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才斌
- 作品数:61 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新乡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半导体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He-Ne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3组,试验组、对照组1及对照组2。所有患者均给予伐昔洛韦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1再分别使用半导体激光和He-Ne激光照射。结果试验组在痊愈率、总有效率及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程短,疗效快,安全性好。
- 戚世玲靳海莹张晓宁刘红艳苏蓓蓓王利霞甘才斌
- 关键词:带状疱疹伐昔洛韦
- 伐昔洛韦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口服伐昔洛韦片0.6g,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阿昔洛韦片0.2g,每日5次,7日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7日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个月及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伐昔洛韦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在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面优于阿昔洛韦。
- 张晓宁甘才斌刘红艳李万华赵林王丽霞
- 关键词:伐昔洛韦女性生殖器疱疹
- 甘加乐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 1999年
- 甘才斌张晓宁刘红艳张艳菊李万华
- 关键词:注射疗法银屑病
- 氦氖激光应用于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12年5月来新乡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的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6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给予正规的系统皮质类固醇治疗,治疗组加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患者皮肤黏膜的糜烂面,疗程8周,观察并比较皮损控制时间、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无新疱疮出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糜烂面基本无渗出时间[(7.03±1.56)d]、糜烂溃疡面基本愈合时间[(15.16±2.13)d]均短于对照组[(10.53±2.75)、(18.67±2.53)d],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治疗8周后痊愈率[73.7%(28/38)]、总有效率[86.8%(33/38)]虽略高于对照组[61.3%(19/31)、74.2% (23/31)],但统计学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氦氖激光确实能对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皮肤黏膜糜烂面早期愈合起到很好的作用,副作用较小,临床值得推广.
- 王利霞甘才斌张晓宁董洁
- 关键词: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氦氖激光
- 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其标志物。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1日—2020年5月1日于我院就诊的96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和体检中心35例健康体检者,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1.0 mm定义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ACIMT)组,CIMT<1.0 mm定义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NCIMT)组,健康体检者定义为对照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史、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尿酸(UA)、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PASI)和CMIT数值的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1.0 mm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LR、hs-CRP、LDL-c和PASI评分诊断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1.0 mm的临床效能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CIMT组和ACIMT组NLR、hs-CRP、TG、LDL-c、UA和CIMT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CIMT组比较,ACIMT组NLR、hs-CRP、TG、LDL-c、UA、PASI评分和CIMT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与NLR、hs-CRP、TG、LDL-c、UA和PASI评分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0.412、0.322、0.474、0.365和0.4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8.015)、hs-CRP(OR=4.221)、LDL-c(OR=5.548)和PASI评分(OR=1.353)均是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1.0 mm的危险因素。NLR、hs-CRP、LDL-c和PASI评分诊断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CIMT≥1.0 mm的AUC分别为0.913(0.868~0.981)、0.688(0.591~0.785)、0.729(0.669~0.850)和0.694(0.595~0.793),�
- 卢晓燕甘泉甘才斌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儿童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0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目的探讨儿童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SSS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SSSS中44例发病前有明显的感染因素;发病年龄10d^8岁,平均2.88岁;发病突然,部分患儿临床表现凶险;对头孢唑林钠、盐酸克林霉素敏感。结论SSSS可以治愈不留后遗症。
- 甘才斌卢晓燕李万华
- 关键词:儿童金葡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 阿维A胶囊联合美能针剂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被引量:6
- 2004年
- 甘才斌王丽霞李万华
- 关键词:阿维A胶囊红皮病型银屑病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王利霞甘才斌张晓宁
-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片左旋西替利嗪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西替利嗪片
- 银屑病与血脂水平关系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银屑病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1980-2017年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Pub Med中公开发表关于银屑病与血脂水平之间关系的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Stata 11. 0软件进行Meta分析,制作森林图并计算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银屑病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 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Egger检验结果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银屑病患者比健康人群更多表现为血脂异常,上述血脂水平改变可能对银屑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 苏蓓蓓甘泉甘才斌
- 关键词:银屑病血脂水平META分析
- 甲氨蝶呤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16周后,应答组和未应答组外周血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IL-21及TGF-β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采用MTX系统性治疗16周后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答组49例、未应答组13例、健康对照组35例,分析并比较62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应答组和未应答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及外周血IFN-γ、IL-4、IL-17a、IL-21、TGF-β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银屑病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与血清IFN-γ、IL-4、IL-17a、IL-21、TGF-β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治疗16周后血清肌酐、尿酸、尿素氮、ALT及AS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值均<0.05),而应答组与未应答组所有生化指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应答组治疗后血清IFN-γ(749.03±76.77)pg/mL vs.(953.69±101.58)pg/mL]、IL-17a(756.96±101.73)pg/mL vs.(963.75±64.38)pg/mL]、IL-21(514.76±53.48)pg/mL vs.(693.45±87.91)p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值均<0.05),TGF-β(433.59±65.39)pg/mL vs.(298.36±77.83)pg/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IL-4(218.72±67.39)pg/mL vs.(198.78±47.71)pg/mL]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未应答组治疗前后所有细胞因子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PASI评分与IFN-γ、IL-17a、IL-21、TGF-β水平均存在明显相关(r值分别为0.25、0.75、0.66、-0.11,P值均<0.05)。结论:MTX治疗银屑病的潜在机制可能与改善Th1/Th2、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有关。
- 苏蓓蓓甘泉甘才斌
- 关键词:甲氨蝶呤细胞因子