉顺行注入上矢状窦(桥静脉长轴与硬脑膜窦血流方向间夹角为钝角);来自额叶中部的桥静脉垂直注入上矢状窦(夹角为直角):来自额叶后部和顶枕叶的桥静脉逆行注入上矢状窦(夹角为锐角)。结论明确上矢状窦旁各段桥静脉的走行及分布情况,可以为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桥静脉的保护提供指导。
张福强田继辉王圆庆刘仲涛何鹏刘文庆陈鹏飞
关键词:上矢状窦桥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显微镜及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术后嗅觉功能障碍对比分析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MTS)及神经内镜技术(ETS)下经鼻蝶入路术后出现嗅觉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在回顾性研究中,对入组患者进行病例资料分析,并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术前术后嗅觉情况;利用五味试嗅液检测方法对前瞻性研究中的入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检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顾性研究中,MTS组、ETS组患者术后嗅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7.74%和47.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瞻性研究中,ETS和MTS组术侧鼻腔、非术侧鼻腔的术前及术后结果之间、术后3次结果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检查结果中,ETS组和MTS组患者各自术侧鼻腔与非术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术后会出现嗅觉功能障碍,积极做好术前鼻腔准备,术中尽可能保护鼻腔结构完整,术后给予适当处理,可能会降低嗅觉障碍发生率。
霍显浩王立婷梁云侯乾田继辉
关键词:垂体腺瘤经鼻蝶手术嗅觉神经内镜显微镜
ki-67指数和术前激素水平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ki-67指数及术前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7月至2020年8月185例行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Spearman分析ki-67指数及术前激素水平与Knosp分级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侵袭性垂体腺瘤的ki-67指数与术前激素阈值。结果所有患者的ki-67指数和术前泌乳素水平与Knosp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确定ki-67指数大于或等于2.5%具有侵袭性(P<0.05)。结论ki-67指数和术前泌乳素水平对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一定预测作用,对于术前泌乳素值明显升高垂体腺瘤患者,临床中应建议尽早治疗,避免肿瘤进一步侵袭;病理ki-67指数大于或等于2.5%的垂体腺瘤患者,术后要警惕复发的可能。
王睿王海霞田继辉陈鹏飞王鹏远池亚奇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KI-67指数激素水平
单纯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三种术式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及体会,探讨经鼻中隔中、后段三种经蝶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200例病例均在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切除肿瘤,其中24例采用鼻中隔中段入路;38例采用在鼻窥器辅助下经鼻中隔后段入路;138例采用在无鼻窥器辅助下经鼻中隔后段入路。结果全切除178例,术中脑脊液漏32例,术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6.5 d,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28例,术后脑脊液漏10例,术后3个月复查颅脑MRI的患者中,明确肿瘤残留的患者32例。术中及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微创、手术视野宽阔、照明好、安全且并发症少、操作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点是垂体腺瘤手术治疗的发展方向。
高海晓田继辉
关键词:神经内镜蝶窦垂体瘤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大、中型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保护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对大、中型听神经瘤面神经术后保留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治疗99例听神经瘤患者,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过程中使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监测组)49例,直接显微镜下切除肿瘤(非监测组)50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的情况。结果术后2周内按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监测组与非监测组术后功能保留率分别为21例(42.9%)、12例(24%)。结论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广泛应用,可显著提高听神经瘤患者术后面神经的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
尚明华薛浩宇田继辉刘仲涛张富强王圆庆
关键词:听神经瘤神经电生理监测面神经保留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